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為什么鹽田區是深圳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同時,深圳政府對教育文化及體育方面的發展規劃也很重視,在深圳每個區都建有大型圖書館和體育中心,在任一個居民居住社區就近都有相應配套的公園,圖書館,體育館,戶口遷來深圳也是權宜之計,因為家鄉是回不去了,又沒有其它地方可去,從這一點我還要感謝深圳的收留之恩。
1、深圳氣候怎么樣?
用圖片可能更能直觀的回答你的提問。深圳是全國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幾個城市之一,空氣指數排名第四還是第五左右,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是一個隱藏在森林里的城市。沒有特別熱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冷的時候,夏天最熱一般在35度左右,冬天最冷在6~8度。常年空氣比較濕潤,夏天雨水比較多,一分鐘前還晴空萬里,一分鐘后就有可能大雨傾盆。
此外深圳屬于沿海城市,一年會有那么幾次臺風,一般都不會有多大影響,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去年的山竹號臺風,直面過境深圳,那天全市停工放假。但是臺風來之前市政府做了很多的預警和宣傳,沒有人員傷亡,但是路邊的樹和樹下停的車可就遭殃了,很多長了好多年的樹被拔地而起,此外,市政府為了深圳的有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大力興建公園和綠化,整個深南大道就像花的海洋,一些主要干道和景點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
2、深圳居住不易,如何扎根深圳?
深圳是個年輕人的城市,市場經濟較發達,只要肯努力奮斗,應該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發展和生活.工作方面要,要適合自己的領域,有興趣,有動力,工作有激情,并且在一個領域,要持續性很長,撐握相關的技能和經驗,不要頻繁換工作.人際關系方面,要多交朋友,特別是與自己同領導域,志同道合的及其它領域有成就的人,保持良好的關系,有助于自己日后發展.生活娛樂方面,錢要用在實處,必要的應酬和生活要適度,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生活,養成勤檢節約的好習慣,助益于以后的自己,
3、長期居住在深圳的人,感受如何?
我在深圳一呆就是三十年,個中感受,一言難盡。1992年,本想出來賺點錢就回去讀書,可來到深圳,才發現一下子根本無法賺到錢,想回去讀書的計劃就變成泡影。那年8月,跟人來到深圳龍華第三工業區一家工藝品廠落腳,每天趁門衛不注意時進出工廠大門,帶著別人的廠牌混進員工宿舍,宿舍房間里面有上下十多個床位,每個床位都掛著花花綠綠的床簾,我就躲在其中一個上床里住了三天,不好意思一直麻煩人家,只得隨便找了一個工廠先干著,只圖工廠能包吃包住,開始了騎馬找馬的打工日子,
后來,我輾轉到了松崗,又先后進了二三個工廠,才最終安定下來。家里一封接著一封信催促我寄錢回去,父親每封信都在控訴我的不懂事,別人家的孩子一出來打工就寄錢回家,而我出來一年了只寄了幾百塊錢回去,可是他老人家卻從不在信中跟我提起,一年前家里收到的那兩份關系到我人生命運的通知書。就這樣,我與回家讀書漸行漸遠,
我在那家化工廠一呆就是14年,每天除了上班加班,就是宿舍,基本上每天都重復著兩點一線的生活。要說感受,那十四年,就像在一個無形的牢籠里面生活著,可是,為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就算再苦再累都得承受,誰叫自己投胎到那樣的家庭呢。當然,那十四年里,我自己也有一些收獲,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考到一個大學文憑,在“非典”時期,我買了一個只有居住權的小公寓,我將自己的戶口遷到了深圳。
戶口遷來深圳也是權宜之計,因為家鄉是回不去了,又沒有其它地方可去,從這一點說,我還要感謝深圳的收留之恩,后來,我離開了那家化工廠,到深圳市區找了一家小公司,一呆又是14年。2021年5月,我退休了,在深圳工作了近三十年,拿不足三千塊錢的養老金,這在許多人眼里就是一個笑話,是的,我是深圳人,但是我的生活與深圳的繁華沒有多大關系,但這不能怪深圳,要怪只怪自己能力不足,年輕時奮斗不夠,因此老了就只能過粗茶淡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