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一生共寫了120多首交響曲,特別是在任職埃斯特哈奇宮廷樂長的30年之間,他領導著一群素養頗高的團員,對于創作總是夙夜匪懈,并努力試驗各種音樂的可能性,因此最后他寫出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交響曲,并確立了交響曲的形式與結構,這樣承前啟后的功勞讓人們尊稱他為“交響曲之父”,這4個樂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回旋曲”的形式,也就是此后交響曲的標準樣式交響樂之父,交響樂之父在音樂史上,單以交響樂形式寫出125部交響曲的作曲家,可謂獨此一人,這位豐產的作曲家就是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
交響樂之父在音樂史上,單以交響樂形式寫出125部交響曲的作曲家,可謂獨此一人,這位豐產的作曲家就是被譽為“交響樂之父”的海頓。海頓規范了交響樂的體裁。交響樂被后人稱之為“音樂王國的統帥”。它由四個樂章構成,四個樂章具有主題立意上的內在聯系,并在音樂上形成對比,它們完成起承轉合,形成完整的交響套曲形式。在海頓那個時代,作曲家往往成為貴族的附庸,猶如宮廷奴仆一般,“絕對專為殿下而演奏和作曲”。海頓囿于宮苑之中,整整30個年頭,直到60歲時,才成為自由人
海頓一生共寫了120多首交響曲,特別是在任職埃斯特哈奇宮廷樂長的30年之間,他領導著一群素養頗高的團員,對于創作總是夙夜匪懈,并努力試驗各種音樂的可能性,因此最后他寫出了一系列廣受歡迎的交響曲,并確立了交響曲的形式與結構,這樣承前啟后的功勞讓人們尊稱他為“交響曲之父”。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海頓在這領域的拓疆辟土,也許就沒有貝多芬精妙絕倫的九大交響曲了。在交響曲的形式上,海頓確立了“4樂章制”:第1樂章是奏鳴曲式,分呈示部、發展部與再現部;第2樂章是抒情的慢板;第3樂章大多是帶有民俗色彩的小步舞曲;最后的第4樂章則以回旋曲作結。這4個樂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回旋曲”的形式,也就是此后交響曲的標準樣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