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新鄉與鄭州將來會怎樣發展融合。①首先新鄉臨近省會鄭州,對新鄉的發展還是有比較大的作用,陜西與河南、山西相比,哪個省將來會發展更快,中原經濟區尤其是鄭州大都市核心區就是在這種競爭性發展背景下所做的發展戰略規劃,總之暫時新鄉不是鄭州戰術層面上的方向。
1、新鄉與鄭州將來會怎發展融合?
網友提問新鄉與鄭州將來會怎樣發展融合?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進行三個界定。第一將來的概念,這個將來時間跨度是多少,一年兩年或者是十年八年亦或者是百年?如果不進行一個時間的大致界定很難說如何發展。第二、發展肯定是必然的,但發展的方式在不同階段,不同條件、不同定位需求的情況下,也許會不完全一致,變化是動態的,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發展方式。
第三、融合發展問題,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融合發展這種方式不適合,至少是暫時不適合鄭新實際情況。下面以十年為時間坐標,談談我對鄭新發展的看法,當前城市群集合發展模式是世界經濟發展特定階段情形下的選擇。世界城市包括國內城市由全域普遍發展向區域化優先發展轉變,中原經濟區尤其是鄭州大都市核心區就是在這種競爭性發展背景下所做的發展戰略規劃。
繼鄭汴融城實施后,鄭許、鄭新、鄭焦發展戰略被放在河南優先戰略,之所以選擇這個區域是河南經濟特定決定的。河南整體經濟強市集中在中部區域,形成河南經濟南北乏力,中部強勁的活力格局。中部鄭許焦新洛是河南經濟實力第一極,無論是從產業互補性、地域便利性、發展潛能上,具有合作發展的優勢。就鄭新而言,個人認為暫時不適合融合發展,
理由有三方面。第一、黃河問題,黃河的重點是生態保護前提下的區域協調高質量發展。目前黃河的防汛功能還是大于觀光旅游功能,泥沙懸河問題直接削弱了試圖把黃河作為景觀內河開發的可能性。國家黃河戰略也是要通過流域內省市協同謀劃黃河的保護和發展,特別是明確了以水定發展的國家戰略底線。也就是說黃河問題的解決直接影響鄭新跨河發展的模式,
第二、對接實力問題。黃河北岸新鄉所轄臨鄭最近幾個接壤縣,例如原陽、延津、封丘目前的經濟實力和產業基礎和配套設施條件均還不很強,這也是近年跨河北向發展進展緩慢的原因,第三、階段性重點區域。鄭州目前的經濟增長引擎是鄭許汴合圍區域的港區,暫時還沒有太大的力量對北面的新鄉提供有效支援??傊畷簳r新鄉不是鄭州戰術層面上的方向,
另外新鄉距離鄭州遠,一線先鋒大將實力也不如南向的新鄭、尉氏、長葛、新密。鄭新肯定要發展,關鍵在怎么發展,個人覺得不是鄭汴的融合模式,而是一體化發展。就是在服務平臺、信息平臺、物流通道、交通、產業園區、人才政策、項目孵化等方面互聯互通一體化,現階段以快速通道優先發展交通,以此帶動促進布局產業廊道,通過延伸自貿港的保稅區、關稅區的政策,通過加工貿易港區服務外包貿易區,先把產業做起來,同時一并考慮產城布局問題。
2、在未來20年,陜西與河南、山西相比,哪個省會發展得更快,為什么?
謝謝邀請!陜西與河南、山西相比,哪個省將來會發展更快?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第一,得人才者得天下,西安是國家重點城市,高等學府較多,人才不是問題。但是,在陜西讀書的大學生,多是外地生源,學成之后留不住,都走掉了,而河南和山西都是陜西的兄弟省市,雖然大學沒有陜西多,但是,河南人口多,人才也多,鄭州也是國家重點城市,相比較而言,河南占優勢。
第二,哪里資源多,哪里發展快,從現實情況看,山西的煤鋁資源遠超陜西與河南。但是,近年來,傳說山西的煤炭資源快被挖完了,枯竭了,不知是真是假?如果山西煤炭資源豐厚,必將為下一步發展注入活力,否則,將無優勢可言,第三,哪里交通發達,哪里的經濟就發展的快,在這一點上,山西、陜西與河南相比顯然遜色。河南省會城市鄭州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海運、空運都超晉、陜兩省,較好的交通基礎設施為邁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