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外地在東莞就業的人多,二是東莞對藍領工人很有需求,即使在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當口下。東莞是廣東的經濟強市,2019年東莞GDP達到9482.5億元,今年有望沖擊萬億大關,東莞與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接壤,但東莞人口似乎沒有受到廣深強大虹吸效應的影響,反而東莞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的強,位居全國前列。
1、東莞為什么那么多人口,不被廣深虹吸?
東莞與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接壤,但東莞人口似乎沒有受到廣深強大虹吸效應的影響,反而東莞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的強,位居全國前列。東莞是廣東第三人口大市,它的戶籍人口其實只有230多萬,而常住人口卻接近840萬,也就是說,東莞的外來人口超過600萬,這在全國也只有一線城市人口吸引力能夠強于它,廣州、深圳兩個一線城市雖然虹吸效應強,但廣東也不只有廣州、深圳兩個發達城市,珠三角其它城市都比較發達,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像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發展水平出現明顯斷層,廣州、深圳與珠三角其它城市相比,人均GDP差距其實沒有特別大,再說了,廣東僅外來人口就超過2000萬,再加上粵東西北其它人口流入,廣深兩市也容納不了那么多人口。東莞是廣東的經濟強市,2019年東莞GDP達到9482.5億元,今年有望沖擊萬億大關,雖然東莞與廣州、深圳接壤,但與其說受廣深虹吸效應,更不如說它地理位置優越,能夠吸引廣深的產業轉移,促進自身發展。
2、為什么很多人覺得老家的教學質量比東莞甚至深圳還好?
因為老家特別注重應試教育,很在乎學生的成績和排名,除了學習外很少有時間發展別的愛好,而深圳,非常看重素質教育,除了學習外還重視體育藝術和音樂以及科技創新,而這些對于普通文化不高的家庭無法適從的。到后來他的孩子知識也沒學到,素質更沒提高,所以覺得深圳教育比較差的錯覺,而深圳父母重點大學畢業的家庭,他們本身是大公司高管或企業家,讓孩子參觀不同的公司或國家,體會到不同的科技及文化,增加孩子的視野。
3、為什么東莞工廠工資那么低,還有不少人待在廠里不愿換?
愿不愿意呆在工廠里,首先跟行業的氛圍好不好、前景佳不佳有關,在東莞,藍領工人是一個巨大的群體。作為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東莞的制造業相當發達,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地之一,故有“世界工廠”之稱,在這個地方,制造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當下的東莞制造業有8個支柱產業,分別是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造紙及紙制品業、食品飲料、化工等,這些產業不少還是用工需求密集的行業,吸納著大量人口就業,
可以注意到,每年春節后的一段時間,東莞也有“用工荒”。2017年年初的一份春節“空城指數”顯示,東莞以69.26%的空城率,高居“最空城市”榜首,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外地在東莞就業的人多,二是東莞對藍領工人很有需求,即使在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當口下。東莞的產業轉型升級一直受到外界關注,雖然,2015年,東莞已有六成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但是直至現在東莞還在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而且當地政府對此還頗為用心。
這又說明了,即使在正在開啟的智能化時代,東莞對藍領工人仍然極為倚重,有不同的是,對工人的技領要求在加高,有需要在,那為什么要離開工廠?有的服務業即使工資更高,但在不擅長的領域重新開始,職能未來的風險也會更大,因為給錢越多,責任越大。被需要,才是求職選擇的寶典,其次,東莞不是個收入很低的地方。2016年,東莞生產總值達6827.67億元,總量居全國城市第20位;2017年的數據顯示,東莞現人均月收入水平達到了7862元,排在全國人均月收入第六,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佛山,
雖然數字這事,我們不一定十分相信,它也未必十分準確,但起碼說明了東莞當地的收入水平還是排在全國前列的。最后,東莞的制造業參與著全球化競爭,仍有十分強悍的未來,東莞是智能手機生產基地之一,去年出貨量達2.6億部,占全球1/6,華為、vivo、OPPO、金立等大牌林立,僅近年遷入的華為終端,用工就達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