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上海 > 金山區 > 邱晨明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玩券吧是上海世途信息科技公司的項目嗎誰知道公司地址在哪里呢

邱晨明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玩券吧是上海世途信息科技公司的項目嗎誰知道公司地址在哪里呢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12 11:03:46 編輯:大上海生活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玩券吧是上海世途信息科技公司的項目嗎誰知道公司地址在哪里呢

公司做互聯網大數據的,有兩個產品:玩券吧(商業社交平臺),玩券管家(商家系統);地址:上海市吳中路1439號萊茵虹景中心A棟7
也許是的。

玩券吧是上海世途信息科技公司的項目嗎誰知道公司地址在哪里呢

2,當理想的均質平原上供應點很少時其服務范圍都是圓形為什么

因為供應點少,所以就要使每個供應點覆蓋的服務范圍最大,而所有圖形中,圓的面積是最大的,所以服務范圍會是圓形。
在理想的均質平原上,同級中心地的服務范圍有圍繞中心地呈六邊形分布的趨勢。 如果每個供應點的服務范圍都是圓形相切卻不重疊的話,圓與圓之間就會存在空白區。這里的消費者如果都選擇最近的供應點來尋求服務的話,空白區又可以分割成三部分,分別屬于離其最近的供應點。 克里斯泰勒認為,市場原則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則,在理想化的均質平原上,消費者購買商品和享受服務,一般選擇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服務范圍在空間上呈六邊形,中心地則位于正中。

當理想的均質平原上供應點很少時其服務范圍都是圓形為什么

3,拍拍貸旗下有那些網貸平臺

拍拍貸旗下沒有別的網貸平臺。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郭守敬路356號。拍拍貸成立于2007年6月 , 公司全稱為"上海拍拍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于上海。是國內首家純信用無擔保網絡借貸平臺,同時也是第一家由工商部門批準,獲得"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互聯網金融(ITFIN)平臺。除普通散標投資項目外,還為用戶提供拍活寶、彩虹計劃兩款理財產品,方便用戶使用。現有員工逾2600人。擴展資料目前,拍拍貸平臺借款端服務包括面向廣大個人用戶的通用性借款和其他借款,借貸流程已實現高度自動化;投資端工具包括散標投資和新彩虹計劃等,以自動投標工具等為用戶帶來卓越的投資體驗。截至2018年3月底,拍拍貸的累計注冊用戶超過7142萬人。拍拍貸在金融科技和智慧金融領域持續投入,研發了依托集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為一體的“魔鏡”大數據風控系統,與此同時,還將大數據分析和以AI為核心的技術應用于信貸審核、風險控制、精準營銷和智能客服等方面。參考資料:關于拍拍貸-拍拍貸官網
分析如下:拍拍貸旗下有以下幾款借款APP,簡單介紹如下:1、曹操貸:曹操貸是拍拍貸平臺旗下一款金融網貸應用,一般在5分鐘內即可評估借款額度,2小時放款,借錢速度非常快。2、拍拍貸:拍拍貸是拍拍金融旗下最早的一款借款APP,它是一款借款超市,上面有很多種借款產品和出借人,拍拍貸沒有自營貸款業務的。3、拍分期:拍分期的運營主體拍拍金融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拍分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拍分期是拍拍貸內部孵化出的一款消費金融產品,拍拍貸的目標是成為線下消費金融市場的領先者。擴展資料:1、拍拍貸(NYSE:PPDF )是一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 ,2007年成立于上海 ,并在2017年11月10日成功于美國紐交所上市 。截至2018年3月31日,拍拍貸累計注冊用戶數達到7142.4萬人;累計借款用戶數為1128.2萬人;累計投資用戶數為58.2萬人,實現持續增長;復借率為78.7%,同比增長19.1%。2、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理事單位 ,拍拍貸將合法合規放在第一位,遵從金融本質,以數據為基石,用創新技術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并在金融科技和智慧金融領域持續投入,研發了依托集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為一體的“魔鏡”大數據風控系統。3、拍拍貸還將大數據分析和以AI為核心的技術應用于信貸審核、風險控制、精準營銷和智能客服等方面,努力踐行“共益經濟”的理念,助力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參考資料:拍拍貸官網網頁鏈接
這種騙子公司就因該早點倒閉,去上海的話一定砸了他們公司
建議通過銀行渠道申請貸款,招商銀行有開展閃電貸業務,目前僅能通過手機銀行申請,或查看是否獲得申請資格。若持有招行儲蓄卡,可登錄手機銀行,在 我的→全部→我的貸款→我的閃電貸 進入申請頁面。最高貸款金額為30萬元,最低為1000元;您的具體額度將根據您在招行的業務情況進行核定,申請成功即可查看。
目前通過率比較高的就兩個一個叫拍拍貸一個叫曹操貸,你可以百度真好借主頁那上面有詳細的資料。

