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徐匯區 > 上海市九年級下語文文言文,速求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文以及翻譯速度幫忙啊

上海市九年級下語文文言文,速求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文以及翻譯速度幫忙啊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6-04 09:41:32 編輯:上海生活 手機版

1,速求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文以及翻譯速度幫忙啊

http://edu.intowz.com/index1.php?page=2&f_id2=1963 這里有了

速求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課文以及翻譯速度幫忙啊

2,九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文言文和古詩

1. 人教版九下語文書的古詩 和文言文 要完整的 九年級下冊1.公輸《墨子》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子墨子聞之,起于齊,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殺之。” 公輸盤不悅。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于王?” 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 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狐貍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 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圍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2.《孟子》兩章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 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土,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魚我所欲也《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4.《莊子》故事兩則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于是鴟得腐鼠,鵷鵮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二、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5.曹劌論戰《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曹劌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公將鼓之。劌曰。 2. 求 九年級下冊的語文書中的 全部古詩 這是人教版的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看,四座淚縱橫。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如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西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西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別云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3.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要求背的4篇和下冊的所有古詩 九年級詩詞下 卜算子 李之儀(宋)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醉花陰 宋 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山坡羊 【元】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望西都,意躊躇。旦訂測寡爻干詫吮超經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兜鍪mou,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卜算子 詠梅 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別云間【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行路難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作者】: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唐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古朗月行 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 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水調歌頭 【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 九年級上、下冊的文言文和古詩 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17 智取生辰綱 18 *楊修之死 19 范進中舉 20 *香菱學詩 第六單元 21 陳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對 24 *出師表 25 詞五首 九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17 公輸 18 《孟子》兩章 19 魚我所欲也 20 《莊子》故事兩則 第六單元 21 曹劌論戰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 23 愚公移山 24 《詩經》兩首 課外古詩詞背誦 從軍行 月下獨酌 羌村三首(之三) 登樓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望月有感 雁門太守行 卜算子 別云間 名著導讀 《格列佛游記》:奇異的想像,辛辣的諷刺 《簡·愛》: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 5. 九年級下冊的文言文和后面的十首古詩詞是 長歌行 野望 早寒江上有懷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鶴樓 送友人 秋詞 魯山山行 浣溪沙 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一月四曰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九年級下冊語文書中的文言文和古詩

3,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有哪些

第五單元17 公輸 18 《孟子》兩章 19 魚我所欲也 20 《莊子》故事兩則 第六單元21 曹劌論戰 22 鄒忌諷齊王納諫 23 愚公移山 24 《詩經》兩首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文言文有哪些

