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天下一区二区三区,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日韩高清,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毛片

首頁 > 內蒙古 > 鄂爾多斯 > 是誰之過與,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中 是的解釋是什么

是誰之過與,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中 是的解釋是什么

來源:整理 時間:2023-01-20 14:59:12 編輯:好學習 手機版

本文目錄一覽

1,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中 是的解釋是什么

應該是代詞“這”的意思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中 是的解釋是什么

2,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怎么翻譯

翻譯為: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出自《季氏將伐顓臾》(選自《論語》),原文選段: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譯文: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擴展資料春秋末年,諸侯公室日衰,掌朝政的卿大夫之爭也日趨激烈。魯大夫季孫、孟孫、叔孫曾“三分公室。而后季孫氏權勢日益增大。魯哀公時,季康子為擴大勢力,急欲吞并顓臾,從而謀求奪取魯國政權。季康子的家臣冉求和子路,把情況通報孔子,孔子即反對季氏伐顓同時對冉求子路進行批評教育。《季氏將伐顓臾》此文即是記錄了這一對話,集中討論魯國貴族季氏企圖發動戰爭,攻打小國顓臾的問題,明確表達孔子反對武力征伐,主張“仁者愛人”的思想。全文雖由對話構成,但語言流暢,富于變化,有濃厚的論辯色彩。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季氏將伐顓臾

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怎么翻譯

3,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譯文: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選自《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4,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虎兕出于柙 龜玉毀于櫝中 孰之過"意思是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原文節選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龜玉毀于櫝(dú)中,是誰之過與(yú)?”翻譯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賞析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達孔子的觀點。“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攙扶者的失職來比喻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而沒有盡到責任。“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的比喻有雙重喻義:一是將季氏比作虎兕,將顓臾比作龜玉。季氏攻打顓臾,好比虎兕跑出籠子傷人;顓臾如被攻滅,好比龜甲、玉石毀于盒中,二是將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龜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傷人,龜玉毀于櫝中,是看守者的失職。冉有、季路作為季氏家臣若不能勸諫季氏放棄武力,致使顓臾被滅,也是他們的失職。

5,是誰之過與 的與是什么意思

應該是語氣助詞,無實意。“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出來傷人,龜玉在匣子里被毀壞,是誰的過錯呢?
是寡人之過也的之是什么意思解答:是寡人之過也的之是:“的”的意思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季氏將伐顓臾》“是誰之過與”的“與”是通假字,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
應該是語氣助詞,無實意。
賓語前置 正確語序:是與誰過之“和”的意思但你要是認為 是語氣助詞也可以 換一種方法翻譯就好

6,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這句話的含義那種情況下可

含義是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在出現問題而替自己開脫的時候可以這么用。孔子反對季氏伐顓臾,弟子冉有急于為自己開脫,于是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沒有就此作罷,而以此教育弟子不要推脫責任。此句出自《季氏將伐顓臾》,是選自《論語》中的一篇散文,原文(節錄):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譯文: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擴展資料:《季氏將伐顓臾》文學鑒賞此文開篇直奔主題,季氏將要對顓臾發起進攻,冉有、季路來見孔子,說:“季氏將要對顓臾展開軍事行動。”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顯,孔子反對季氏侵略顓臾,理由充分,態度也很堅決。聽到孔子的質問,冉有不得不為自己進行辯護,他說:“是季康子想要發兵,作為家臣,我們也不希望他這樣做。”冉有急于為自己開脫,于是把一切責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沒有就此作罷,繼續說“冉有啊,古時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話:根據自己的能力去任職,不能勝任的便不要擔任。站不穩卻不扶著,要跌倒了卻不攙著,那么扶著瞎子走路的人還有什么用處呢?況且,你的話不正確。老虎和獨角犀從籠子里出來了,龜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毀壞了,這又是誰的責任呢?”孔子引經據典,以兩個問句的句式對弟子發出請問,以比擬的修辭方式責備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兩位弟子沒有輔佐好季氏,就是嚴重的失職。在孔子的責問之下,冉有開始為季康子侵略顓史尋找合適的理由,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嚴厲斥責道了冉有,孔子明確知道,季氏想要對顓臾動武,一定會為自己找一個借口,但他不會被這樣的借口蒙蔽。揭穿了季氏討伐顓臾的真相,孔子沒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開始論述正確的治國之道,借此來反襯季氏的無道。一席話道盡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顯了他所主張的禮義制度。孔子最后又將話鋒轉向兩位弟子,此話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貿然行動,否則將會引起魯哀公的猜疑,進而引發內亂。聯系魯國當時的政治形勢,可知孔子的一番駁斥和規誡具有現實意義。當年,季氏權傾朝野,是魯國政權的實際掌控者,魯國國君哀公心有不滿,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權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顓臾,是為了先下手為強,他擔心哀公會聯合顓臾一起討伐自己。這樣看來,孔子對魯國的政治形勢有著冷靜的體察,對季氏的盤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對季氏發兵,是為了不使季氏與哀公的矛盾公開化、激化,進而造成國家的內戰。孔子批評兩位弟子,也是希望他們要以國家的大局為重這篇文章記述了師生之間的一場辯論,篇幅雖然簡短,卻形象地寫出了孔子的義正詞嚴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詞窮。對于如何通過對話塑造人物這一文學技巧,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義,是后學者可以學習、模仿的典范之作。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季氏將伐顓臾

