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艾草怎么選、怎么掛,老祖宗都有說法。通常北方掛艾草,南方艾草和菖蒲一起掛,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講究,端午將至,掛艾草“兩不掛四講究”是何意思,今天端午節,傳統風俗習慣掛艾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掛法,端午前后正是艾草最為旺盛的時候,于是人們就在門旁、窗前掛艾草,驅除蚊蟲,提神通竅,潔凈室內外。
1、農村端午節掛艾草,應該什么時間掛,怎樣掛?
我們這都掛沒根的,但采艾草的時候會連同根采回來,至于說根朝上朝下,不管帶不帶根我們這都是莖葉朝下,主干的根部朝上倒掛著。小農人以文會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為您持續更新三農那些不一樣的事兒,端午采艾草我們都是按照習俗在早晨辰時(7點至9點)之前完成,記得去年是早晨4點就出發去的后山采的艾草,我們村里的老人們常說,端午是一年之中陽氣最足的一天,這天采的艾葉也是陽氣最足的時候,對于驅除不祥之物非常有效,所以每到端午的清晨就會在我們的后山看見很多背著竹筐采艾葉的,當然其中也不乏是賣艾葉的,畢竟端午的生意很好做。
我們采艾草回來懸掛,一般都是去除根,因為掛在門楣上,艾草的根也不太美觀,而且一般我們就掛三天就拿下來了,所以都是不帶根掛上,但我們在采艾草的時候基本都會采帶根須的艾草,因為艾草根曬干了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在農忙累的時候泡腳緩解疲勞,所以我們一般是不會浪費艾草根的。至于艾草帶根是根朝上掛還是朝下掛,小農人還真不是太了解,我們這掛艾草都是去根,留莖葉和主干,然后和菖蒲、蒜頭進行捆扎,扎成一個小人形狀,在別的地方也叫“艾人”,懸掛在門楣上,都說驅除邪物,但那只是民俗所指,其實真正的意義還是驅除蚊蟲,然后給我們這些心理上有依賴感的人一些心理上的暗示,暗示我們能平平安安,幸幸福福的,來滿足我們的心理需求,
2、農村端午節普遍有掛艾草的習俗,哪一天掛艾草好,放多少根合適呢?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而在端午節也會有很多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劃龍船、包粽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后懸掛在大門兩邊,
那端午節哪一天掛艾草好,放多少根合適呢?關于這個習俗的由來,在民間也有很多的傳說,在各地的說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其寓意是比較清楚的,一方面是艾草有奇特的芳香,具有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的作用,同時在民間還認為把艾草懸掛在家門口,還有辟邪、防病的目的。并且在古代的時候端午節還是“衛生節”,人們會在這一天打掃庭院,灑雄黃水,飲雄黃酒,并且懸掛艾枝、菖蒲,就是希望能達到殺菌防病的效果,
因為端午節一到,天氣炎熱了,蚊蟲、毒蛇也多了,其實這是一種值得繼承的良好衛生習慣。懸掛艾草的講究還是比較多的,其中第一個是時間方面,一般都是在端午節當天早餐掛艾葉菖蒲,但有些地方則是端午節前幾天就開始掛了,第二個是懸掛方法,通常是將艾草、胡蒜、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或懸掛在大門上。至于具體放多少艾草比較合適,這個也沒有硬性的規定,一般是大門一邊掛一根或幾根,
3、端午將至,插艾祈福,到底怎么個插法?掛多久取下?
端午將至,掛艾草“兩不掛四講究”是何意思?艾草何時割?掛多久取下來小滿已經過半了,“六一”一過就是端午節了,我們除了享受假期以外,還會提前包好粽子,起早去采摘一些艾草和去看賽龍舟。現在,可能沒那么多講究了,但是,在過去的農村一到端午節就會到田間拔一些艾草回來插在門上或者弄個“環”什么的帶在手碗上,一、為什么要插艾草插艾草的習俗已經來源很久了,在民間主要用來祈福和驅趕蚊蟲。
由于,端午節一般都是在仲夏時節,天氣比較炎熱,蚊蟲蛇蟻也多,而古人認為這個時候正好是五毒侵襲的時候,有“端午到,五毒醒”的說法。對于,“五毒”是哪些,每個地方可能不太一樣,但大多地區指的是毒蛇、壁虎、蜈蚣、蟾蜍和蝎子,這里面壁虎作為“五毒”之一,很多人是比較迷糊的,壁虎吃蚊子,是有益的啊!但是,在古代比較迷信,他們認為壁虎老是進到人家屋里的墻壁上,怕晚上爬到人的耳朵里,就把壁虎也列入到“五毒”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