4,上海初中語文文言文整理

1. 滬教 初中 語文古詩文 匯總 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望岳 杜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無題 李商隱 山坡羊 潼關懷古 石壕吏 杜甫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蘇軾 書湖陰先生壁 王安石 夜雨寄北 李商隱 春望 杜甫 賣炭翁 白居易 泊秦淮 杜牧 過零丁洋 文天祥 如夢令 李清照 黃鶴樓 崔顥 游山西村 陸游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浣溪沙 晏殊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赤壁 杜牧 已亥雜詩 龔自珍 2. 滬教版初中古詩文匯總(預備—初三) 中考古詩詞(初中1—6冊91首) 李白 1、《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4、《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5、《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6、《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7、《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8、《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杜 甫 1、《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2、《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春望》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4、《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 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6、《羌村三首(其三)》 群雞正亂叫, 客至雞斗爭。驅雞上樹木, 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 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 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 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 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 四座淚縱橫。 7、《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蘇 軾 1、《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2、《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4、《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棄疾 1、《西江月 》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4、《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李清照 1、《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2、《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 3. 求上海市初中教材語文所有古詩文 中考必背39首古詩詞(七上)1、觀滄海曹操(魏晉)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2、次北固山下王灣(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zhuó)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mò)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4、西江月辛棄疾(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5、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6、過故人莊孟浩然(唐)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7、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8、夜雨寄北李商隱(唐)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9、泊秦淮杜牧(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 花。10、浣溪沙晏殊(北宋)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七下)11、木蘭詩南北朝樂府民歌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八上)12、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3、春望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4、使至塞上王維(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15、游山西村陸游(南宋)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6、黃鶴樓崔顥(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7、浣溪沙蘇軾(宋)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八下)18、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唐)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9、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20、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水調歌頭蘇軾(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22、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3、陶淵明《飲酒》(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4、行路難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 4. 上海市語文文言文中考篇目 一.文言文文章: 1.陋室銘(劉禹錫)2.愛蓮說(周敦頤)3.橘逾淮為枳(《晏子春秋》)4.傷仲永(王安石)5.周處(《世說新語》)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7.賣油翁(歐陽修)8.核舟記(魏學洢)9.黔之驢(柳宗元)10.黠鼠賦(蘇軾)11.狼(蒲松齡)12.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13.公輸(《墨子》)14.莊子釣于濮水(《莊子》)15.曹劌論戰(《左傳》)16.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17.小石潭記(柳宗元)18.孔孟論學(前四則《孔子》后兩則《孟子》)19.淮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鄭燮)20.黃生借書說(袁枚)21.問說(劉開)22.賣柑者言(劉基)23.岳陽樓記(范仲淹)24.醉翁亭記(歐陽修)25.記承天夜游(蘇軾)26.陳涉世家(司馬遷)27.出師表(諸葛亮)28.桃花源記(陶淵明)29.捕蛇者說(柳宗元)30.登泰山記(姚鼐) 二.列為課文中的詩詞曲: 3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32.望岳(杜甫)33.飲湖上出晴后雨(蘇軾)34.黃鶴樓(崔顥)35.山居秋暝(王維)36.送友人(李白)37.登高(杜甫)38.賣炭翁(白居易)39.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40.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41.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42.如夢令(李清照)43.一剪梅(李清照)44.訴衷情(陸游)4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狀詞以寄(辛棄疾)46.青玉案元夕(辛棄疾)47.四塊玉別情(關漢卿)48.天凈沙秋(白樸)49.天凈沙秋思(馬致遠)50.水仙子 詠江南(張養浩) 三.每周一詩: 5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劉長卿)52.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53.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54.涼州詞(王翰)55.書憤(陸游)56.過零丁洋(文天祥)57.觀書有感其二(朱熹)58.觀獵(王維)59.生查子元夕(歐陽修)60.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要求背誦篇目:(按上述序號排列)全文:2.6.7.9.11.17.23.24.28.31~60 部分:8(第二.三段)15(第三段)18(前四則“孔子論學”)26(第一段) 29(第四段) 5. 