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出頭,剛跑步一年半,去年年底第一次半馬,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兩次半馬,最好成績1小時54分。你半馬最好150,110分鐘*2.2=242分鐘=402,用半馬成績來預測全馬成績的簡單公式是,0之內半馬的分鐘*2.1,130之外半馬的分鐘*2.2。
1、你跑馬拉松最好成績是多少?
48歲,長跑五年,2014年因為太胖身高178,體重185斤,血壓也有點高,開始長跑,開始只能跑200米,然后每年365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堅持,五年過去了,體重減到135斤,血壓比正常人還好,當然跑步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邁步揮手都是那么的和諧。現在5公里pb18分多,10公里38分多,半馬125,全馬2小時58,繼續奔跑吧,有句話說的話,寧愿死在跑道上也不躺在病床上,加油,
2、月跑量220,半馬最好成績155,全馬想359,該如何分配好配速?
#馬拉松#@里下河天馬可以的!半馬155,全馬跑400沒問題!我的依據是:一.從有氧心率訓練法來講,十公里配速慢10秒是半馬配速!半馬配速慢10秒是全馬配速!半馬155配速是5分26秒,慢10秒就是536,全馬可以跑3小時56分,還有4分鐘余地了,也就是說配速540以內就可以!那如何分配呢,前半程跑157,后半程跑200!相差3分鐘,決定沒問題了!二.月跑量有200 ,說明平時跑的還可以,有一定的耐力水平!三.本人跑馬近5年,17年通過有氧心率訓練,每年的全馬水平都是2個半馬時間再加5分鐘左右就是全馬時間!每年月平均跑量都小于250公里!。
3、全馬如何訓練,現在跑半馬最好成績150,但是25K之后真心邁不開腿?
你這是3個問題,1個是“如何從半馬到全馬”,第2個是“25k后邁不開腿”,第3個是“跑這么久為什么體重不變”,1.如何從半馬到全馬要跑全馬,最少需要半年以上的專業訓練,每個月最少要1-2次的長距離慢跑,月跑量最少也要達到150-200以上。賽前1個月左右還要體驗一次30公里,能有35k的話就更理想了,
除了訓練,合理的比賽的目標成績也很關鍵。用半馬成績來預測全馬成績的簡單公式是:130之內半馬的分鐘*2.1,130之外半馬的分鐘*2.2,你半馬最好150,110分鐘*2.2=242分鐘=402。當然還有其他預測方法,安全起見可以找個最慢的預測成績作為目標,這也只是理論計算,主要還是依賴于你的訓練量。
2.25k后邁不開腿沒有人會用百米沖刺的速度去跑1000米,同理,也不可能用自己半馬PB的配速去跑全馬,全馬距離是半馬的兩倍,但難度要有4-倍。跑得越快爆的越早,速度慢一些才能跑得更遠一些。馬拉松的撞墻一般都在30k之后,25k的話的確有點早啊,不管是在多少公里的撞墻,都是因為前面的配速太快,導致過早地把身體的能量儲備消耗掉。
比如你可以513的配速跑半馬,但你如果用同樣的速度肯定跑不了全馬,為了跑的更長你必須跑的再慢些,最少要把配速降低30秒以上,你在25k就撞墻的話,說明前面跑得實在是太快了。真正的馬拉松到了30公里之后才剛剛開始把完賽成績定的低一點,并制定合理的比賽策略,特別是剛起跑的5公里,要帶著熱身的心情慢慢跑,之后慢慢達到目標配速。
可以根據低心率來跑,(220–年齡–靜息心率)*0.75 靜息心率3.跑這么久為什么體重不變身高178,體重83,可以算出你的BMI是26.2(理想的BMI是22),這個的確算胖了。長期長跑而體重不減,只能說明你平時訓練中慢跑太少,或者你攝入的能量太多,首先,要減重就要控制“攝入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