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家閨女出嫁不要添加彩禮,等到自己兒子結婚就沒錢給兒媳彩禮錢,就娶不到媳婦,這就很無奈了,這種惡性循環無解,更無奈。0萬起步的彩禮,也太夸張了,我是南通彩禮最貴的地方,疊石橋那一帶的本地人,現在一般家庭是38萬8左右,差一點的是28萬8左右,家庭條件好點的,58萬8,68萬8,因為我們那里做家紡的,有中國最大的家紡城,土豪比較多,188萬,288萬彩禮的也比較多,但一般也找門當戶對的人家。
1、南通彩禮一般是多少?
坐標:呂四(南通東部沿海)我來說說18年的兩個例子第一個,下的彩禮是108萬 五根金條(金條重量不曉得,目測一根應該有好幾兩)第二個,農歷春節前下的彩禮,888888,前段時間剛剛完婚。以上兩個例子細節不曉得,這是我聽說的最高的,有沒有更高的就不曉得了,普通人家下限已經到了20萬,身邊有親戚家丫頭馬上要完婚,彩禮就是22萬多。
2、大家說彩禮多少比較合適?南通這邊28.8起步了,上不封頂?
先說一下我的觀點吧,彩禮古來有之,必須有但要適量(例如10001元,寓意萬里挑一),中式婚禮近幾年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天價彩禮。中國很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甚至十里不通俗,關于彩禮的討論也愈演愈烈,我是河南開封人,也是彩禮的重災區。我家附近都是10-20萬的彩禮,另外三金(五金)等等,前提是有樓房,
造成這種天價彩禮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窮,這是最重要的。農民窮了一輩子,平時沒有發財的機會,一輩子就碰到這一次可以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發財的機會怎么能錯過,第二:攀比,經常聽到一句話“鄰居張大嬸家的閨女彩禮要了15萬,我閨女哪哪都比她強,彩禮不能比她少吧。”好像是彩禮少了就證明女孩條件更差,第三:無奈,農村一般都是兩三個孩子,一般都是有兒有女。
如果自己家閨女出嫁不要添加彩禮,等到自己兒子結婚就沒錢給兒媳彩禮錢,就娶不到媳婦,這就很無奈了,這種惡性循環無解,更無奈,第四:女孩數量太少,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了。基本的供求關系,就像買東西,物以稀為貴,你不買我買,每到過年,單身適齡女孩家都會有排隊相親的現象,這個錢都花出去就不錯了,很多人有錢還不一定能娶到媳婦。
我家那一條街上現在有十幾個單身男孩,但是只有2個單身女孩,注定是受人追捧的稀缺品。第五:不對等,為什么現在大家都討厭天價彩禮,更是因為有去無回。只有天價彩禮,沒有對等的嫁妝,往往是男方十幾萬的彩禮,女方幾床被子當嫁妝。如果有適當的嫁妝我相信不會有那么多人反對了,我的觀點是,彩禮和嫁妝都要有,一是傳統,二是祝福。
我們要改變一個觀念,彩禮不是對女方父母養育女方的補償(因為經常聽到一句話,“我父母把我養這么大給他們點錢怎么了?”),而是雙方父母對于子女組建新的家庭的啟動資金,子女年輕沒有太多錢但是年輕確是花錢的時候,有了彩禮嫁妝這筆錢可以讓子女度過一些困難,為他們未來的生活減少一些阻礙,而不至于落入“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地步,
3、如何看待江蘇南通100萬起步天價彩禮?網友直言:娶不起南通女?
100萬起步的彩禮,也太夸張了,我是南通彩禮最貴的地方,疊石橋那一帶的本地人,現在一般家庭是38萬8左右,差一點的是28萬8左右,家庭條件好點的,58萬8,68萬8,因為我們那里做家紡的,有中國最大的家紡城,土豪比較多,188萬,288萬彩禮的也比較多,但一般也找門當戶對的人家。我們這里的彩禮有個特色,就是過個場,媒婆把男方家的彩禮和準新郎上午帶到女方家,吃過中飯,給大家展示一下,然后一般收8萬8,10萬8左右,余下的讓媒婆和準女婿帶回去的,看著多,真正收的不多,10萬8萬的收,但女方家一般得準備嫁妝,家具家電,一臺汽車,,如果男方已經給男孩準備了婚房,女方家就出裝修的錢,和一臺車,有點條件的人家,還會給女孩二十萬三十萬的錢帶過去,讓小二口婚后就能做做生意,扶持一下小兩口婚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