拍拍貸旗下有那些網貸平臺

4,關于上海大學畢業生報到證

樓主你好,我覺得上面說的太復雜啦,告訴你,只要是有畢業證就必須有報到證,因為要用那個轉檔案的,一般要等一些時間,會由教育部門發到學校,要不就自己去拿, 學校要三方協議是騙就業率的,別聽他的,方便就自己去拿,那個很重要,千萬別馬虎了……我當時情況跟你一樣
貌似不是吧。畢業后兩年內首次簽三方都可以有報到證的吧。好像半年內戶口檔案可以留學校。不過貌似是不簽三方報到證是不會給的。學校就業網站和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網上都有說明的。呵呵你們輔導員這么說估計是為了提高就業率吧。 [ 就業政策] 上海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報到證》指南 (一)上海高校上海生源畢業生辦理《就業報到證》 1、學校集中辦理 春季畢業生和秋季畢業生分別在畢業當年的3月15日(含)之前和7月31日(含)之前,由學校根據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統一上報就業方案數據,集中辦理《就業報到證》,《報到證》的通知書聯(白色聯)由學校歸入學生檔案,報到證聯(有色聯)發放給畢業生本人交與用人單位辦理報到手續。 2、個人辦理 春季畢業生和秋季畢業生分別在畢業當年的3月16日以后和8月1日以后方與用人單位簽定就業協議的,提供以下資料到中心辦理: (1)學校出具的同意打印報到證的申請表; (2)就業協議書原件第四聯; (3)可證明其為上海生源的有效證件,如身份證、戶口本、戶口遷移證等; (4)學歷文憑考試畢業生還應提供畢業證書原件; 將辦理好的《就業報到證》報到證聯(有色聯)交用人單位辦理報到手續,通知書聯(白色聯)送到檔案所在部門,歸入檔案。 3、受理時間 春季畢業生和秋季畢業生的《就業報到證》分別在畢業當年的3月15日(含)之前和7月31日(含)之前由學校集中辦理; 個別辦理時間:春季畢業生和秋季畢業生分別在畢業當年的3月16日以后和8月1日以后受理。 屬初次就業需個別辦理報到證的,可在畢業后兩年內辦理。 二、非上海生源畢業生辦理《就業報到證》 1、學校集中辦理 秋季畢業生在畢業當年7月31日前已獲進滬就業批準的,由學校根據就業協議書和《關于同意接收非上海生源畢業生進滬就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統一上報就業方案數據,集中辦理《就業報到證》,《就業報到證》的通知書聯(白色聯)由學校歸入學生檔案,報到證聯(有色聯)發放給學生本人交與用人單位辦理報到手續。 2、個人辦理 獲得進滬就業批準的畢業生在畢業當年8月1日以后辦理《就業報到證》須提供以下材料: (1)學校出具的同意打印報到證的申請表; (2)就業協議書復印件; (3)《通知》原件。 畢業生將辦理好的《就業報到證》報到證聯(有色聯)交用人單位辦理報到手續,通知書聯(白色聯)送到檔案所在部門,歸入檔案。 (三)上海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報到證》改派手續 1、條件要求 (1)已辦理了就業報到證; (2)與原用人單位解除關系; (3)已落實新的用人單位。 * 非上海生源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辦理改派手續則根據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的相關規定辦理。 2、辦理程序 (1)準備下列材料: ①學校出具的同意改派打印報到證的申請表; ②與新用人單位簽定的就業協議書第四聯(新用人單位如果在上海市,則單位須辦理過當年的用人需求信息登記); ③與原用人單位解除關系的證明原件; ④原報到證原件(兩聯); ⑤如是上海生源,須出具有效證件原件(身份證或戶籍證明等)。 (2)以上資料備齊后到中心受理窗口辦理改派手續,將辦理好的《就業報到證》報到證聯(有色聯)交用人單位辦理報到手續,通知書聯(白色聯)送檔案所在部門,歸入檔案。 3、受理時間 畢業當年7月16日起至次年7月15日。
沒有。 正如你輔導員說的只有簽三方協議的人才能拿到,報到證跟你沒多大關系,跟你的檔案歸屬地有關。 三方協議是在校學生才能簽的協議,一般公司覺得你能力比較強,想留住你這個人才才會跟你簽。 如果沒有報到證,你的檔案一般會寄回戶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除非你在校的時候曾委托學校保管!

