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為親家兩淮鹽運史廬見曾有罪受到株連被發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后召還,乾隆以土爾扈特歸還為題“考”他,命他為《四庫全書》總纂官,至乾隆46年完成,耗時十年紀曉嵐是誰,紀曉嵐也叫紀昀:姓紀名昀,字曉嵐,謚文達,世稱文達公,晚號石云、春帆,河北滄州滄縣崔爾莊人,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于考證訓詁,二、簡介: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人。
紀曉嵐也叫紀昀:姓紀名昀,字曉嵐,謚文達,世稱文達公,晚號石云、春帆,河北滄州滄縣崔爾莊人。乾隆19年中進士,又授為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因學識淵博為乾隆賞識。曾因為親家兩淮鹽運史廬見曾有罪受到株連被發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后召還,乾隆以土爾扈特歸還為題“考”他,命他為《四庫全書》總纂官,至乾隆46年完成,耗時十年。次年擢升為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職務為大學士之副職,從一品),死后謚文達。紀曉嵐住于閱微草堂。著有《閱微草堂筆記》,其后人整理有《文達公遺集》。其人除文才軒昂外,縱性放欲的個性在文字獄盛行的有清一代也非常有名
乾隆19年中進士,又授為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因學識淵博為乾隆賞識。曾因為親家兩淮鹽運史廬見曾有罪受到株連被發配到新疆烏魯木齊,后召還,乾隆以土爾扈特歸還為題“考”他,命他為《四庫全書》總纂官,至乾隆46年完成,耗時十年
一、歷史上有紀曉嵐這個人。紀曉嵐一生娶了一妻六妾,原配姓馬,比紀曉嵐大3歲,是他17歲時娶的。為他操辦婚事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紀晴湖。這位忠厚的長兄,比紀曉嵐大18歲,對紀曉嵐的照顧十分周到。二、簡介: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云,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于考證訓詁。任官50余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后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