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韓信輔佐劉備或守衛荊州也許不至于象關羽那樣兵敗被殺,守一荊州對韓信來說不足為慮。提起荊州的話,恐怕最有名氣的還是關羽失荊州,想必樓主所求所說讓韓信守護荊州,應該是指那個時候的荊州吧,項羽維持西楚霸王或者項羽統一天下,那韓信的結局也會天壤之別。
1、如果當年韓信選擇三足鼎立,結局會怎么樣?
如果當年韓信選擇三國鼎立,不會有什么好結局的。要么先是項羽被殲,他與劉邦爭天下,他會敗給劉邦的,要么是劉邦和項羽合伙消滅他,項羽再做第二個他。劉邦很可能會穿插“坐山觀虎斗”這個游戲,韓信被劉邦重用后,確實“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一步步打敗項羽,幫劉邦奪得天下。但這其中的功勞不是他一個人的,還有劉邦優秀的政治助手張良,組織和后勤助手蕭何,以及有勇有謀的陳平、勇猛強悍的?噲等其他文臣武將,
韓信后來勢力不斷增大,重兵在握,有離劉自立的基礎。但他一旦擁兵自重、自立為王,他原來的那些戰友,張良、蕭何、陳平等,沒有一個支持他,都能團結一致地幫劉邦干倒他。假如先死的不是項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他,很有可能被劉邦這伙人玩了,單獨或與劉邦聯合攻打韓信,韓信被滅后就輪到他了,所以當年韓信就是與劉邦分庭抗禮自己單干,也沒什么好的結果。
2、如果讓韓信去守荊州,結果如何?
提起荊州的話,恐怕最有名氣的還是關羽失荊州,想必樓主所求所說讓韓信守護荊州,應該是指那個時候的荊州吧,荊州自古以來是一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地方,如果讓韓信來守荊州,其實只需要對比一下韓信和關羽的個人情況就可得知結果如何。韓信,漢初三杰,堪稱大漢立國的第一軍事家,百戰百勝亦不為過,天生的帥才,考慮問題更加全面,能夠料敵先機,也能夠忍辱負重,但是性格過于乖張,也是一位容易得罪人的主,但是這個得罪人是他居功自傲的表現,
關羽,三國時期的頂級戰將,其實也是一位難得的帥才,在謀略方面要比韓信差了很多,但是戰斗力強,當初他守在荊州的時候也是更多以守為主,只是后來受到了前后夾擊才失敗的。不能說沒有料到東吳會這么做,只是叛徒的出賣讓他猝不及防,以我之見,如果把韓信放在當時的荊州,失敗也是必然的,荊州是一個四戰之地,受到兩面攻擊的時候卻不能得到支援,失敗是必然的。
3、長平之戰中,如果韓信指揮趙軍,白起指揮秦軍,結局會怎樣?
武安君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一生馳騁疆場,橫掃千軍,屢立戰功。我們來看一看他一生驕人的戰績:公元前293年,秦軍為了打開東進中原之路,由白起率領軍隊展開了伊闕之戰,魏韓24萬聯軍被打的稀里嘩啦,為秦軍東進之路掃平障礙,白起一戰成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一生無敗績,
劉邦攜六十五萬之眾占了項羽的老窩彭城,屁股還沒有捂熱,被項羽三萬精兵揍的潰不成軍。韓信出場了先破楚軍于京、索之間,平定魏國,請命北伐拿下代國,韓信越打越強。劉邦有了想法,于是收了韓信的強兵,一萬兩千老弱給你背水一戰去吧,
趙國敗了,燕國降了,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濰水一戰打沒了項羽的一半家底,初漢五年會師垓下,四面楚歌,項王末路。一個是戰國四雄之首,一個是初漢三杰之一;一個是戰神,一個是兵仙;一個是為了征戰而生;一個是為了戰爭而活,如果是韓信指揮秦軍,白起能贏,韓信也能贏。一個縷縷帶著弱兵能打勝仗的將軍,什么奇跡都能發生,
4、韓信死心塌地跟著劉邦,最后落個滅三族,如果死心塌地跟項羽,是否結局會好一點?
這是個假設題,因此回答這個問題,也要從幾個方面去假設。項羽維持西楚霸王或者項羽統一天下,那韓信的結局也會天壤之別,首先從項羽和韓信的性格說說,項羽的性格前文也寫過,項羽神勇而無寡謀,剛愎自用而又優柔寡斷;目光短淺,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殘忍有余,仁慈不足,缺乏寬宏大量的氣質,不具備政治家的基本特點,因此注定了不能統一河山,君臨天下!韓信自幼父母雙亡,放養長大,因此能屈能伸卻矜才自傲;幼小熟讀兵書,善于排兵布陣,卻不懂交際;深知人性,卻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