5,計算機應用技術與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計算機系統結構

計算機技術領域擁有三個碩士點: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并行處理、高性能計算機及容錯計算、計算機設計、VLSL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件的故障診斷和測試等諸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相當影響。研制出了自強2000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在集群式高性能計算機系統領域內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是上海高校網格技術E-研究院的依托單位。多次主持或參與主持國際重大學術會議和全國性學術會議。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學科以數據庫和知識庫、軟件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及決策支持系統為主要研究方向。在國內外著名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大量學術論文,其中不少論文被Engineering Index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 檢索,出版過許多教材和著作。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研究方向緊密聯系計算機發展的最新熱點以及上海市計算機行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在國內外公司與企業的支持下,成立了多媒體研究開發中心等。計算機學院所開設的課程能很好地反映目前國內外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水平,培養的學生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系統知識和從事計算機軟、硬件開發能力以及獨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學院有博士生導師9人,教授14余人,副教授30余人。在讀本科生1500多人,在讀研究生近200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等重要科技項目及大量的企事業委托項目,多次獲得部、市科技進步獎。 本領域面向企事業單位,招收具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加深計算機基礎理論,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提高工作能力,培養既懂其他專業知識,又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系統知識和計算機應用開發能力的高層人才。 一. 主要研究方向1.并行處理2.高性能計算3.容錯計算4.計算機網絡5.數據庫與數據挖掘6.信息管理系統與決策支持系統7.多媒體技術及應用8.計算機網絡9.人工智能與知識處理計算機系統結構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重要專業。本專業研究計算機系統結構的新理論、新技術及其應用。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網格計算、高性能計算與并行處理、容錯計算、光計算機系統、嵌入式系統等。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基礎理論知識,能夠從事計算機系統結構研究與應用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一.研究方向01. 網格計算02. 高性能計算與并行處理03. 容錯計算04. 光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本專業以軟件工程、軟件開發方法、數據庫和數據挖掘、知識工程、算法設計與分析為主要研究方向。所設課程反映計算機軟件的多個領域的最新發展水平和趨勢,培養學生具有扎實和寬廣的軟件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獨立進行研究與開發的能力。本專業研究力量強,學術梯隊結構合理;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技術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技項目等;獲得過多項部、上海市級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著名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大量學術論文,部分被SCI、EI和ISTP收錄。出版過多本教材和著作,主辦過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在有關研究方向上聯合培養了一批外國留學生。一.研究方向01. 軟件工程02. 軟件形式化方法03. 數據庫與數據挖掘04. 知識工程 05. 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本專業緊密聯系計算機發展的最新熱點以及上海市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方向,開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本專業自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與知識處理、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圖形學與CAD、 計算機網絡以及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本專業擁有有影響力的學術梯隊和多媒體研究開發中心以及智能學習信息處理研究室。 本專業所設課程反映計算機系統及應用的各個領域的當前國內外先進水平,旨在使學生掌握堅實的專業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本專業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的重要項目及大量的企事業委托項目,多次獲得部、市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60余篇,經費充裕。本專業還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簽有學術交流、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議。一.研究方向01. 人工智能與知識處理02.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03. 圖形學與CAD04. 計算機網絡05. 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
你這個問題一出來,大學教授三天都講不完。
到圖收館晨買三本書就可解決
問題應該更加明確!!!

