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唐山才改革開放,比起改革開放10年的城市沒有什么優勢可言。在河北省已經屈居前三位了,就在剛邁進發展門檻的那一刻,地震來了,典型的例子有1891年日本的濃尾大震的有感余震一直持續了幾十年,地震→地殼結構變了→變了的地殼結構引起地震→余震主要面對少年兒童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災難與防護第六版》里講過,唐山地理位置特殊,其余震可能會長達幾十年。
1、如果唐山76年不地震,現在會發展的更好嗎?
當然會比現在更好更強。因為當年的唐山就已經開始邁入重工業時代,在河北省已經屈居前三位了,就在剛邁進發展門檻的那一刻,地震來了。必然會對當時正蓬勃發展的一個城市帶來毀滅性的一擊,這個地震讓唐山發展最少晚步了十年,而且地震過后,全憑唐山市人民自己的力量來建設自己的家園實在是不易,不過震后的唐山大力支持私人辦企,在塌陷地,鹽堿地,創辦各個大中小的廠礦企業,私企的興起也大大使市財政大幅度增加,市財政的增加必然會帶動整個城市的建設和運作,這是必然相關聯的原因和結果。
76年,我國還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是說還沒有引出GDP之類的參數來衡量我國發展。但是我們國在那個時候是有工業排名的,而且的那個是世界局勢不穩定,重建的時候沒有接受過任何國際援助甚至為了給國家減輕負擔還豪言壯志的沒有多要國家一分錢。當時唐山一直都是前4到前10之間游離,而且因為唐山解放之前是在偽政府的控制下地震之前雖然不如青島,也是洋房林立的。
美國有多屆總統都來過唐山倒礦,開灤這樣的企業曾經易主多次,開設的子弟學校都是全英文教學的。還有馬牌水泥(日本),這個就是冀東水泥(馬牌水泥-啟新水泥-冀東水泥)的前身,也可以說是全國水泥配方的前身(原來中國是不會生產水泥的)。還有最早的骨質瓷廠,因為傳統陶瓷忌諱使用骨粉(骨器一般為祭祀或者冥器,傳統的瓷匠都用礦物),所以只有另辟蹊徑在唐山這樣沒有什么陋俗的地方開設新廠,所以唐山叫北方瓷都,
等等吧。唐山在震前當時我國經濟重鎮,而且當時陡河電廠(現在屬于大唐)還為北京供電50%。震后唐山其實發展的也不慢,之所以比不上其他城市是因為唐山在經濟政策上沒能享受到優良待遇,89年唐山才改革開放,比起改革開放10年的城市沒有什么優勢可言。震前我們是國家重鎮,震后我們是五類城市,政策上給的很一般。比起先于改革開放的省會石家莊,從來沒讓GDP比石家莊低過,
2、唐山大地震都過去40多年了,為什么說近期地震是76年余震?
地震→地殼結構變了→變了的地殼結構引起地震→余震主要面對少年兒童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災難與防護第六版》里講過,唐山地理位置特殊,其余震可能會長達幾十年。典型的例子有1891年日本的濃尾大震的有感余震一直持續了幾十年,還有80年代的一篇論文里也有,這種幾十年后余震的實例,按老百姓通俗點的理解就是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沒有徹底的釋放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