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高的安徽高考錄取率除了基礎教育,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上,安徽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雖然發展的也不算有多好,但是總歸是在發展,高校錄取率逐年提高。說二句,據有關信息,安徽人現在,在蘇州大約150萬左右,有幾百家的優秀企業和徽商,安徽如果繼續完全陶醉在棚改推動的房地產泡沫里,不在產業升級上花力氣、下功夫,不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只怕在老年化不斷抬升的未來,絕大多數的安徽地級市和縣城都會成為老年城市,完全成為江浙的后花園。
1、蘇州到底有多少安徽人,安徽人是如何成為蘇州經濟主導的?
說二句,據有關信息,安徽人現在,在蘇州大約150萬左右,有幾百家的優秀企業和徽商。有幾十萬人奮斗在各個企業里,為蘇州企業增添了更大更多的活力,在此我想說一個安徽,叫洪保華的人,他五十來歲,個子不高,骨瘦如才的人,他的職業就是把A多個小區的拉圾,運往拉圾處理站。他的員工每天四點多起床,到各個站點裝拉圾,運拉圾,卸垃圾,他們很是辛苦,很是堅強,
2、在上海多年打拼,現在手上有80萬,合肥,南京,杭州,蘇州,在哪一個城市買房更好?
杭州吧,最低三成首付,260萬左右在杭州還是能買到一些合適的房子的。杭州是第五個一線城市的有力競爭者,數字和信息經濟發達,又是全國民富最強的省份的強勢省會,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山水風景宜人,政府服務意識好。相比南京房價不高,2019年常駐人口超過了1000萬,增量高達55.4萬,超過了深圳廣州,全國第一。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杭州吸引的人口素質相對還是比較高的,在合肥的話80萬首付能買到很不錯的位置和大房子,如果是安徽人又有回鄉的想法可以考慮。合肥近些年發展勢頭不錯,有些高端科技企業有聲有色了,引進的京東方、芯片企業、蔚來汽車等等都是大手筆,也是國家四大大科學中心之一,比深圳批準的都早。不過,合肥還在工業化積累階段,第三產業不夠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相對較低,
每年固定投資占GDP比重比較高就是明證,這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經階段。南京作為第三選擇吧,畢竟是傳統大城市,省會城市,相比蘇州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南京的新興產業特別是數字互聯網經濟發展不如杭州。人口吸引力較弱,如果作為常住工作地的話,蘇州作為最后選擇吧。工廠式的經濟增長現在越來越乏力,有沒有省會的優勢,蘇州雖然人口和GDP都很高,但更多的是靠下轄的縣級市,像昆山、張家港、常熟等等經常全國縣級市排名前十的。
蘇州中心城區競爭力不足,如果工作還在上海,可以考慮在靠近上海的昆山、張家港購房,跨省上班或者周末回來住。當然,都在上海打拼多年了,如果能堅持在上海就堅持吧!我是@淮上樓,老家安徽宿州,房子12年買在合肥,在合肥工作生活五六年,17年到杭州,從事軟件互聯網行業。南京經常去,上海是剛畢業時工作過一年,。
3、單價一萬八的房子,在合肥和蘇州哪個城市買比較好?哪個潛力大?
做為蘇州人,合肥去過,你買房目的是什么?往還是投資,如果投資當然選合肥,這價格難在蘇州選到好位置,而且蘇州經濟相對均衡,炒房空間小,除掉園區,你去看下蘇州下面縣級市區的房價,幾乎樣①樣,蘇州市區兩萬多,張家港市區也是兩萬多,常熟市區也這價,昆山也同樣,所以14年以前,其它經濟上同蘇州樣一樣,或稍微差點的城市,房價在兩萬以上,而蘇州才一萬多,
4、合肥、蘇州、南京、杭州哪里的工作更好找?
我想說一句,不管是哪個城市,都有很多的工作機會。至于適不適合自己,得從幾個方面來考慮,一是,自己的學歷,能力,經驗及對薪酬的期許。學歷是敲門磚,能力與收入掛鉤,經驗可以錦上添花,二是,距離家庭的遠近。雖然男兒有志在四方,但是在職場,離家近就是一種優勢,不管自己父母還是對方父母距離都不太遠,省時省力。彼此照應都很方便,
5、如果落戶,合肥和蘇州,南京哪個有優勢?
眾所周知:長三角城市群范圍是:江蘇浙江上海三個行政區的全部轄區。但是,2016年,國wu院關于長三角城市群的批復,去掉了江蘇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東部,同時,明確上海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為3個副中心城市,安徽猶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驚掉了一地下巴!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1,國家科學中心城市(這個定位全國僅三個:北京、上海、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