6,胡羅卜價格

基本上南方的胡蘿卜平均在1.3-1.6的水平,附上詳細數據提供參考 單位:元/千克(公斤)報價日期:2011-06-15 市場 平均價 山東青島平度市南村蔬菜批發市場 0.60 山東青島平度南村蔬菜批發市場 0.60 天津西青當城無公害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0.76 北京新發地雙橋農產品批發市場 0.78 山東肥城蔬菜批發市場 0.80 天津韓家墅海吉星農產品批發市場 0.80 內蒙赤峰西城市場 1.00 河南新野縣蔬菜批發市場 1.00 邯鄲市(館陶)金鳳禽蛋農貿批發市場 1.00 山東匡山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管理有限公司 1.05 遼寧鞍山寧遠農產品批發市場 1.10 北京順鑫石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20 濟南飲馬盛發農貿綜合批發市場 1.20 山東濟南七里堡蔬菜綜合批發市場 1.20 北京日上綜合商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20 河北魏縣天仙果菜批發交易市場 1.20 河北石家莊橋西蔬菜中心批發市場 1.25 天津市靜海縣范莊子蔬菜批發中心 1.30 江蘇淮海蔬菜批發交易市場 1.30 太原市九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30 新疆烏魯木齊凌慶蔬菜果品有限公司 1.40 河北唐山市荷花坑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1.40 西安朱雀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 1.40 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信息中心 1.40 河北樂亭冀東果菜批發市場 1.40 北京錦繡大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40 北京水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 1.40 唐山市金匙荷花坑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1.40 江蘇凌家塘市場發展有限公司 1.40 浙江嘉興蔬菜批發交易市場 1.40 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 1.40 河北秦皇島昌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40 山西晉中匯隆商貿有限公司 1.50 安徽亳州市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 1.50 貴州貴陽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50 浙江良渚蔬菜市場開發有限公司 1.50 中國.壽光農產品物流園 1.53 北京八里橋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55 山東滕州蔬菜批發市場 1.60 甘肅武山縣蔬菜事業管理局 1.60 河南商丘市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1.60 紅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紅星農副產品大市場 1.60 山東德州黑馬農貿水產批發市場 1.60 廣州白云山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1.60 北京城北回龍觀商品交易市場 1.60 山東騰州蔬菜批發市場 1.60 長春蔬菜中心批發市場集團有限公司 1.60 天津市金鐘蔬菜批發市場 1.60 貴州遵義坪豐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1.60 上海曹安菜籃子股份有限公司 1.70 北京朝陽區大洋路綜合市場 1.70 山東淄博市魯中蔬菜批發市場 1.70 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70 山西晉城綠欣農產品批發交易中心 1.70 江蘇無錫朝陽農產品大市場 1.75 河北秦皇島海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80 山東青島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80 廣西梧州竹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80 山東濱州市濱城區(六街)魯北無公害蔬菜批發市場 1.80 天津何莊子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1.80 天津市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80 烏魯木齊北園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園春市場 1.80 山東威海水產品批發市場 1.80 山東威海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80 晉城市綠盛農工商實業有限公司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80 天津市南開區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80 青島市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1.80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1.80 甘肅酒泉春光農產品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1.80 山西新絳縣蔬菜批發市場 1.80 唐山金玉農產品批發市場 1.80 四川廣安市鄰水縣農產品交易中心 1.80 邵陽江北 1.80 鄭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1.80 無錫朝陽股份有限公司農產品批發市場 1.85 甘肅騰勝農產品集團 1.90 寧波江北名特優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 1.90 江蘇蘇州南環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1.90 浙江金華農產品批發市場 1.90 河北保定工農路蔬菜果品批發市場 1.90 新疆兵團農五師三和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2.00 