初中語文文言文歸納與整理 對不起,只有八年級上冊 語文八年級上冊古詩文知識點歸納 & 《桃花源記》 1 基礎知識 ?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 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 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 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 ?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著,順著。 [夾岸]兩岸。夾,在兩旁。 [數]幾。[芳]香花。 [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英,花。[繽紛]繁多樣子。 [復]再。[仿佛]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才]僅。[平曠]平坦開闊。 [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 [阡陌]田間小路。[悉、咸]全,都。 [黃發]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悅。[乃]竟然。 [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 [云]說。 [嘆惋]感嘆驚訝。 惋,驚訝,驚奇。[延]邀請。 [語(yù)]告訴。[扶]沿,順著。 [向]從前,舊的。[及]到。 [詣]到。[遣]派。 [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 [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 (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 (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為] 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 (不足為外人道也)[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 (尋病終)[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 (具言所聞)[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儼然)[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 (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 [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 [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 [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 [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 [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 [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 [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 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 《愛蓮說》 1 基礎知識 2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2 文言詞語 u 常規詞語 【蕃(fán)】多。【獨】僅。 【盛】大規模。【予】我。 【染】沾染。【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植】立。 【褻(xiè)玩】玩弄。 褻,親近而不莊重。【謂】認為。 【隱逸】隱居的人。【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鮮】少。 【宜】應當。 【眾】多。 u 詞類活用 【蔓】生枝蔓。 【枝】長枝節。【亭亭】聳立的樣子。 & 《陋室銘》 1 基礎知識 2 文學常識 1.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 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形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 文言詞語 【名】有名,著名。 【靈】靈異。【斯】這。 【德馨(xīn)】品德高尚。馨,香氣。 【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 儒,舊指讀書人。【白丁】平民。 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調】調弄。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素,樸素,不加裝飾。 【金經】指佛經。【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 這里指奏樂的聲音。絲,弦樂器。 竹,管樂器。【案牘(dú)】官府的公文。 案,文書,案卷。牘,公文。 【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 《三峽》 1 基本知識 * 文學常識 《三峽》選自《水經注疏》。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作者酈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長,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 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 文言詞語 【通假字】 [闕]通“缺”,空缺。 【一詞多義】 [絕]①沿溯阻絕[斷,斷絕] ②絕巘多生怪柏[極] ③哀轉久絕[停止;消失] 【詞類活用】 ①乘奔御風[飛奔的馬] ②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見短語】 [略無]毫無。 略,幾乎。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亭,正當。 [夜分]半夜。 [榮]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屬(zhǔ)引]連續不斷。屬,連續。 引,延長。 【其他詞語】 [嶂(zhàng)]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xiāng)] 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時。 [宣]傳達。 [雖]即使。 [御]駕,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 [巘(yǎn)] 險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沖刷。 [旦]早晨。 [肅]寂。 6. 上海初三有哪些文言文 今年中考老師要求我們背的 孔孟論學里只有孔子的4則 曹(kui打不出來) 論戰 小石潭記全文 陳涉世家第一節 蜀相 早梅 梅花絕句 步出夏門行 勉學里第二節 然人有坎壈。..無見者也. 黃生借書說全文 天凈沙.秋 天凈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四塊玉.別情 岳陽樓記只要理解就好 不用背出來 醉翁亭記全文 唐雎不辱使命全文 出師表全文 挑花源記全文 捕蛇者說全文 東坡 冬夜讀書示子聿 觀書有感 鵲橋仙 滿江紅 好像就這些了吧 至于文言文的書么 我們班幾乎全買的是 初中古詩文 講解與訓練 九年級的是黃的 第一學期第二學期都有 7. 上海市中考課內文言文歷年考過哪些 2008年上海市初中畢業學生統一文化考試語文文言詩文 課內規定默寫的篇目 H版七——九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陋室銘 *扁鵲見蔡桓公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少年中國說(第三段) *桃花源記 *核舟記 *曹劌論戰(第三段) *山居秋暝 *四時田園雜興 *游山西村 *如夢令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山坡羊潼關懷古 *唐雎不辱使命 *論詩(各領 *** 數百年) *出師表(第五、六、七段) *書湖陰先生壁 *岳陽樓記 *泊秦淮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觀滄海 *過零丁洋 2008年上海市初中學生統一文化考試語文文言詩文 課內規定默寫的篇目 S版七——九年級 七年級(上) 七年級(下) *扁鵲見蔡桓公 *狼 八年級(上) 八年級(下) *桃花源記 *小石潭記 *醉翁亭記 *登泰山記(第三、四、五段) *論詩 *游山西村 *詠柳 *觀書有感 九年級(上) 九年級(下) *少年中國說(第三段) *曹劌論戰(第三段) *捕蛇者說(第四段) *周公誡子 *山居秋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望岳 *琴詩 *古從軍行 * 元日 2008年上海市初中畢業學生統一文化考試語文文言詩文 (新教材)考試課內篇目 七年級(上) *賣炭翁 * 書湖陰先生壁 七年級(下) * 論詩(其二) 八年級(上) * 曹劌論戰 (背第三段) *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八年級(下) * 陳涉世家 (背第一段) * 小石潭記 * 梅花絕句(陸游) *蜀相 * 步出夏門行(其二) 九年級(上) * 孔孟論學(背前四則) * 黃生借書說 * 醉翁亭記 * 天凈沙·秋思 * 冬夜讀書示子聿 * 觀書有感 九年級(下) * 唐雎不辱使命 * 出師表 * 桃花源記 * 捕蛇者說 (第四段)

