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姓的轉變以及現在還有沒有濮陽這個姓氏。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修改了,還是有人把這個姓氏流傳下來,從漢到明清,有大量的濮陽姓人物在歷史中留名,比如漢朝的濮陽潛、唐朝的濮陽愿、明朝的濮陽成等等,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一下濮陽這個姓的由來,再說一下濮陽這個姓的轉變以及現在還有姓濮陽的嗎。
1、三國許昌在哪里?
許溯華夏千古都,昌臨故土城。三國時期的許昌位于今河南省許昌市,又被稱為蓮城,管轄兩個市轄區,兩個縣級級市并且有兩個縣,總面積達到4996平方公里。三國時期曹操在此厲兵秣馬,成為一方諸侯,逐鹿中原,通過截獲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征呂布、滅袁術,戰袁紹,逐步統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權。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當時的哪個州,筆者認為,當屬于豫州,
首先對比地圖難發現,三國時期的許昌屬于豫州。曹操發源于許昌,四處征戰,當時的許昌屬于潁川郡、豫州,當時的長社縣、穎陰縣、許昌縣、鄢陵縣都屬于潁川郡,三國時期許昌位于現在許昌市東南十五公里左右,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區。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到達許昌,當時許昌被稱為許縣曹操死后,曹丕繼承丞相的職位,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受禪讓稱帝,就是在許縣,因為曹魏的根基昌于許縣,于是曹丕把許縣改名為許昌,而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其次許昌市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董卓禍亂朝綱,遷都長安,洛陽也化為一片廢墟,而曹操把漢獻帝迎接但許昌,擴建了皇宮府邸,人口也是當時最多的城市。武昌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當時的農業發展最快,曹操有在此處大量屯田,發展經濟,許昌成為當時曹魏的政治經濟中心,也成為曹操重要的糧草基地,物資供應站,最后許昌人杰地靈,人才輩出。
2、現在還有姓濮陽這個姓的人嗎?
我是黑嫂,我來回答,姓氏的由來,大概分為幾種,有以官職為姓的,比如司馬、司空、司徒、司寇等等,這些都是古代的官職,當家族中某個人被封為這個官職后,被人稱官職,比如喊一個人司徒時,他的名字不是叫這個,這是直接喊的官職,但其后人很可能就以此為姓了。還有以先人爵位為姓的,比如公孫這樣的姓,有可能是爺爺輩中有個位列三公之一的,
還有以封地為姓的,這是姓氏形成的一大主因,而且凡是那些古代到現在沒有改名的城市,必定有這個姓氏,比如邯鄲、比如南陽、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濮陽。濮陽的歷史實在太早,可以追到三皇五帝時期,顓頊、帝嚳曾經在這一帶建都,黃帝曾經帶領著華夏集團和少昊帶領的東夷集團在這里展開過無數的戰爭,比如黃帝和蚩尤的戰爭就發生在這一帶。
如此古老的一個地方,是百分之百會有這個姓氏的,這是古代姓氏由來決定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一下濮陽這個姓的由來,再說一下濮陽這個姓的轉變以及現在還有姓濮陽的嗎。Ⅰ:濮陽姓氏的由來濮陽出自姬姓,這其實一點也不稀奇,我國姓氏出自姬姓的太多太多,特別是濮陽還是曾經華夏集團的活動地,比如說黃帝,他本身就是姓姬,
但三皇五帝時期太遠了,到了周朝時,華夏集團的主要活動地點離這里有點距離,所以當時已經失去了先前的名氣。濮陽姓氏的祖先是衛康叔,也就是衛國的第一任國君,叫封,司馬遷在《史記·衛康叔世家》中說他是周武王同母的弟弟,但直接決定濮陽這個姓氏的其實是由此向下傳到第21任國君時候的衛成公衛正,《漢書》中說衛成公把衛國國都從楚丘,也就是今天的滑縣遷到了帝丘,也就是今天的濮陽。
當時叫帝丘,也是因為顓頊曾經在這里繼位和統治,當然了,濮陽這個名字其實是眾多名字中的一個,比如叫過帝丘,叫過商丘。到了戰國時期,衛成公的后代中有多人以濮陽為姓,由此也就有了這個姓并且流傳,這是典型的以城或者故地為姓,這在古代一點也不稀奇,Ⅱ:濮陽姓的轉變以及現在還有沒有濮陽這個姓氏,到了戰國末年,秦王一掃六合,橫掃六國,很多人以為天下就只有包括秦的七個國家,其實從春秋到戰國末年,有一百多個小國家被其它六國所滅,衛國在當時屬于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