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娛樂狂歡節(jié),好吃的、好玩的,琳瑯滿目,應接不暇。很多地區(qū)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有舞龍舞獅的習俗,正月十五這一天,民間有燃燈、觀燈的習俗,每逢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都是琳瑯滿目的花燈,故又名“燈節(jié)”,過去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彩燈上供人猜。
1、正月十五去哪里玩比較好?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是中國民間娛樂狂歡節(jié),好吃的、好玩的,琳瑯滿目,應接不暇。元宵節(jié)至漢代起源以來,至今不衰,這一天,全民狂歡,燈火闌珊,俗稱“鬧元宵”,1、賞花燈:正月十五這一天,民間有燃燈、觀燈的習俗,每逢這一天,大街上到處都是琳瑯滿目的花燈,故又名“燈節(jié)”。唐代以來,賞花燈活動開始興盛,人們?yōu)榱丝椿簦瑢iT開辟一塊地方,叫做燈市,在正月十五之前就開始在燈市搭建燈架、燈樹等設施,
現(xiàn)在有些地方的賞花燈的時間延長到5-10天。元宵節(jié)晚上,亭臺殿閣、花鳥魚蟲,各式各樣的花燈燈火通明、光彩奪目,2、舞龍舞獅:很多地區(qū)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有舞龍舞獅的習俗。舞龍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舞龍最初是祭祀祖先、祈求甘雨、消災降福的一種儀式,后來被民間作為一種娛樂化的活動延續(xù)下來,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所以每逢元宵節(jié),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慶祈求吉利。
3、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來的元宵節(jié)風俗,這天婦女們穿著節(jié)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她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見橋必過,以求驅病除災,這種民俗又稱“走橋”,4、元宵訂情對少男少女們來說,元宵節(jié)還是一個邂逅浪漫的日子。傳統(tǒng)社會輕女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在元宵節(jié)可以出來賞燈游玩,在賞花燈、猜燈謎的時候說不定會遇上自己的意中人,
辛棄疾的青玉案,“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寫的元宵節(jié)賞花燈時的情境。所以在民間有“元宵訂情”一說,5、猜燈謎:猜燈謎俗稱打燈謎,是民間極富娛樂、文化色彩的活動。猜燈謎是在賞花燈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文字游戲,從宋代開始,元宵節(jié)除了賞燈外,就增加了“猜燈謎”的互動游戲。過去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彩燈上供人猜,
2、正月十五都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1、鬧花燈這個習俗大部分地區(qū)都有的,正月十五看燈,是那天晚上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不過,近年來,可能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感,現(xiàn)在不只是看的少了,就是有燈展的地方也少了,還記得小時候,半個村子的人,都會走著去縣城看燈,好幾十公里,吃了中午飯就走,也不怕累,到那看一會,然后在一塊走回來,大半夜才到家,現(xiàn)在想想,那時的記憶是回不去了。
2、打燈籠每到正月十五,街上賣燈籠的就會多了起來,各式各樣的都有,比如蠟燭的、電池的、充電的等,雖然說種類多了,但買的人和玩的人卻少了很多,還記得以前沒錢買燈籠的時候,用蘿卜挖個洞,在放進去半根蠟燭,外面套個透明紙,在找個棍和繩,一個燈籠就做好了,玩的也很開心,3、猜燈謎猜燈謎也是很多地方的習俗,往往和燈展是一塊的,猜燈謎不僅動腦好玩,還有禮品拿,比如猜對幾個,能領什么獎品,不過,現(xiàn)在隨著網(wǎng)絡的發(fā)達,很多燈謎上網(wǎng)一搜就出來答案了,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
4、舞獅元宵節(jié),舞獅在一些地方也是比較流行的,舞獅在活躍節(jié)日氣氛上,比較有優(yōu)勢,它靈活靈現(xiàn),隨著打滾、攀爬等動作,讓觀看的人感到非常震撼,所以,在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上面(不只是元宵節(jié)),都會有舞獅活動,5、走百病這個估計沒有上面4個知道的人多,走百病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一般是在元宵節(jié)當晚,婦女們會結伴出行,然后遇見橋就要經(jīng)過,以此來達到消除疾病,保佑身體健康的目的,不過,這個習俗現(xiàn)在已不多見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地方在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