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廖天一閣主等,,《潼關》是一首譚嗣同14歲時寫的詩,該詩是七言絕句,著名維新派人物“譚嗣同潼關”的讀音是什么,《潼關》清譚嗣同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復生的介紹,即清末大名鼎鼎的譚嗣同,復生是他的字。
詩人十多歲寫下這首詩,為的是這震撼人心的北地壯闊風景,短短四句,寫的不僅是美景,更讓人感受到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氣。翻譯(個人意見):從古至今,好似這滾滾云濤一直簇擁著這座古城,(我策馬飛奔),任獵獵秋風吹散清脆的馬蹄聲;眼之所見,皆是壯麗,黃河奔流在這廣闊平野仍然不滿意覺得拘束,秦嶺山脈進入潼關之后桀驁不馴地不能理解平坦是什么
《潼關》是一首譚嗣同14歲時寫的詩,該詩是七言絕句。當時他隨父親到甘肅上任,途徑陜西潼關,被北方特有的壯闊風景所震撼,寫下此詩?!朵P》清譚嗣同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潼關:在今陜西,關城地勢險峻,自古即為要塞。解:懂得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云濤里
3、復生的介紹即清末大名鼎鼎的譚嗣同,復生是他的字。人物簡介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廖天一閣主等,漢族,湖南瀏陽人,清末湖北巡撫譚繼洵之子,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母親徐五緣。善文章,好任俠,長于劍術,著名維新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