7,季氏將伐顓臾 譯文

【譯文】 季氏將要攻打附庸國頗臾。冉有、子路兩人參見孔子,說道:“季氏將對顓臾使用武力。”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頗臾,先王曾經任命他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處在我們魯國的疆域之中,這正是跟魯國共安危的藩屬,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說:“那個季孫要這么千,我們兩人都不想呢。”孔子說:“冉求!賢人周任有句話說: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比如瞎子遇到危險,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柵欄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冉有說:“顓臾,城墻堅固,而且離季孫的采邑費地很近。現在不把它占領,日后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孔子說:“冉求!君子討厭那種避而不說自己貪心卻一定另找藉口的態度。我聽說過:無論是有國的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少;安定,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致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境以內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孫的憂愁不在顓臾,卻在蕭墻里面。”

8,誰之過作文 300字

誰之過周末,我跟媽媽、姥姥一起到跌路公園玩。我玩得可開心啦,一會兒蹦,一會兒跳,一會兒藏這,一會兒藏那,活像一只小白兔。姥姥在一邊不停地叨嘮著:“貝貝,小心點,別摔著了。”我一句也沒聽進去。“哎喲!痛死我了!”真是應了婆婆的話,我在地上不小心摔了一個大跟頭。姥姥緊張地走過來,一邊扶起我,一邊用手不斷地拍打著地面,說:“叫你壞,叫你壞。”看著姥姥的樣子,我情不自禁笑起來了。媽媽連忙對婆婆說:“媽媽,別這樣寵孩子,是她錯了,不是地錯了。”婆婆沒理媽媽的話,還是在不停地拍打著地:“叫你壞,叫你壞!”誰錯了?
旅游文明與我同行[300字] 今天我以三年(1)班小記者的身份帶上相機,去往春游地點——星期八小鎮。一想到能親自拍下同學們的笑臉,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動呀! 一路上大家十分興奮,像小鳥一樣唧唧喳喳地說個不停,歡歌笑語在車廂里飄蕩。下車時,大家誰也不推,誰也不擠,按照先后次序排隊下車。這時我特意看了看車廂,發現里面非常干凈,沒有同學在車上里扔垃圾,這種行為真好! 進到星期八小鎮后,我捕捉到了這樣的情景:小記者工作體驗室的門口,盡管隊伍很長,都快排到馬路上了,但是大家不喧嘩,也不吵鬧;小劇院里人很多,大家都被小演員那精彩的表演吸引住了,沒有人交頭接耳,時不時還傳來陣陣的掌聲……到了午餐的時間,大家迅速地來到了集合的地點,鋪好墊子,擺出各自的美食,你吃一點我的,我吃一點他的,互相分享著,好不熱鬧!飯后,各個小組把墊子的四個角一合,做成了一個垃圾袋,把吃剩的垃圾全部扔進了垃圾桶里,地面上干干凈凈,好像沒有人來過一樣。 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因為我用我的鏡頭記錄下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文明的行為!

9,季氏將伐顓臾及其翻譯

原文: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龜玉毀于櫝(dú)中,是誰之過與?”   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1] 譯文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準備對顓臾采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它當作東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么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墻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后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借口(來搪塞態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貧困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10,關于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解釋

