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滄口機場得以籌建,有了青島的民航運輸線。根據青島發展的長期規劃布局,流亭機場遷往膠州也是與時俱進,現在早已成為山東最大空港的流亭機場,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青島新的國際機場落戶膠州,說到機場,那就追根溯源,從青島的民航史開始說吧。
1、青島為什么不擁有兩座機場?
看到這個問題,有點兒想笑。青島目前至少有大于兩個機場,隨便一個地級市以上都有,何況青島。根據青島發展的長期規劃布局,流亭機場遷往膠州也是與時俱進,現在開通了地鐵8號線,可以從膠州機場直達市里,很方便。三四十年的發展,目前流亭機場有了新的定位,賦予了新的發展內涵,流亭機場搬遷之后,除沒有了噪音的干擾外,此地域50米的限高被取消,機場周邊30平方公里的土地得以充分利用,新規劃為“未來之城”,流亭機場跑道停機坪等將用作房地產開發,航站樓給城陽區政府,打造國際會展中心,城陽的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2、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將“一夜轉場”,具體時間待民航局批復,你怎么看?
青島膠東機場位于大沽河以西、東外環以東、膠濟鐵路和膠濟客運專線之間,距膠州市中心約17.1公里,對于一夜轉場的這些說法都是個人覺得不太可行咯,就如北京新的國際機場投入使用,老機場也要慢慢轉移,凡事有個過度期,這是很正常的事。即便一夜轉場能做到,老百姓知道了能說明什么問題,機場在老百姓眼里只要飛機能飛,而且能安全著陸,這是最關鍵的!,
3、為什么要選在膠州建機場?
多謝邀請,小編打算給你一個很“遙遠”的答案。其實在膠州建機場早在1935年就已經有過規劃和構想,貌似交通史上很多關于飛機和機場的設想,都和戰爭相關。只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設的發展,民用的考慮才占了上風,和平年代的經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現在早已成為山東最大空港的流亭機場,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青島新的國際機場落戶膠州,
說到機場,那就追根溯源,從青島的民航史開始說吧。青島的民航史是從1933年開始的,這一年的一月份,滄口機場投入運營。據記者,1月11日,這一天,由上海至北平的空中航線通航,航程1427公里,途經南京、海州、青島、天津,此為青島首次開通空中航線。滄口機場的設立,經歷了兩年的波折,1931年,中國航空公司成立不久,其副總與時任青島市市長的沈鴻烈多次磋商后達成協議,在當時的滬平航線中添了青島一站。
1932年6月,中航開始籌備上海—北平的航線,當時的交通部門為籌設滄口飛機場到青島交涉,機場用地在滄口大堡頭村,共3211公畝。這塊地被日本山東農事株式會社以“租用”名義霸占,租期3年,早已期滿,日方提出要續租30年,遭到拒絕,一計不成,日本人又生一計:要求青島出資購買。最終這塊地被以25000元贖回,由中航租用,
自此,滄口機場得以籌建,有了青島的民航運輸線。時間到了1935年,《青島市施行都市計劃方案》頒布,里面有一項內容:青島飛機場轉移至膠州塔埠頭東南海灘一帶,青島市檔案館宣傳處處長周兆利接受采訪時,曾經說:“規劃者已意識到飛機作為一種新式交通工具,‘進步之速,一日千里,將來成為普及化之交通工具,實意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