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石油是遠古生物的遺骸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時代形成的。石油的來源不是單一的,有可能,通過地質活動所形成的石油所占比重更大,由于這些殘骸中含有大量的碳,于是殘骸在無法被分解的條件下,就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后來隨著地球地質環境的不斷變化,地下的煤炭量就越積越多,而此時大氣層中的含氧量,也達到了地球有史以來的最高值,這個時候的動物和植物,體型都異常的龐大。
1、煤炭、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石油形成的原因有爭議,我主要解釋一下煤炭,今天地球上的煤炭,有50%的儲存量都形成于石炭紀,這是因為當海洋植物逐漸走向陸地的時候,產生了一種新物質叫木質素,木質素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因為當時自然界的真菌無法分解它,于是植物在植物死亡之后,殘骸就一層一層的堆積起來。由于這些殘骸中含有大量的碳,于是殘骸在無法被分解的條件下,就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后來隨著地球地質環境的不斷變化,地下的煤炭量就越積越多,而此時大氣層中的含氧量,也達到了地球有史以來的最高值,這個時候的動物和植物,體型都異常的龐大,
但地球在地質運動的過程中,地幔產生的高溫最終穿透了巖層,點燃了地下的煤炭,而后一步一步蔓延到地面,考慮到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非常高,所以大火蔓延的非常快,一度點燃了地球上50%以上的區域,于是大量的植物和動物在災難中被燒死,地球迎來了又一次生物大滅絕。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分解木質素的真菌出現了,這些真菌的出現就保證了,植物在死亡和枯萎之后,它們的殘骸可以被大自然分解掉,這樣就杜絕了石炭紀的悲劇再發生,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界中的真菌可以分解木質素,導致后來產生的煤炭量加起來,也才和石炭紀持平而已,所以地球上的煤炭就是這么來的,
2、石油在地下是怎么型成的?
我們的教科書告訴我們,石油是遠古生物的遺骸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時代形成的。但現在又不少科學家提出了質疑,當然這種質疑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石油有機成因理論,也許,石油的成因比我們已知的更復雜,我們對石油的成因還不完全了解。形成石油的基本物質是甲烷,如果我們認可這一點,很多問題就可以解釋了,然而,還是有不少人認為天然氣是石油的副產品,是石油派生出了天然氣,而不是天然氣形成了石油。
天然氣的主要怕成分是甲烷,也就是說,我們在石油和天然氣誰形成誰這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上還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我們知道甲烷是很容易形成的,甲烷既可以是有機物分解產生,也可以是火山等地質活動形成,所以,通過無機過程,一是有可能形成石油的,所以,石油的來源不是單一的,有可能,通過地質活動所形成的石油所占比重更大。
但無論如何,石油的形成都跟海洋有關,實在海洋環境下形成的。石油的形成過程可以這樣描述:(1)甲烷在海洋壓力的作用下形成可燃冰,海洋甲烷的來源,可能是有機物分解的結果,也看是火山活動的結果,(2)可燃冰被埋藏到海底沉積物中,越埋越深,(3)由于地殼壓力,可燃冰發生活血變化,變成高分子有機化合物聚合體,也就是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