山西太原市城東利民果菜批發市場 2.00 內蒙包頭市友誼蔬菜批發市場 2.00 河北懷來縣京西果菜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2.00 山東青島萊西市東莊頭蔬菜批發市場服務有限公司 2.00 江蘇聯誼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00 湖南岳陽花板橋市場開發有限公司 2.00 甘肅靖遠縣瓜果蔬菜批發市場 2.00 湖北省襄陽市農產品交易中心 2.00 重慶觀音橋市場有限公司 2.00 遼寧阜新市瑞軒蔬菜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2.00 青島市黃河路市場經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2.00 山東青島撫順路蔬菜批發市場股份有限公司 2.00 山東青島黃河路農產品批發市場 2.00 江蘇豐縣農林局 2.00 山東東江果蔬菜批發市場 2.00 蘇州市南環橋市場發展有限公司 2.00 青島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股份有限公司 2.00 山西省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 2.00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東郊農產品批發市場 2.00 北京京豐岳各莊批發市場 2.00 山東青島華中蔬菜批發市場 2.00 山西汾陽市晉陽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00 山東龍口果蔬批發市場 2.00 新疆兵團農七師137團綠衡蔬菜瓜果批發市場 2.00 河北省懷來縣京西果菜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2.00 江蘇省南京農貿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2.10 山東章丘刁鎮蔬菜批發市場 2.10 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2.10 武漢武商皇經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2.15 湖南衡陽市西園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有限公司 2.20 安徽六安市裕安區紫竹林農產品批發市場 2.20 云南昆明呈貢龍城農產品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2.20 西寧市海湖路蔬菜瓜果綜合批發市場 2.20 遼寧省北票市莊頭營蔬菜批發市場 2.20 湖北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 2.20 河北省衡水市東明蔬菜果品批發市場 2.20 安徽裕安紫竹林農產品批發市場 2.20 張北縣壩上蔬菜產業有限公司 2.25 徐州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2.30 安徽安慶市龍獅橋蔬菜批發市場 2.30 湖北十堰堰中蔬菜批發市場 2.40 陜西漢中皇冠過街樓蔬菜批發市場 2.40 湖北省洪湖農貿市場 2.40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瓦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2.40 大連熟食品交易中心 2.40 遼寧朝陽市果菜批發市場 2.40 四川成都龍泉聚和(國際)果蔬菜交易中心 2.40 浙江義烏農貿城 2.40 浙江嘉善曹安農產品批發有限公司 2.50 黑龍江省牡丹江牡達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2.60 安徽蚌埠蔬菜批發市場 2.60 浙江寧波市蔬菜副食品批發交易市場 2.60 江西樂平市蔬菜批發大市場 2.60 柳州市柳邕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2.65 湖南常德甘露寺蔬菜批發市場 2.70 山西省長治市紫坊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2.70 山西省朔州大運果菜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2.70 湖南吉首蔬菜果品批發大市場 2.70 湖北潛江市江漢果蔬批發有限公司 2.80 湖北黃岡市黃州蔬菜批發市場 2.80 陜西咸陽新陽光批發市場 2.80 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2.80 哈爾濱哈達農副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2.80 江蘇宜興市瑞德蔬菜果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 2.80 黑龍江鶴崗市萬圃源蔬菜有限責任公司 2.80 溫州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80 陜西咸陽新陽光農副產品有限公司 2.80 新疆通匯市場有限公司 2.80 甘肅天水市瀛池果菜批發市場 2.80 山西襄汾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80 四川南充川北農產品批發市場 2.90 新疆克拉瑪依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90 安徽舒城蔬菜批發市場 3.00 安徽馬鞍山市安民農副產品批發交易中心 3.00 四川綿陽市高水蔬菜批發市場 3.00 四川西昌廣平市場開發管理有限公司 3.00 新疆石河子農產品交易中心 3.00 湖北宜昌金橋農產品有限公司果菜批發市場 3.00 甘肅秦安縣北大果品市場 3.00 四川綿陽市高水農副產品批發有限公司 3.00 牡丹江雙合中俄蔬菜果品有限責任公司 3.20 湖南吉首蔬菜批發市場 3.40 安徽合肥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 3.40 新疆兵團農二師庫爾勒市孔雀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3.50 紹興市蔬菜果品批發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3.50 湖北黃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3.60 江西九江潯陽大市場 3.60 云南通海金山蔬菜批發市場 3.60 隴西縣清吉洋芋批發交易市場有限責任公司 3.70 江蘇無錫天惠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4.70
一塊八 挺好的

