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徐匯區 > 上海市九年級物理知識點,上海市初三物理教材都是有哪些內容啊現在在學什么急求急求

上海市九年級物理知識點,上海市初三物理教材都是有哪些內容啊現在在學什么急求急求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6-03 23:55:28 編輯:上海生活 手機版

1,上海市初三物理教材都是有哪些內容啊現在在學什么急求急求

初三物理教材主要學《電學》、《熱學》、《電磁學》《能源和能量》等,現在先學《電學》

上海市初三物理教材都是有哪些內容啊現在在學什么急求急求

2,2017上海中考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八

9. 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10. 并聯:把電路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并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1.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   2.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5.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4.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 原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③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電流是2A。   ④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的地方。   (2)電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   第十四章 歐姆定律知識歸納   1.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 正比,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1安=1伏/歐。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4.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5.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 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 電壓:U=U1+U2(總電壓等于各處電壓之和)   ③ 電阻:R=R1+R2(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分壓作用   ⑤ 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2017上海中考初中物理知識點大全八

3,上海版初二物理要點知識有總結的要重點

1.測量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他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道理做成。2.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表示出來就叫做力的示意圖。這根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力的作用點),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3.在物體學中,把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重力的大小跟質量成(正比),它的計算公式是(G=mg),其中g=9.8N/kg)。它是表示質量為(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4.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在技術上,增大底部支承(面積),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體的(穩定)性。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滑動摩擦中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所產生的摩擦,叫(滾動摩擦)。6.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間接觸表面的(壓力大小)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一定的壓力下,接觸表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7.通過力的作用點,沿著力的方向所作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用字母(L1)表示;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做(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8.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9.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叫做(杠桿平衡).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是(F1L1=F2L2);或(F2/F1=L1/L2).10杠桿的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杠桿的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一。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即(L1>L2),杠桿平衡時,(F1<F2),這是(省力)杠桿。
進這個網站 自己看吧 http://wenku.baidu.com/view/23d5966a561252d380eb6e39.html

上海版初二物理要點知識有總結的要重點

4,九年級全一冊物理知識點都有哪些

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質量單位是千克,符號是kg。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克,符號是g、毫克,符號是mg、噸,符號是t。質量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1kg=103g 1mg=10-3g 1t=103kg一元硬幣的質量大約是6×10-3kg天平使用時要注意:每個天平都有自己的稱量,也就是它所能稱的最大質量。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稱量。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碼。如果用手直接接觸砝碼會導致砝碼被手上的汗液腐蝕而導致砝碼不肌?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使用天平前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天平前要把天平調平。(圖)加砝碼時要向右盤中加,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當在盤中加減最小砝碼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時,應取下最小砝碼,并調節游碼。使用天平時如果把物碼放反并使用了游碼,那么物體的實際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減去游碼所示的質量。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計算公式:ρ=m/v密度的法定單位是千克/米3,常用單位是克/厘米3。這兩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水的密度是1×103千克/米3水銀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它的意義是每米3的水銀的質量是13.6×103千克。測量物體的密度時要先測質量,再測體積。使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頂部相平。大部分物體在溫度變化時其密度遵循熱脹冷縮的規律,但水在0~4℃時熱縮冷脹。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計算(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速度的國際單位是米/秒,符號為m/s或m?s-1在交通運輸中還常用千米/時做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這兩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m/s=3.6km/h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長度的法定單位是米,符號是m。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千米,符號是km、分米,符號是dm、厘米,符號是cm。這幾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m=1000m,1m=10dm,1cm=0.01m。單位換算:1mm=10-3m,1μm=10-6m,1m=109nm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觀察這把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線位置、零刻線是否磨損。使用刻度尺時要把尺放正,使刻度尺緊靠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并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測量一個定值時要讀三次(以上)。時間的法定單位是秒,符號是s。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小時,符號是h、分鐘,符號是min。這幾種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h=60min,1min=60s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N。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在斜面小車實驗中,保持斜面傾角不變,小車下滑高度不變是為了控制變量,使小車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不變。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沒有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狀態或靜止狀態。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物體處于平衡狀態。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兩個力叫做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時,若合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則該物體做加速運動;若合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則該物體做減速運動。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叫做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拉力、壓力、支持力、推力在本質上都屬于彈力。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物體的形狀將不能完全恢復,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物體因形變而導致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形變叫做塑性形變,也稱范性形變。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掛鉤。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拉力成正比。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觀察其量程,認清分度值,較零指針。使用彈簧測力計時要使彈簧軸線與力的方向一致。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單位是牛頓。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大約是9.8N/kg。重力的計算公式是:G=mg。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兩個互相作用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會產生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個力叫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滑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壓力、使滾動摩擦變為滑動摩擦、使接觸面更粗糙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減小壓力、使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使接觸面更光滑、使兩個接觸的表面彼此分開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叫做支點。使杠桿轉動的力叫做動力,施力的點叫動力作用點。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點叫阻力作用點。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的直線叫做力的作用線。從支點O到動力F1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1叫做動力臂。從支點O到阻力F2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L2叫做阻力臂。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省力杠桿的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省力杠桿省力費距離。費力杠桿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費力杠桿費力省距離。等臂杠桿的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它的實質是等臂杠桿,如果不計摩擦,那么它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它的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杠桿,如果不計摩擦,那么它可以省一半力,但費一倍的距離,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時一定省力的機械是斜面。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作壓力。方向:垂直于受力物體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內部。作用點:在物體的接觸面上。壓力的作用效果: 1.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2.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公式:p=F/S壓強的法定單位是牛/米2,符號是N/m2。常用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任何物體能承受的壓強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損壞。液體內部具有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越大。上端開口或連通,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連通器里的同一種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連通器的應用:鍋爐水位計、船閘、茶壺大氣壓的值為1.013×105pa。大氣壓能托起760mm高的水銀柱。在海拔3000米以內,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大氣壓能托起約10.336m高的水柱。應用:抽水機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上下表面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故其上下表面所受到的壓強不同,壓強差造成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浮力的應用:密度計、潛水艇、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上浮或下潛的原理:浮力不變,改變自身重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功包含兩個必要的因素:一個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另一個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稱為功。功的公式:W=Fs功的單位時牛?米,符號是N?m。又名焦耳,簡稱焦,符號是J。1J=1N?m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必須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用W額表示。有用功加額外功等于總功,用W總表示。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用ρ表示。公式:ρ=W有/W總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功率的符號是P,單位是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公式:P=W/t物體能夠對外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多。物體由于被舉高而擁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物體因為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同一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則其彈性勢能越大。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多。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

