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山景觀圖片大全
大容山
位于玉林北流市境內,距玉林市區約40千米,因其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而得名。大容山森林公園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生態環境良好。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海拔800多米以上的高山草原、高山湖泊、高山飛瀑、高山天象以及高山圣誕林,高山上大塊大塊的草甸,牧草豐美,一群群水牛、黃牛構成異國他鄉的絢麗景觀——歐陸風光。
勾漏洞
位于玉林北流市勾漏山主峰下,這里是道書稱為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二十二洞天。兩座石山把五個巖洞連通一線,全長1500米,因其勾、曲、穿、漏而得名。洞內石柱、石筍及各類造型奇特的鐘乳石縱橫交錯,千姿百態。勾漏洞前建有亭臺樓閣,皆雕梁畫棟。周圍綠樹成蔭,湖光瀲滟,歷代文人道士、文官武將都曾來此觀光游覽,并留下許多游蹤墨跡。
都嶠山
又稱南山,位于玉林市容縣石寨鎮石寨村。是著名的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洞天,與泰山、衡山、華山、恒山、嵩山等名山齊名。古時都嶠山山上有九寺十三觀,有著名的講學所太極巖以及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名相李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等名人曾慕名游覽題詠,而今都嶠山的景點更加豐富,已經是集宗教、文化、風光于一體的名山。
謝魯山莊
位于玉林市陸川縣烏石鎮謝魯村寨子屯,始建于1916年,原名“樹人名屋”是國民黨將軍呂莘農的私人園林別墅,有“南國園林之秀”的美稱。謝魯山莊依山構筑,數百畝紅荔飄香的叢林中,亭臺樓閣,古樸典雅。各種花草200多種,古老茶花,奇香襲人,入門清靜,沿花樹掩映之道,經“九曲十彎”,登上關山亭,穿過白支路,通上山頂觀鶴亭,放眼對面古樹,數百上千的丹鶴,起伏飛騰,更添神奇色彩。
龜山
又稱龜頭嶺,位于玉林市城區東郊,山體高聳陡峭,山頂寬廣平緩,因酷似一只翹首東望的巨龜而得名。山上有7眼山泉,龜頭上有一眼,肩胛處有一眼,龜背南側有五眼,狀若七星布列,故稱七星泉。
鹿峰山
位于玉林市興業縣城隍鎮境內,由龍泉巖和鹿峰山石林公園兩大部分組成,其中龍泉巖被譽為“嶺南第一巖”,以洞奇、水清、石美為三絕。洞內宛如一個旋轉型的大藝術宮殿,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旱洞,下層為水洞。水洞中有一條清溪流過,沿溪而行,十分清爽。
2. 石頭景觀圖片大全
喀斯特地貌地面上往往崎嶇不平,巖石絢麗,奇峰林立,地表常見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溝、漏斗、落水洞、溶蝕洼地等形態;而地下則發育著地下河、溶洞。溶洞內有多姿多彩的石筍、鐘乳石和石柱等。
廣東肇慶七星巖有七座石灰巖山峰形如北斗七星,山前星湖瀲滟,山多洞穴,洞中多有暗河、各種奇特的溶洞堆積地貌。
廣西 桂林山水和陽朔風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橋等地表喀斯特景觀著稱于世,
云南路南石林風景區:地表峰林奇布,主要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觀,
3. 石山造景圖片
沒有影響。 石英石、水晶、部分雨花石料等石料表面對大多酸堿性物質有極好的抗腐蝕能力,日常使用的液體物質不會滲透其內部,因此這些石頭中的物質也不容易溶解于水中,所以用這些石頭造景不會影響水質。
魚缸水質中硬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魚缸中生物的狀態。
4. 石頭山風景圖片
石頭城是指南京。
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 ,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在南京的清涼山西麓,自虎踞關龍蟠里石頭城門到草場門,可以看到城墻逶迤雄峙,石崖聳立,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頭城。同治《上江兩縣志.山考》載:“自江北以來,山皆無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說:“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這里所說的“城”,也就是石頭城。
5. 石山景觀圖片大全高清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
坐落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風景路89號的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距離海口市中心僅有15公里,整個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擁有36座火山,其中最顯眼的要數馬鞍嶺火山。雖然海拔僅有222.8米,但馬鞍嶺火山區是海口市的制高點,被譽為瓊北最高峰。
6. 石頭山風景石圖片介紹
石頭山種樹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形成良性小氣候利處很多(種經濟林木)可以發展各種產業(旅游等),就是費時費力投入前期較大但值要長遠看。
7. 石山景觀圖片大全大圖
不是石山。內蒙古高原是中國的第二大高原,屬于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它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馬鬃山—龍首山—烏鞘嶺一線,南界長城,北接蒙古國,東西長2 000多公里,面積占全區的二分之一左右,海拔為1 000~1 400米。內蒙古高原自東向西橫跨半濕潤、半干旱、干旱三個地帶,自然條件具有明顯差異,所以自東向西分為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阿拉善五個高原單元,并形成了五種特征不一的高原景觀。大部分是草原和湖泊。
8. 石頭山景觀圖片
中國的五大石窟有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克孜爾石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肅省境內,距敦煌市城東南25公里處。這是中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莫高窟處于中國西北的荒漠之中。在公元365年,由樂樽和尚在此開鑿第一個石窟時。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經過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數量之多位于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石窟始建于公元453年的北魏時期,是一座中國 石窟藝術寶庫。
麥積山石窟在天水東南,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大多在二十到八十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開鑿,層層相疊,密如蜂巢。各洞窟之間有棧道相連,攀援而上可達山頂。
克孜爾石窟在新疆,在我國地理位置最西,是絲綢之路上一處舉世聞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勝地,開鑿于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