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的縣名都很浪漫,且看舊時安慶縣名聯趣。張之洞,河北人,從未到安徽安慶為官,何以用安慶縣名為題材寫對聯,看過安慶史話的人應該都知道,安慶城建城歷史不長,據有關歷史記載大約800年左右,原潛山梅城可以講是安慶城的前身,也是安徽之源,因為他曾為安慶振風塔作過一副對聯。
1、安慶八縣的方言為什么和安慶話不一樣,同是近鄰各有不同呢?
謝邀??催^安慶史話的人應該都知道,安慶城建城歷史不長,據有關歷史記載大約800年左右,原潛山梅城可以講是安慶城的前身,也是安徽之源,黃干在宜城渡(唐山)建城后,才有安慶城。不知安慶人注意沒有,安慶東門人與西門人講話有區別,城里人(城區)與城外人(郊區)講話也有區別,僅舉一例。區:東門人發音(QU),西門人發音(CHU),有些當地的土話區別更大,
查閱有關資料,安慶城區與縣區的方言如此復雜,戰亂、移民政策、商貿物流及地理位置有很大關系。如城區與懷寧接壤,新中國未成立前,安慶是省府及懷寧縣府所在地,且懷寧人大都從江西瓦西壩移民,贛語于當地懷寧話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安慶城區現代方言,其在前清還有不少懷寧及潛山人,移民于陜西商洛地區,可查閱安慶史話,有記載。
安慶管轄宿松縣,地處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江西方言、湖北方言及安慶方言縱橫交錯,多種不同的語言在此交匯,形成了獨特的宿松方言,其他縣區方言在此就不一一舉例解說。且安慶城區為沿江城市,也為對外開埠較早的安徽老省會城市,商貿發達,很多商賈匯集于此,不同的方言在此交匯,形成了安慶獨特的方言,安慶地區方言以贛語、江淮官話為主體,如你要細致去品味各縣的不同方言,蠻有意思,且值得去慢慢體會和研究。
2、安徽安慶哪個縣最富?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安慶人,我決定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哪個地方都有富的,也有窮的。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哪個地方的經濟實力更強一點,如果光從這個經濟實力上來說的話,可能是地處山區的那幾個縣要稍微差一點。因為交通的原因,阻礙了他們發展,而像桐城,懷寧這些地方相對來說就好一點。像桐城支柱產業就是塑料,中國塑料之鄉,
而懷寧更是遠近聞名的包子和餛飩之鄉。目前全國各地大大小小賣包子的有大部分都是懷寧人,他們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在全國各地賣包子,上至東北,下到云南,西到新疆。天添包子,芭比饅頭都是懷寧人弄的,而那些地處山區的,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那些農作物或者山貨。像岳西的茶葉,板栗!太湖現在有了五千年文博園,潛山有天柱山風景區。
3、安慶各縣市的名字,哪個最浪漫?
安慶的縣名都很浪漫,且看舊時安慶縣名聯趣:第一聯:潛山猛虎,桐城不入,懷寧去;宿松白鶴,太湖無魚,望江飛,第二聯:游懷寧,逛桐城,宿松西進;上潛山,看太湖,望江東流。說明:在此介紹一下第一聯的相關情況,第一聯:潛山猛虎,桐城不入,懷寧去;宿松白鶴,太湖無魚,望江飛。①有人在寫評論時,誤傳為張之洞之作,
張之洞,河北人,從未到安徽安慶為官,何以用安慶縣名為題材寫對聯?誤傳者不僅說是張之洞之作,還將第一聯上聯篡改為:“懷寧猛虎,桐城不入,潛山去。”又改為“桐城猛虎,懷寧不入,潛山去,”這似乎有點胡鬧,不可為信。②:更有甚者又有人把第一聯上、下聯(原文)篡改為:岳西猛虎,桐城不容,潛山去;宿松仙鶴,太湖無魚,樅陽飛,
這更是有點莫名其妙了。③此聯據傳是宿松人朱書所作,似有可能,因為他曾為安慶振風塔作過一副對聯:“塔影橫江魚上塔,云陰落樹鳥穿云”刻于塔門兩側,但今己不復存在,**需要指出的是:①,擅自篡改別人約定俗成的對聯,是無禮,而胡亂修改前人定型的對聯,是無知。②,安慶地區(舊時),原來只有桐、懷、潛、宿、望、太六縣,樅陽原屬桐城東鄉是后來劃分出去設立縣的,岳西縣是1936年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