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可惜,近代以來我國在對待中醫的問題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嚴重限制了中醫的發展,而這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名老中醫的畢生絕學都隨著他們的離世而失傳,令人痛心。顏老不僅中醫理論上有創新,在臨床上也醫術精湛,頗有特色,獨樹一幟,鄧鐵濤,廣東省開平市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有名老中醫,廣東省有名老中醫,內科專家。
1、安徽有哪些出名的老中醫?
樓主此話說大了,你所講的不過是在某一區域的地方名中醫,而且是偏科,正宗安徽名醫乃南新安,北華陀,象新安世醫家傳都己5代到22代,從宋開始至今代代相傳從未間斷,雖然從民國以后逐漸萎縮,現在還有30家左右,新安醫家影響力是全國首位,包括孟河派,海派都是拜新安醫家為師的而后自從一派,這在醫史書上有證可查,中國醫藥各院校教材大都彩用新安醫作,為什么省市合肥各大國醫館都名曰新安國醫堂。
2、全國有哪些真才實學的老中醫?
老中醫,基本上都是七老八十的了,有的年紀都超過九旬了,經過時間的沉淀,可以說這些老中醫擁有極其深厚的中醫理論底蘊和極為豐富的中醫臨床經驗,他們深厚的中醫造詣已經是當前我國中醫界的最高水準了,那來聊一聊我比較熟悉的幾個老中醫吧。鄧鐵濤,廣東省開平市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有名老中醫,廣東省有名老中醫,內科專家,
精心研究中醫理論,極力主張“傷寒”“溫病”統一辨證論治。鄧鐵濤教授擅治心臟疾病,研制成功的中成藥有“冠心丸”、“五靈止痛散”等,擅長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并擅于運用中醫脾胃學說論治西醫多個系統的疾病以及疑難雜癥,如重癥如肌無力、萎縮性胃炎、肝炎、肝硬化、風濕性心臟病、紅斑狼瘡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著述、主編及編寫的論著名8部、發表論文80多篇,
50多年來,其精心研究中醫理論,極力主張“傷寒”、“溫病”統一辨證論治。強調辨證方法在診斷學中的重要地位,于中醫診斷學的內涵建設提出新的見解,畢生致力于中醫教育事業,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人才。朱良春,江蘇鎮江市人,畢業于上海中國醫學院,國醫大師,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于蘇州國醫專科學校,并于1938年畢業于上海中國醫學院,師從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逾70載,
朱良春創辦的南通市良春中醫藥臨床研究所以朱良春等著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為診療特色,對于內、婦、皮膚等科疾病基本上使用純中藥治療,對風濕、腫瘤、脾胃、肝、腎、呼吸系統、心腦血管、不孕不育、痤瘡、等疑難疾病療效顯著。尤其對風濕病的治療一直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朱老一直關心中醫藥事業的興衰,熱心學術的繼承、弘揚,應邀赴各地講學,足跡幾遍及全國。
主編《名師與高徒》一書,極大地推動了中醫藥學術的傳承與發展,達到“承接岐黃薪火,傳承中醫衣缽”的目的,顏德馨,出生于江蘇省,畢業于上海中國醫學院,曾任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中國著名中醫理論家、中醫臨床學家。顏德馨長期從事疑難病證的研究,推崇氣血學說,著有《活血化瘀療法臨床實踐》等,曾獲首屆國醫大師稱號,
60年以來,從事“衡法”治則的研究。他根據《黃帝內經》“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之說,認為氣血是人體臟腑、經絡、九竅等一切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提出“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學術觀點及調氣活血為主的“衡法”治則,在研究中,開辟了新的天地,是理論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顏老在六十年行醫生涯中,上下求索,勇探未知,不斷創新,善于總結經驗,顏老不僅中醫理論上有創新,在臨床上也醫術精湛,頗有特色,獨樹一幟。對治療疑難雜病、老年病,均取得顯著療效,名揚海內外,以上幾位都是我根據所學,從而了解到的老中醫,這3位都有著“國醫大師”的稱號,畢生致力于國術中醫的實踐與發展,有著豐富的治病與臨床診斷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