比如,張老師在評定職稱前所教的是語文,評的職稱是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職稱評定后,他往往不會再從事語文的教學,而去教歷史或政治,這樣的高級職稱教師,比比皆是,學校教師出于私人關系,不好提出來罷了。兄弟學校有兩位女教師,中學高級職稱,從評上職稱后,她們每周5節課,學校平均課時13節。
1、該怎么進行教師職稱評選?
職稱評選已經成為阻礙教育發展的障礙!這個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最真實的情況!就拿我們這里來說吧,我敢這樣說,高級職稱的人中有百分之九十都不是干活的,有人說,評職稱是不是明確寫著必須上課達到多少節嗎?那都是擺設,沒有人會撕破臉皮去告。三個高級是這樣的節奏:一個從來沒有上過課,評職稱的時候,象征性地上了幾天思品,等到高級職稱評下來,不到一個月就病休了,
一個領導吧,壓根就沒有上過課,自始至終沒上過,放一線老師忙著工作的時候,他一直在準備材料,結果他評上了繼續混日子!一個倒是上過課,年齡大了,評上高級,功成名就,開始了三日打魚兩日曬網的日子。真的,評上高級的都不是干活的,但他們的工資卻比別人高好幾千,大約是臨聘人員的五六倍。臨聘人員的工資不如他們的零頭,但他們干活不如臨聘人員的零頭!這是教育最大的不公!現在評職稱嚴重干擾了老師們的工作節奏個積極性,
有些老師特別優秀,但晉級無望,有些僅憑年齡就順利成章。我認為評職稱首先必須體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任何破壞這一原則的方式都是不正確的。評定職稱一定不要單純和待遇掛鉤,工作年限可以在工資當中有所改變,但職稱工資不能差距太大!對特別優秀的可以單獨獎勵,設立績效工資,干得好的績效工資就高,干的不好的績效就少一點!不能像職稱工資那樣,干活有貴賤,人為將認分成三六九等,并且一旦評上,就終身不改動!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2、你們學校教師職稱都是怎么評的?那些高職稱老師現在都在干啥?
我們學校教師職稱評定是公開透明的,幾乎沒有暗箱操作的情況。每年底,在職稱指標下來后,學校組織全校老師學習職稱評定相關文件,由符合條件的老師提出書面申請,學校組織教職工對提出申請的老師進行民主滿意度測評,通知滿意度測評過關的教師提供職稱評定的相關證明材料。由學校職稱評定小組對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初審,然后根據近幾年的年度考核分、工齡、教齡折合后算出平均分,由高到低確定申報晉升職稱人員,
那些高級職稱老師在干什么?這才是當今教育問題的關鍵。絕大多數學校的高級職稱都是學校行政人員和少部分優秀教師,學校行政人員在干什么?這個不用我說,大家都懂的。對于少部分高級職稱普通教師,有很多也在教育教學第一線,但很多高級職稱教師不再從事主科的教育教學,工作量也少了許多。比如,張老師在評定職稱前所教的是語文,評的職稱是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職稱評定后,他往往不會再從事語文的教學,而去教歷史或政治,這樣的高級職稱教師,比比皆是,學校教師出于私人關系,不好提出來罷了,
兄弟學校有兩位女教師,中學高級職稱,從評上職稱后,她們每周5節課,學校平均課時13節。在去年退休時,她們都向學校提出申請要延遲退休,學校研究決定,可以延遲退休,但應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工作,且要達到學校平均課時。她們聽了學校的意見后,放棄了延遲退休的想法,目前很多高級教師都享受著特殊待遇,把教育教學的重任甩給了初級和中級教師,這將制約著教育的發展,這樣的高級職稱教師,不但不能起模范帶頭作用,反而引起其他教師的不滿情緒。
3、你是怎么評上教師職稱的?說說你的心得?
我82年出生,2003年參加工作,2013年評上中級,2021年評上高級,在我們學校,我基本上是兩次晉級最年輕的一個吧,下面我說說我的兩次職稱的評審經歷,希望對正在準備參評的老師有點幫助,2003年,我考入了我們縣一中,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那個時候,我們學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我是專科學歷,領導安排我教了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