7,以某一個企業的物流信息系統倉儲運輸配送快遞貨代等為例

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二、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 中國加入WTO,使國內市場國際化,會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三年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中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中遠集團在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和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的基礎上,2002年初成立中遠物流公司,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隆大,促使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 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去年,中遠集團和小天鵝、科龍聯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異地貨源,取得可觀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 )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根據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5.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促使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轉自:保運通
建莊物流主要提供湖南往返全國各地的公路運輸,省內中轉分流,倉儲保險,設備吊裝,商品車運輸,工程機械運輸,危險品運輸等服務。對大型超長,超寬,超高,超重設備,大型油罐,水泵,電機,挖機,裝載機,鍋爐,變壓器,塔吊,履帶吊,正面吊,打樁機,平地機,旋挖鉆機,攤鋪機,攪拌站,斗輪機等設備運輸有多年豐富的經驗。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 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而來的,如上海友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業儲運公司經過分離和改制后組建的,20世紀90年代初便為國際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提供專業物流服務,業務由最初的倉儲和運輸服務,發展到今天提供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饋等多功能個性化服務,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993年成立的中遠集團。 1995年對陸上貨運企業進行整合,成立了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貨運網絡,2001年又通過合資方式,與廣東科龍公司、無錫小天鵝公司成立安泰達物流公司。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中遠國際貨運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外運)、中國儲運總公司等,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逐步轉化。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從倉儲開始發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主要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深圳的日本近鐵物流公司主要為日本在華的企業服務。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集團,是從1992年承包鐵路貨物轉運站開始,1994年成立廣東寶供儲運公司,當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一一美國寶潔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物流業務,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已成為在澳洲、泰國、香港及國內主要城市設有40多個分公司或辦事處,為40多個跨國公司和一批國內企業提供國際性物流服務的物流集團公司。 從提供的服務范圍和功能來看,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像寶供、中海這樣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為數不多,規模也不是很大。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中國儲運總公司這樣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雖已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但它們的傳統運輸、倉儲業務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還不完善。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也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單純倉儲和干線運輸。其中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21%、干線運輸36%、市內配送28%、包裝4%: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37%干線運輸21%、市內配送43%、包裝14%。而且,生產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通常有2—10家,商業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見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二、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 中國加入WTO,使國內市場國際化,會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三年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中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中遠集團在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和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的基礎上,2002年初成立中遠物流公司,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隆大,促使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 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去年,中遠集團和小天鵝、科龍聯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異地貨源,取得可觀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 )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根據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5.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促使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轉自:保運通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 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而來的,如上海友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業儲運公司經過分離和改制后組建的,20世紀90年代初便為國際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提供專業物流服務,業務由最初的倉儲和運輸服務,發展到今天提供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饋等多功能個性化服務,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993年成立的中遠集團。 1995年對陸上貨運企業進行整合,成立了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貨運網絡,2001年又通過合資方式,與廣東科龍公司、無錫小天鵝公司成立安泰達物流公司。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中遠國際貨運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外運)、中國儲運總公司等,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逐步轉化。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從倉儲開始發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主要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深圳的日本近鐵物流公司主要為日本在華的企業服務。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集團,是從1992年承包鐵路貨物轉運站開始,1994年成立廣東寶供儲運公司,當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一一美國寶潔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物流業務,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已成為在澳洲、泰國、香港及國內主要城市設有40多個分公司或辦事處,為40多個跨國公司和一批國內企業提供國際性物流服務的物流集團公司。 從提供的服務范圍和功能來看,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像寶供、中海這樣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為數不多,規模也不是很大。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中國儲運總公司這樣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雖已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但它們的傳統運輸、倉儲業務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還不完善。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也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單純倉儲和干線運輸。其中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21%、干線運輸36%、市內配送28%、包裝4%: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37%干線運輸21%、市內配送43%、包裝14%。