5,上海初三物理知識點

買本教輔,上面全有的,初中物理知識都很淺顯,物理物理,要的就是這個“理”,熟悉各種定律,然后掌握一些思考問題的思路,加以一點數學思路,按類型多訓練幾次,溫習幾遍就OK了,用不著題海戰術,因為攏共就那么點“理”,記住所有的“理”都是由最基本的一些“理”推算出來的,所以要去熟悉運用最基本的“理”
機械能 分子動理論 內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它具用能.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動能跟物體的速度和質量有關,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 2. 勢能分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物體的質量越大,舉得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它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3.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能、功、熱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分子動理論的基本知識:①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極其微小. ②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③分子之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 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5. 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一切物體都有內能. 物體的內能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物體的內能越大. 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6. 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叫熱運動,內能也叫熱量. 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熱傳遞.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減小. 7.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簡稱比熱. 比熱的單位是焦/(千克·℃). 水的比熱是4.2×103焦/(千克·℃). 它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 水的比熱最大. 所以沿海地方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那樣顯著. 8. 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寫成q=cmδt. 熱平衡時有q吸=q放即c1m1(t - t01)=c2m2(t02 - t). 9. 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上物體,而在轉化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這個規律叫能量守恒定律. 內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內能來加熱,利用內能來做功. 10.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 熱值的單位是:焦/千克. 氫的熱值(最大)是1.4 ×108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千克氫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是1.4 ×108焦. 電 學 1. 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 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正電和負電. 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 電荷的多少叫電量. 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 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生轉移. 電子帶負電. 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能夠提供持續供電的裝制叫電源. 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 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 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 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 7. 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 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電路. 8. 電流強度等于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 "i"表示電流, "q"表示電量, "t"表示時間,則 i= . 1安=1庫/秒. 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 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 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0 .6安和 0~3安;接0~0 .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 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電壓用符號“ u”表示,單位是伏,用“ v”表示. 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 一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電子手表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 ,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超過 36伏. 12. 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 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 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 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 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 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 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歐姆定律16.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是:i=u/r電功和電功率17. 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 公式是w=uit. 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 “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 公式是p=ui. 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 如"pz220v 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 公式是q=i2rt . 熱量的單位是“焦”. 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 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 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 火線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 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 它的單位是“度”. 21. 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 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 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 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 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光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24.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 磁 1. 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 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 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鐵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 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 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 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于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制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 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6,九年級上物理知識點滬教版謝謝

