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就是河南的,今年自春季以來,河南地區就開啟了高溫干旱模式,長時間不下雨,水位下降,小麥收成降低,玉米種不上,極端的干旱天氣令農民苦不堪言。根據氣象數據監測,河南地區三月份溫度為60年以來最高,降水較同期減少9%,三月份河南省平均降水才只有29.4毫米,整個河南地區降水也是呈現出分布不均的情況,在河南北部地區降水量更是少的可憐。
1、十年來,河南一本線怎么降了這么多?
其實大量原本二本現在納入一本,三本并入二本,這是全國性的,不只是河南,這樣一來大學生貶值,三本大學生,還不如80年代中專生,名不副實,濫竽充數,難怪用人單位對三本大學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可三本大學生還得意洋洋,心理想,俺也是大學生啊,讓他干農民工的活,覺得委屈,其實還不如農民工,農民工吃苦耐勞,而他們戴著大學生的帽子,彎不下腰。
2、河南又要大降溫了,小麥孕穗期怎么樣應對降溫?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看到這個題目一陣親切感,本人剛好就是河南的,最近兩三天家鄉豫中地區的氣溫確實是降低了不少,并且伴隨有大風和雷雨,而現在正值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要如何應對這樣突如其來的降溫呢?如何應對降溫?目前正處于小麥的拔節孕穗期,對溫度非常的敏感,一旦出現地溫凍害對小麥后期的產量以及小麥的質量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
而低溫凍害的情況發生頻率也是非常的高,所以應對倒春寒的最好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工作,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凍害的嚴重程度都和哪些因素有關,大部分朋友認為小麥的凍害主要和溫度高低有關,其實并不完全如此。小麥遭遇低溫凍害后的受損程度還和小麥播種時間是否合理、田間管理是否到位、低溫天氣是否伴有持續降雨、土地肥力及土壤墑情等有關,
有些朋友認為小麥的品種對抵御倒春寒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并沒有一種小麥種子能夠做到完全抗倒春寒。對于預防低溫情況首先需要做好的是田間管理管理工作,對于不同地塊的小小麥根據生長狀況進行合理的管理工作,對于生長狀況較好的小麥地塊主要進行淺中耕,對于生長較差的小麥地塊需要及時進行中耕,并配合追肥,促進麥苗生長,而對于出現旺長的地塊的麥苗需要進行深度中耕,放緩麥苗生長速度,及時進行鎮壓,提高抗寒能力。
其次是灌溉工作,根據氣象預報做好灌溉工作,對于墑情不好的地塊需要及時補墑,灌溉時最好采取小水灌溉,合理的灌溉能夠起到提高地溫,降低凍害的效果,如果灌溉過程中遇到大幅度降溫,需要及時停止灌溉,避免加重凍害。對于已經發生凍害的小麥田需要及時的進行補救,在凍害發生后兩至三天后需要及時到田間查看小麥凍害受損情況,根據傷情制定補救措施,
對于受凍害較為嚴重的地塊及時進行補肥,每畝可以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對于受凍害比較輕的地塊,追肥量可以減少到4公斤每畝,追肥的同時配合澆水,促進小麥恢復生長,增加高位分蘗成穗。對于已經出現死苗斷壟的地塊及時進行移栽補苗,另外及時進行中耕,促進麥田保溫,恢復小麥生長。這里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3、河南為什么干旱少雨?
我老家就是河南的,今年自春季以來,河南地區就開啟了高溫干旱模式,長時間不下雨,水位下降,小麥收成降低,玉米種不上,極端的干旱天氣令農民苦不堪言。于往年相比,年前冬季和今年春季以來,雨水相對偏少,地下水位下降十分嚴重,在小麥拔節期因天氣干旱需要灌溉,人工澆一畝地都需要兩天左右,今年因為干旱的原因,當地的小麥減產十分嚴重,往年一畝地能收成1千多斤的產量,今年普遍畝產量600-800斤,農民收入減少,
由于5月底6月初河南地區仍然處于嚴重的高溫干旱,在沒有雨水無法灌溉的情況下,夏作物玉米都種不上,很多農民為了不耽誤生產,只能從家里往地里面拉水一瓢一瓢的澆水點種玉米。近幾年來,河南北部地區整個的都雨水偏少,尤其是在3-6月份正是莊稼需要雨水的時候,造成播種困難,根據氣象數據監測,河南地區三月份溫度為60年以來最高,降水較同期減少9%,三月份河南省平均降水才只有29.4毫米,整個河南地區降水也是呈現出分布不均的情況,在河南北部地區降水量更是少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