而且,生產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通常有2—10家,商業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見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二、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 中國加入WTO,使國內市場國際化,會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三年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中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中遠集團在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和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的基礎上,2002年初成立中遠物流公司,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隆大,促使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 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去年,中遠集團和小天鵝、科龍聯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異地貨源,取得可觀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 )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根據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5.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促使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轉自:保運通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 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而來的,如上海友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業儲運公司經過分離和改制后組建的,20世紀90年代初便為國際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提供專業物流服務,業務由最初的倉儲和運輸服務,發展到今天提供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饋等多功能個性化服務,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993年成立的中遠集團。 1995年對陸上貨運企業進行整合,成立了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貨運網絡,2001年又通過合資方式,與廣東科龍公司、無錫小天鵝公司成立安泰達物流公司。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中遠國際貨運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外運)、中國儲運總公司等,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逐步轉化。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從倉儲開始發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主要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深圳的日本近鐵物流公司主要為日本在華的企業服務。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集團,是從1992年承包鐵路貨物轉運站開始,1994年成立廣東寶供儲運公司,當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一一美國寶潔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物流業務,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已成為在澳洲、泰國、香港及國內主要城市設有40多個分公司或辦事處,為40多個跨國公司和一批國內企業提供國際性物流服務的物流集團公司。 從提供的服務范圍和功能來看,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像寶供、中海這樣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為數不多,規模也不是很大。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中國儲運總公司這樣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雖已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但它們的傳統運輸、倉儲業務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還不完善。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也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單純倉儲和干線運輸。其中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21%、干線運輸36%、市內配送28%、包裝4%: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37%干線運輸21%、市內配送43%、包裝14%。而且,生產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通常有2—10家,商業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見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二、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 中國加入WTO,使國內市場國際化,會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三年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中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中遠集團在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和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的基礎上,2002年初成立中遠物流公司,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隆大,促使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 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去年,中遠集團和小天鵝、科龍聯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異地貨源,取得可觀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 )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根據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5.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促使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轉自:保運通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品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是在物流渠道中,由專業物流企業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內提供用戶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利潤不是來自運費、倉儲費等直接費用收入,而是來源于現代物流管理科學的推廣所產生的新價值。這是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根本原因。 一、中國第三方物流現狀 20世紀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開始傳到我國,它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企業改革的深入,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增強,外購物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別是隨著外資企業的進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物流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深化,視其為“第三利潤源泉”,對專業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漸增加。1999年—2001年,中國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 我國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傳統倉儲和運輸企業轉型而來的,如上海友誼集團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原上海商業儲運公司經過分離和改制后組建的,20世紀90年代初便為國際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提供專業物流服務,業務由最初的倉儲和運輸服務,發展到今天提供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反饋等多功能個性化服務,雙方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993年成立的中遠集團。 1995年對陸上貨運企業進行整合,成立了中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建立起全國統一的貨運網絡,2001年又通過合資方式,與廣東科龍公司、無錫小天鵝公司成立安泰達物流公司。 從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形成結構看,大體分有四個途徑:第一是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占主導地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中遠國際貨運公司、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簡稱中外運)、中國儲運總公司等,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流企業逐步轉化。第二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從倉儲開始發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一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服務,另一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流市場滲透,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主要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深圳的日本近鐵物流公司主要為日本在華的企業服務。第四是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于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集團,是從1992年承包鐵路貨物轉運站開始,1994年成立廣東寶供儲運公司,當年承接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一一美國寶潔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物流業務,經過幾年的開拓創新,已成為在澳洲、泰國、香港及國內主要城市設有40多個分公司或辦事處,為40多個跨國公司和一批國內企業提供國際性物流服務的物流集團公司。 