九年級 第十一章 從水之旅談起 一、溫度 1、溫度:溫度是用來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注:熱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高,冷的物體我們說它的溫度低,若兩個物體冷熱程度一樣,它們的溫度亦相同;我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一般不可靠; 2、攝氏溫度: (1)我們采用的溫度是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2)攝氏溫度的規定:把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http://wenku.baidu.com/link?url=cYOjbgo_6A1zzkvaeosbcCUC7ylsWplOoxPLA6N_sa7osoMlBJQxhxLx3t98qt06Z-aZpakJ9-G0qkSkJLdtoWKGaQ-QAxXyKGQE1BYvw0C
【第6章 溶解現象】〖第一節 物質的溶解〗110.認識:認識溶解現象,知道常見懸濁液、乳濁液。111.了解: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產生活、科研實驗中的重要作用。112.知道常見乳化現象。113.了解:溶解過程伴隨的能量變化。熟悉硝酸銨吸熱、氫氧化鈉放熱現象,并了解其在實驗室中的用途。114.了解:了解常見物質溶于水后溶液凝固點、沸點、導電性的變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溶液導電的原因(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第二節 溶液組成的表示〗115.學會:分辨常見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116.理解: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定義,理解溶液、溶劑、溶質的質量關系。117.學會:學會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關計算(溶質只限于一種),熟知實驗步驟、儀器、注意點、質量體積的換算,以及嚴格的書寫格式。能讀懂試劑瓶標簽的文字含義。區別溶質為液態、固態時的不同配制方法。〖第三節 物質的溶解性〗118.知道:醫用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學會利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因素。119.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機溶劑。120.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見溶質的飽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方法。121.了解溶解度的涵義。學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有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122.了解:氣體溶解度與溫度、壓強的關系(不要求掌握氣體溶解度概念)。123.了解:結晶的概念。124.學會:使溶質結晶的常用方法(蒸發、降溫等)。并會在解決分離、提純等時加以靈活運用。【第7章 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第一節 溶液的酸堿性〗125.知道: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堿性溶液;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物質的酸堿性(純堿、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鹽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會用酸堿指示劑、石蕊試紙、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126.了解: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學會ph試紙的正確使用。知道測定酸堿度的常用材料或儀器(ph試紙、精密ph試紙、ph計)。127.知道: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知道大多數農作物適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長、雨水略顯酸性、酸性過強則為酸雨、酸雨對環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記憶具體數據)。〖第二節 常見的酸和堿〗128.了解:“酸性”和“酸”的聯系和區別,“堿性”和“堿”的聯系和區別。129.學會:嗅聞化學試劑氣味的方法。130.理解:常見酸化學性質:與活潑金屬反應產生鹽和氫氣;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產生鹽和水;與碳酸鹽反應產生鹽和水和二氧化碳。并能觸類旁通,理解它們所能發生的其它類似反應。131.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們具有了上述通性。132.記住:氫氧化鈣的兩個俗名、顏色、狀態、溶解性;氨水(氨氣的水溶液)的氣味;氨水的類別(也屬于堿的溶液);氫氧化鈉的三個俗名、顏色、狀態、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熱、溶解性。133.理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鉀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質:與酸堿指示劑作用;與co2反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堿和鹽。并能觸類旁通,理解它們所能發生的其它類似反應,并能進行簡單的遷移。134.知道:堿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們具有了上述通性。135.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會分辨常見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并知道復分解反應前后各種元素化合價不變的規律。〖第三節 酸和堿的反應〗136.理解:中和反應的定義。137.了解: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酸堿性的變化情況及酸堿指示劑在實驗中的作用。能用酸堿中和的原理解釋某些生產生活中的現象。138.了解:判別常見的鹽。知道食鹽與鹽的聯系與區別。熟悉食鹽、大理石、明礬、小蘇打(碳酸氫鈉)、大多數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屬于鹽類物質。了解鈉鹽、鹽酸鹽等分類名詞的含義。139.記住: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皆可溶;碳酸鹽、磷酸鹽大多數不溶;碳酸鈣、碳酸鋇(白色)、硫酸鋇(白色)、氯化銀(白色)、氫氧化銅(藍色)不溶;氫氧化鈣、硫酸鈣微溶;銅離子、鐵離子、亞鐵離子的溶液的顏色分別為藍色、黃色、淺綠色,高錳酸鉀溶液為紫紅色。140.酸堿鹽之間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現過的反應。不考查復雜的反應規律方面的推斷與實驗題,重在考查生產生活、科研實驗方面的應用能力。當將復分解反應的基本條件作為信息提供時,能應用此規律進行簡單的酸堿鹽相互反應的判別與推理、解決未知物的鑒別與混合物的分離等問題。141.理解:常見金屬單質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以此為依據判斷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判斷金屬與鹽的置換反應能否發生、了解反應速度與金屬活動性的關系,并能分析此類問題中的質量變化關系、讀懂相關問題的函數圖象。(鉀、鈣、鈉三種強金屬單質與水的反應、硝酸與濃硫酸的強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圍)142.