5,上海初中六至九年級古詩文言文的題目和內容謝謝

樓主你好:以下是所有滬教版的古詩(不含每周一詩)及文言文,內容百度都能查到 六年級第一學期陳太丘與友期兩小兒辯日古詩三首:觀滄海、望岳、飲湖上初晴后雨詞二首:菩薩蠻、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山川之美為學孫權勸學中國古代語言四則:買櫝還珠、鄭人買履、濫竽充數、畫蛇添足 六年級第二學期春之古韻:春夜喜雨、錢塘江春行、江南春登幽州臺歌黃鶴樓山居秋暝過故人莊李白詩二首:送友人、月下獨酌論語八則天時不如地利呂氏春秋二則橘逾淮為枳螳螂捕蟬 七年級第一學期傷仲永周處杜甫詩三首:石壕吏、又呈吳郎、登岳陽樓白居易詩二首:放言五首(其三)、賣炭翁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題破山寺后禪院無題小石潭記白洋潮天目賣油翁核舟記口技(作者不同)口技中國古代神話三則:愚公移山、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干將莫邪 七年級第二學期陋室銘愛蓮說蘇軾詞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浣溪沙蝶戀花浣溪沙(作者不同)采桑子卜算子如夢令王顧左右而言他公輸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 八年級第一學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訴衷情西江月·阻風山峰下辛棄疾詞二首: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孔孟論學勉學黃生借書說濰縣署中寄弟墨第一書問說 八年級第二學期木蘭詩巢古傳賣柑者言關漢卿曲二首:一枝花·不伏老、四塊玉·別情天凈沙·秋天凈沙·秋思天凈沙·詠江南醉太平黔之驢黠鼠賦束氏畜貓狼 九年級第一學期短文兩篇:記承天寺夜游、謝道韞詠絮嶗山道士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詩兩首:望海樓、登擬峴臺 九年級第二學期陳涉世家答司馬諫議書出師表桃花源記捕蛇者說登泰山記以上就是所有的啦,我可花了半小時弄完,求采納祝樓主學習進步!
。。英語聽力我有。不過不是網站。文言文我就沒有了

6,九年級下冊的語文文言文哪兩篇容易出成對比閱讀

1.公輸和鄒忌諷齊王納諫(都是勸諫的)2.孟子那兩篇不過我覺得還是課內課外比較閱讀比較多下面的給你參考1.(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乙〕 曾子(名參)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給一座城)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 曾子曰: “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 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選自《說苑》)7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 分)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② 縱子有賜,不我驕也 賜 驕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 分)①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9 .〔 甲〕文中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是 ; 〔 乙〕 文中贊揚了曾子不受別人施舍 的高貴品質。(4 分)10 .請你從〔 甲〕 〔 乙〕 兩文中提煉一個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3 分)2.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曾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來徧,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乙]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濟。司馬②日:“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傷,不禽二毛④。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⑤,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勍敵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耉⑦,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恥、教戰,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⑧可也。”【注釋】①既:盡。 ②司馬:統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指子魚。 ③重(chóng):重復,再次。④二毛:頭發斑白的人。 ⑤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íng)敵:強敵。 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 ⑧儳(chán):雜亂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12.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弗敢專也( ) (2)忠之屬也( ) (3)遂逐齊師( ) (4)阻而鼓之( )13.翻譯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4.曹劌認為“肉食者I鄙,未能遠凜”。戰前魯莊公的“鄙”表現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2分)15.造成長勺之戰和泓水之戰不同結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16.曹劌和子魚在作戰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回答。(3分) 答案:12.(4分)(1)獨l葉(2)盡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趕,追擊(d)擊鼓(進軍)(答對一個1分)13. (2分)火火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據實情米處理。(“獄”、 “以”翻譯不正確的分別扣1分,語句不通順的扣1分)14.(2分)戰前魯莊公的“鄙”表現在把戰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意思對即可。若谷原文“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和“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則不給分:若答這兩句的翻澤,給1分。)15.(2分)長勺之戰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魯莊公取信于民,并能聽從曹劌的指撟;泓水之戰火敗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為是,不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意思對即可)16.(3分)不設統一答案。相同點1分,舉例各1分。示例:相同之處是兩人都重視觀察敵情,善于捕捉有利戰機機。曹劌選擇“齊人三鼓”后的時機發動進攻:子魚主張“其米既濟”的時機發動進攻。
曹劌論戰 和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記的 我們就考過、 一般 孟子 兩篇不會連考、那樣 沒水平、不會考、還有 公輸 就這3篇 重要、
即為的。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九海市上海市九年級下語文文言文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余市| 克什克腾旗| 内黄县| 南通市| 乌鲁木齐县| 乌鲁木齐市| 新巴尔虎右旗| 沈丘县| 丽水市| 莱州市| 柏乡县| 敦煌市| 南陵县| 山东| 高青县| 桑日县| 花垣县| 明星| 康保县| 韶山市| 雅安市| 高雄市| 上杭县| 连江县| 怀集县| 韶山市| 双牌县| 麻栗坡县| 鄂尔多斯市| 大连市| 阜平县| 泾川县| 黔江区| 平果县| 安丘市| 扶风县| 宜良县| 白城市| 玛曲县| 菏泽市| 庆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