從提供的服務范圍和功能來看,中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像寶供、中海這樣功能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目前為數不多,規模也不是很大。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中國儲運總公司這樣大型的運輸、倉儲企業雖已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化,但它們的傳統運輸、倉儲業務仍占主要部分,第三方物流的功能還不完善。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也說明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內配送、單純倉儲和干線運輸。其中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21%、干線運輸36%、市內配送28%、包裝4%: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37%干線運輸21%、市內配送43%、包裝14%。而且,生產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通常有2—10家,商業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數量一般在)0家以上,可見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一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目前,中國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外資企業,其次是民營企業和少數改制后的國有企業。如中海物流的客戶主要有IBH、美能達、諾基亞、三洋、東芝、三星、華為、聯想等企業;寶供物流公司服務的對象是寶潔、飛利浦、雀巢、沃爾瑪、聯想等。 總之,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既有量的增加,涌現出許多物流企業,2001年僅北京市注冊為“物流”的企業就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又有質的提高,物流服務功能顯著改善,出現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但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一個層面或某一個環節上,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 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物流觀念落后,自辦物流現象突出。由于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的錯誤認識和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觀念影響,很多生產或商業企業既怕失去對采購和銷售的控制權,又怕額外利潤被別的企業賺去,都自建物流系統,不愿向外尋求物流服務。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對2000家企業的調查,第三方物流業務在生產和商業企業所占比重僅為21%和13%。 2.條塊分割嚴重,企業規模偏小。長期以來,由于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物流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興的外資和民營企業外,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運輸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條塊分割嚴重,企業缺乏整合,集約化經營優勢不明顯,規模效益難以實現。 3.物流渠道不暢。一方面,經營網絡不合理,有點無網,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缺乏合作,貨源不足,傳統倉儲業、運輸業能力過剩,造成浪費;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落后,因特網、條形碼、EDI等信息技術未能廣泛應用,物流企業和客戶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資源,沒有結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 4.服務功能不全。大多數物流企業只能提供單項或分段的物流服務,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儲存、運輸和城市配送上,相關的包裝、加工、配貨等增值服務不多,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據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初的調查,在采用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企業中,有23%的生產企業和7%的商業企業對第三方的物流服務不滿意。 5.物流人才匱乏,設施落后,管理水平較低。我國物流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質不高;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老化,機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戶特定要求。 二、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思路 中國加入WTO,使國內市場國際化,會有更多的外資物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中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三年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制度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中國現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國有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理順權益關系,實現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內部的整合,優化內部資源配置,中遠集團在整合現有物流資源和中國外輪代理公司業務的基礎上,2002年初成立中遠物流公司,重新構建覆蓋全球的物流服務網絡;另一方面,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行企業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會閑散資金,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隆大,促使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運作。 2.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強網點建設。信息化與否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志之一,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一流三網”,即定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程,建立一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從國內擴展到國際,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愈發重要。 企業要雙管齊下抓網絡建設:一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共建和共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共建網點。去年,中遠集團和小天鵝、科龍聯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異地貨源,取得可觀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 )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共享資源,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共生關系。 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集團,實行集約化經營。在市場經濟中,一切要靠實力說話。只有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有可靠的資信保證,才能取信于人。中國倉儲協會2001年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有具備一定規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才能實現低成本擴張,實現規模效益。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后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范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并聯合,才能合理配置資源和健全經營網絡,才有可能延伸觸角至海外,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4.強化增值服務,發展戰略同盟關系。根據物流業的發展趨勢看,那些既擁有大量物流設施、健全網絡,又具有強大全程物流設計能力的混合型公司發展空間最大,只有這些企業能把信息技術和實施能力融為一體,提供“一站到位”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以客戶增效為己任,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甚至還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決方案、搭建信息平臺等服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公司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伙伴關系。 5.要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實施人才戰略。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促使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的推動和調控作用,為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特別是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發展有據可依;二是盡快建立規范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范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范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促進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發展。 轉自:保運通
文章TAG:邱晨明上海市大數據中心

最近更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弥渡县| 星子县| 石楼县| 乌拉特中旗| 紫阳县| 台中市| 都昌县| 安吉县| 青铜峡市| 香格里拉县| 巍山| 和平区| 连平县| 德钦县| 宿松县| 沂南县| 招远市| 宜城市| 合江县| 长武县| 剑河县| 天门市| 兴隆县| 昭通市| 澎湖县| 平潭县| 永康市| 米易县| 原平市| 武宣县| 东港市| 扶余县| 文山县| 甘肃省| 灯塔市| 晋城| 乐亭县| 阿拉善盟| 司法|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