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說一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排除法,看哪些不可能重點發展。至于題主所說西南方向,南部如果是未來發展方向的話,西南方向未來可期,鄭州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確,除了打造周邊的大都市圈,那就是繼續發展自己的長處,補齊自己的短板,高校資源不是一蹴而就的,于是鄭州就拋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戶到鄭州,同時堅持高等教育資源的爭取,爭取補齊鄭州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問題。
1、一個月內鄭州連開四個商業項目,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記得去年年底,我和一位在鄭州跑滴滴的師傅聊天,他告訴我,鄭州就是一個商業化的城市,火車拉來了商品和人流,而商品的不斷購買和消耗也讓鄭州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鄭州市內沒有知名的旅游景點、文化中心,只有靠商業一步步成長起來,因此,我認為鄭州在一個月內連開四個商業項目很正常。首先鄭州的交通十分便利,可以加速商品的流通鄭州便捷的交通不僅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全國的商品,也帶來了較低的價格,
像在二七廣場附近的小商品很多價格都是非常低的,鄭州每天也要進貨大量的衣服等商品,并且對于河南各地市而言,鄭州也是商品集散地,從這里進貨更為方便。再者鄭州也有著龐大的人口流量和密度,如果說鄭州是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也許并不明顯,但從建成區來看,鄭州要比很多省會小的多。因此也有相關的研究表明,鄭州的人口密度位于全國各城市前三名,
2、鄭州四大中心未來發展怎么樣?
“四個中心”項目建設作為鄭州市東西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是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列入了省級重點項目和我市“十大民生工程”“四個中心”規劃范圍為南水北調干渠以南凱旋路以西隴海路以北西四環以東自西向東分別為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和現代傳媒中心,用地約1.53平方公里。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鄭州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及時提出培育鄭州都市區,提升區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發展策略,
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召開,在審議通過的《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綱要》中明確提出了“一心兩翼”城市發展建設思路,將以中心城區為中心,向東西兩個方向均衡發展。以“四個中心”文化主導產業園和北部片區的市級行政核心區商務樓集群為統領,將以“生態中原、文化中原、活力中原、幸福中原”為主題,依托片區豐富的道路網絡、地下空間、生態水系、地鐵路網、公園綠地,規劃有綜合型體育場館群、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高端商務辦公集群、高端商業綜合體、現代城市綜合體、文化旅游街區等業態,建成后將成為集行政辦公、總部經濟、體育健康、文化藝術、旅游休閑、高端商業商務于一體的鄭州產城融合示范區,成為鄭州市國家中心城市形象增添亮麗的新名片,
3、鄭州會向西南發展嗎?
今天將本回答梳理了一下,重新進行了編輯,讓內容顯得更為豐富和飽滿,希望讀者喜歡。本次重新編輯,仍然是直接干貨,不放圖片,整體說一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用排除法,看哪些不可能重點發展。北部,有黃河天塹阻隔,老老實實做鄭州后花園,至于說什么將黃河成為鄭州內河,那是不懂長江和黃河在航運方面的不同,長江在航運方面的作用用“黃金水道”形容一點不為過,只要能通航,造就一個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沒問題,再造一個中下游經濟區更是沒問題。
黃河?不行!尤其是中下游,因為沒水,不通航!長江航道被稱為“黃金航道”,因為每年有大量的船只過往,就能對長江兩岸的城市碼頭帶來交易,繁榮經濟,但黃河中下游受汛期影響非常大,在枯水季河道幾乎是沒水的,沒有誰的河道當然不能通行船只,也就產生不了交易。那些要讓黃河成為鄭州內河的太想當然了!西部,奈何有丘陵山川阻隔,那洛陽本就是除了鄭州之外神一般的存在,一,二,三產業結構合理,有強大的二產基礎,也是河南為數不多的重工業城市,這也是鄭州比較眼紅的,
但有山川阻隔,也讓西部獨自成為副中心的可能。何況河南省已經確定洛陽成為河南的副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豫西地區的核心城市,咋可能再去與洛陽融城發展呢?西部就說自家代管的鞏義,工業也不是一般的強,就因為丘陵阻隔,難以形成互動,再往西,與洛陽互補?東部,奈何孤掌難鳴,一個只有2000億左右的文旅城是,也沒什么像樣的工業,鄭州在東擴過程中,到白沙貌似都已是極限,向東發展,貌似跟鄭州互補型也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