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荊門、隨州湖北經濟發展不平衡,基本上是武漢“一城獨大”,從上表各市的GDP情況來看,武漢GDP高達14847.29億元,占全省的比重超過1/3,武漢也被評為新一線城市;而宜昌與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也相對較好,GDP都超過4000億元,但都進不了二線城市,它們與荊州被評為三線城市,剩下的城市發展一般,都是四五線城市。
1、湖北發展怎么樣?
1、省一級來說,除了幾個經濟大省,就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以外,湖北不管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靠前的,有時排在河南、四川后面,但說明不了什么,河南、四川體量、人口都比湖北多很多,整體上說,除了沿海,中西部最厲害的省份,非湖北莫屬,湖北勝過中西部諸省、自治區,勝就勝在綜合實力上、勝在可持續發展上、勝在科教文衛上;2、八十年代以前,湖北就是資源大省、科教大省、重工大省、交通大省,處在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節點上,天時地利占盡了;但在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關口上,湖北顯然是落后了十年、耽擱了十年的,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提倡東西平衡、南北協調、均衡發展了,湖北才奮起直追的,二、三十年的轉型、調整之后,湖北重新回到了快車道、回歸到了應有的地位了;3、二十多年來,湖北摒棄了原先武漢一城獨大、一騎絕塵的做法,由單純的武漢為中心,改為了一主兩副三個發展中心,襄陽、宜昌兩個副中心城市同樣受到了省里的高度關注,一個輻射到了河南西部地區、一個連接上了重慶、湖南,區域中心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了,一體兩翼、激活了整個荊楚,襄陽和宜昌的發展超過了兄弟省份的大多數同等城市,兩個5000億級別的城市拱衛著,全省的經濟也有了堅實的支撐了;4、未來二十年,湖北還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進步的空間,在保守主義蔓延世界各國的狀況下,經濟內循環的步子還會加大,在沿海省份由外向型向內生型轉移的大背景下,不管是拓展市場,還是轉移產能,不管向東南西北那個方向伸展,湖北都是繞不過去的中心、閘口、關隘,湖北承接沿海產能、沿海市場的核心作用會愈加明顯,不論是在湖北中轉還是留在湖北就地轉化、擴散,湖北都蘊藏著最大的契機、最大的希望、最好伸展的市場。
2、湖北經濟發展較快,那么它下轄的12個地級市都是幾線城市?
湖北是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好的省份,2018年湖北GDP達到了39366.55億元,位居全國第七;而人均GDP達到了6.67萬元,是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人均GDP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近年來湖北經濟發展比較快,過去十年,湖北GDP從2008年的1133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9366.55億元,名義增長倍數達到3.47倍,位居全國前列;而排名也由原來的全國第10上升至第7。
湖北省,簡稱“鄂”,位于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陸地面積約18.59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接近6000萬,共下轄有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區以及4個省直管市,其中自治州也算地級行政區,也就是說,湖北是有13個地級行政區,2018年湖北各市州的經濟數據如下表:這13個地級行政區分別是:武漢、宜昌、襄陽、荊州、黃岡、孝感、荊門、十堰、黃石、咸寧、隨州、鄂州以及恩施,那么它們都是幾線城市?我們就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發布的《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為依據,從它公布的2019年榜單顯示,來自湖北的有:新一線城市:武漢三線城市:宜昌、襄陽、荊州四線城市:黃岡、黃石、孝感、十堰、恩施、咸寧五線城市:鄂州、荊門、隨州湖北經濟發展不平衡,基本上是武漢“一城獨大”,從上表各市的GDP情況來看,武漢GDP高達14847.29億元,占全省的比重超過1/3,武漢也被評為新一線城市;而宜昌與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也相對較好,GDP都超過4000億元,但都進不了二線城市,它們與荊州被評為三線城市,剩下的城市發展一般,都是四五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