學會:設計簡單的小實驗判別3種以內金屬單質的活動性順序。〖第四節 酸、堿、鹽的應用〗143.知道:工業上的“三酸兩堿”是指硫酸、鹽酸、硝酸和燒堿、純堿。知道侯德榜在純堿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144.了解:常見酸堿鹽的主要、典型用途:(見教材表7-6)145.知道:海水中含豐富食鹽,可用于生產食鹽。146.了解:常見化肥分為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能分別舉例,能根據化學式判斷類別。147.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農家肥與化肥的各自主要優缺點。148.學會:氨氣的檢驗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檢驗銨態氮肥。149.學會:濃硫酸稀釋的方法,知道濃硫酸的溶解放熱、密度大于水、強腐蝕性等特性,知道違規操作的后果。150.了解:有咸味的工業用鹽亞硝酸鈉(nano2)有毒、許多重金屬鹽(鉛、銅、汞鹽)有毒。151.學會:能運用所學知識,對常見酸堿鹽進行一般的鑒別、分離、定性測定(so42--、cl—的檢驗不作為學生必備知識),以及簡單的定量測定等實驗處理。能學以致用,解決簡單的生產生活問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第一節 什么是有機化合物〗152.理解: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的定義,熟知幾種定義中例外的物質。153.知道:有機物的多樣性;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說出常見食物中富含的營養物質: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維生素;青菜——纖維素;食用油——油脂;魚、肉、牛奶——蛋白質。知道人體所需營養成分主要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無機鹽、水,前四種均為有機物,且均含碳、氫、氧三種元素(蛋白質還含有氮等元素)。〖第二節 淀粉和油脂〗154.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質、能量循環中的意義。155.知道: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纖維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屬于糖類。156.知道:葡糖糖是人體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質。157.學會:淀粉、葡萄糖的檢驗方法。158.知道:食品中的許多油類均屬于油脂類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區別。知道脂肪在人體中能量貯存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節 蛋白質和維生素〗159.知道:蛋白質在人體物質建構、新陳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160.了解:蛋白質在水中可溶,在飽和硫酸銨溶液中難溶;在加熱、濃硝酸、重金屬鹽、甲醛中會發生變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黃曲霉素對人體的危害。161.了解:維生素在人體中含量雖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許多種類的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具體各種維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納入考試范圍。【第9章 化學與社會發展】〖第一節 化學與能源〗162.認識:中國節能標志。應對能源危機我們應采取開發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164.知道:常見電池大多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會做鋅銅原電池的小實驗(不要求作出解釋)。知道隨意丟棄廢棄電池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165.學會:氫氣的實驗室制取及驗純實驗,了解實驗設計中固液分離的原理。166.了解:氫能源的主要優點,以及目前面臨的推廣障礙。〖第二節 化學與材料〗167.知道:材料可分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還有按需設計材料,不考查);又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合成材料、復合材料。能分別舉一兩個例子,或根據所提供的常見材料判定其所屬類別。168.了解:材料科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169.常識性了解:金屬材料的發展與金屬的活動性有關;玻璃的生產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純堿;陶瓷的發展等。170.知道:有機合成材料分為: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纖維分為天然纖維、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常識性了解合成纖維的優缺點;知道動物毛發、植物纖維、化纖布料的簡易鑒別方法(灼燒法、腐蝕法)。171.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機玻璃等都屬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區別和鑒別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義、危害及解決之道。172.常識性了解:橡膠分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復合材料的概念,能舉一至二例子。〖第三節 化學與環境〗173.認識:中國環境標志。174.知道:造成空氣污染的幾種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及其主要來源。常識性了解溫室效應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濃度增大)及危害,我國酸雨的類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175.了解:硫粉燃燒的實驗現象:火焰(區分空氣中、氧氣中)、生成物狀態氣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對比研究的實驗方法。進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機理。176.常識性了解:水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水、農業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華形成的主要原因。177.了解:了解污水凈化的意義,知道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礬、漂白粉的基本作用。178.常識性了解:固體廢棄物回收、處理的重要意義;認識物品回收標志;知道分類回收的概念。179.了解:化學學科的重要作用(幫助人類認識物質、利用資源、發展科技等)。180.學會:針對環保、能源、資源等方面問題,能簡單地舉例,并能就應對措施進行簡單的論述。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九海市上海市九年級物理知識點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南江县| 长汀县| 宜阳县| 临清市| 靖宇县| 遂川县| 肥乡县| 綦江县| 台江县| 屯昌县| 宁明县| 荣成市| 永年县| 新安县| 门头沟区| 长宁区| 天长市| 西青区| 双柏县| 科尔| 西吉县| 涞水县| 绿春县| 凤庆县| 思茅市| 恭城| 三门县| 重庆市| 中阳县| 缙云县| 澎湖县| 灵璧县| 库车县| 黄龙县| 福州市| 肃南| 松阳县| 赣州市| 永济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