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殘雪”之名說法有很多,比如皎潔的月光透過白堤岸上茂密的柳樹,灑在橋面,婆娑間月光如同沒有融化的殘雪,所以就有了斷橋殘雪其實是月影的說法;但我更傾向于冬日雪霽(雨后轉晴或雪后轉晴),天色將暮,遠觀斷橋,橋面被零落的白雪覆蓋,而湖凍如墨,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起來橋像斷了一樣這種說法,故稱為斷橋殘雪。
1、蘇州和杭州誰更美?西湖斷橋殘雪真的是斷橋嗎?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第一個問題,看白居易的這首詞應該有判斷了吧?看你的興趣所在。第二個問題,去過鴨綠江嗎?跟那座大橋一樣?不會以為是被美帝國主義炸毀了吧?即便是真的炸斷了,以白娘子的本事,修好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美了千年而不衰的斷橋殘雪,讓我們一起走近小學四年級時候,我家有了黑白電視機。因為我家住的位置比較高,所以電視接收信號就強一點,晚上8點鐘,我家的院子里就會坐滿了左鄰右舍,等著看《新白娘子傳奇》。也是那個時候,對電視劇劇情似懂非懂的我,知道了白娘子和許仙相會的地方叫斷橋,一座很美的而且是“斷了”的橋,在學校里,我拿起粉筆在座位旁邊的墻上寫了新白娘子傳奇和斷橋幾個字,被老師點名罵的情景還歷歷在目......2007年初,我第一次到杭州去,也第一次到了在我心里比畫更美的西湖,難以抑制的興奮好像是去人間仙境,而西湖也真的沒有讓我失望。
蘇大才子就是有才: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而西湖之美比之描述卻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新白娘子傳奇》的緣故,我最感興趣的當然是斷橋和雷峰塔了。我最先去的是斷橋,可是我看到的橋并不是斷的啊,心想一定是后人把橋修好了,我又不好意思問,生怕別人笑我老土,不過駕駛觀光車的師傅還是給我們講述了我的疑問。
斷橋之名始于唐朝,原是石橋,隨著朝代的更迭,確有修補或更名,故事里美麗的白娘子與許仙當年就在這里相會。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斷橋,是于一九四一年改建過的,“斷橋殘雪”最早的記載出自唐朝的張祜,他在《題杭州孤山寺》詩中這樣描述:“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斷橋是一座長滿苔蘚的古老石橋,關于“斷橋殘雪”后世文人也多有記載。“斷橋殘雪”之名說法有很多,比如皎潔的月光透過白堤岸上茂密的柳樹,灑在橋面,婆娑間月光如同沒有融化的殘雪,所以就有了斷橋殘雪其實是月影的說法;但我更傾向于冬日雪霽(雨后轉晴或雪后轉晴),天色將暮,遠觀斷橋,橋面被零落的白雪覆蓋,而湖凍如墨,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起來橋像斷了一樣這種說法,故稱為斷橋殘雪,
2007年,由許嵩作詞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斷橋殘雪》一度火遍大江南北,廣為傳唱。后來我曾徒步走過西湖所有的橋,爬過附近所有的山,撫摸過堤岸的柳枝,看過日出日落,掬西湖水于掌心,伴月將影于三潭;也曾佇立雷峰塔前良久不離,也曾在2008年大雪之年在斷橋留下一串串腳印......總之,“斷橋殘雪”,因其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如詩如畫的景色,再加上《白蛇傳》美麗的神話故事,千百年來被文人雅士所青睞,觀光旅游客絡繹不絕,它將成為一種文化一直被傳承!下面是我徒步繞西湖的時拍攝的照片,一共有幾百張,擔心于主題無關,選幾張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