文言“是”字是兼詞,可以是代詞兼動詞,也可是名詞兼動詞。主要原因是“是”的演化過程造成的,本質原因是“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形而上學的本在、存在、存在者三位一體。 許多搞語言工作的人一直認為文言“是”字要么是代詞要么是判斷詞,其實不然,“是”字本身就兼有代詞動詞的性質。(不要誤解為“是”字有時作名詞、有時作代詞、有時作動詞,而是同一個“是”字本身兼而有之) 一、是字單獨作代詞、名詞、動詞、形容詞 是字單獨作代詞,一是處于主語位置,二是定處于名詞之前作定語,三是作賓語。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 2“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寡人之于國也》) 3、“崤有二陵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崤之戰》 4、“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蘭亭集序》) 5、“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 (《晉公子重耳出亡》) 6、“我業是有年矣”(《賣柑者言》) 1、2句是代詞作主語,3、4句是代詞作定語,5、6句是代詞作賓語。 是字單獨作名詞。“是”字產生之初就是名詞,“實事求是”的是就是本義。《說文解字》:“是,直也,從日正。段注:“以日為正則曰是。從日、正,會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以日為正,則正于日也。“定國是之詔即下”的“是”也是名詞。(《譚嗣同》) 是字單獨作動詞,處于謂語位置。 7、“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下》 8、“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 謀攻》) 9、“使不凍餒,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者,則非臣之所能也”是非對舉(《齊桓公求管仲》) 10、“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1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雨霖鈴*寒蟬凄切》) 7句中“是誠不能也”的是在副詞“誠”字之前為代詞,7、8句中其余的“是”字與“非”對舉,只是8句中的是字省略罷了。動詞“是”除了表判斷外,還可以用作表比較的動詞,如,“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的“是”,是由名詞是“正、則”意引申而來。(《勾踐滅吳》) 是字單獨作形容詞,也是由本意引申的。 12、“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察傳》) 13、“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歸去來兮辭》) 二、“是”字的兼詞現象 “是”字作為兼詞,往往處于前有復雜的短語或句子后無謂語的位置,既作主語又作謂語。不同于“焉、諸”等兼詞,它們可以拆分為兩個詞,而“是”不可拆分。 (一)“是”兼有代詞、動詞的功能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的“是”是判斷詞,同時復指,作主語。(《燭之武退秦師》 15、“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五蠹》) “是”作為兼詞,在疑問句中有時倒裝 16、“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17、“求!無乃爾是過與?”句式為“無乃是爾過與?”的倒裝。(《季氏將伐顓臾》) 16、17句的“是”出于同一篇文章,同為疑問句,除了加強語氣的“無乃”之外,從語意到句子各要素完全相同,因此,兩個“是”用法相同。 (二)是字兼有名詞、動詞的功能 18、“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原謗》) 19、“盤庚……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答司馬諫議書》) 18句的“是”字,課文、詞典注解為“這樣看來”,好象解釋為插說成分,是不對的。這個“是”字兼有名詞“是”的本意“正、則”,可以解為“規律、事實”,同時有動詞“是”的本意“以……為是,以……為準”,可以解為“判定、判別、判斷”。19句“是”更為典型,連詞“而”字連接的后文是謂詞性質的成份,那么“是”必為謂詞,只是又有名詞本意“正、則”之意罷了。 三、區別“是”字兼詞和單性詞 什么時候是兼詞,什么時候是單性詞,如何區別?除了前文所述位置的區別外,還可以采取替換法。 代詞“是”可以用“此、斯”替換,“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篋之藏也”。 (《晏子辭千金》)“是謂亂軍引勝”。 (《孫子* 謀攻》)——而這個位置的兼詞“是”不可用“此、斯”替代,“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寡人之于國也》) 動詞“是”可以用“為”替換。例如,“是何楚人之多也?”句式應為“楚人之多也是何?”的倒裝,“是何”就是“為何”。(《垓下之圍》)“同是天涯淪落人”。(《琵琶行》)——而兼詞不能用“為”替換。例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能換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為知也”。 四、“是”為兼詞的主要原因 A“是”字在造字之初就有名詞和動詞兩種功能。B在語言演化過程中,“是”字由名詞代詞演化為今天的判斷動詞,必然有一個橋梁,這就是“是”字的兼詞.那么“是”成為兼詞的本質是什么?肖婭曼認為:“它自產生之日起,即集形而上學之本在、存在、存在者三個核心觀念于一身。”就是說“是”字自產生之日起,就身兼動詞體詞的功能。
“天下的人”用兩個字翻譯 咋翻?
文章TAG:是誰之過與是誰誰之過虎兕

最近更新

  • 楚天樞,遠大前程結局是什么

    遠大前程結局是什么2,尋仙50級的法寶在哪里打1,遠大前程結局是什么洪三元在護送李新力離開的過程中喪生,于夢竹為他感到驕傲。電視劇《遠大前程》已經大結局,但是關于大結局什么意思受到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一級軍士長工資,四年級軍士長每月工資萬元退休費約95萬元

    四、四年級軍士長,每個月工資萬元,退休費約95萬元,下士工資,每月領取5500元,中士工資每月7500元,上士工資每月9000元,四級軍士長月,三級軍士長月收工資12000元,二級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西游記猴王出世,西游記里的猴王出世

    西游記里的猴王出世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蜜蜂英語,蜜蜂用英語怎么說

    蜜蜂用英語怎么說2,蜜蜂用英文怎么說1,蜜蜂用英語怎么說蜜蜂的英語是bee??手工翻譯?尊重勞動?歡迎提問?感謝采納??2,蜜蜂用英文怎么說蜜蜂honeybee蜜蜂honeybee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議題怎么寫,會議主題怎么寫

    會議主題怎么寫2,議論文題目怎么寫3,寫議論文的步驟4,引題怎么寫1,會議主題怎么寫LZ問的也太籠統了,我只能這么回答了,會議主題就是會議的主要內容唄,簡潔準確的概括一下會議主要議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a型血人的性格,A型血的人一般有什么樣的性格

    A型血的人一般有什么樣的性格A型血的人是什么性格遵循社會常理,是規矩的、認真的優等生。性格較溫和,具責任感,做事很謹慎。感情豐富,誠實謙虛,但優柔寡斷,多愁善感。一、具有自我防衛、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美瞳怎么戴,怎么戴美瞳

    怎么戴美瞳2,美瞳怎么戴才是正確的怎么戴美瞳3,如何佩戴美瞳4,美瞳眼睛怎么戴1,怎么戴美瞳新片拆開,請用護理液沖洗并用護理液浸泡6小時,然后佩戴。鏡片使用和佩戴使用前請注意并遵循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6

  • 發展的同義詞,同義詞是特定語言或語言系統的詞匯概念

    同義詞是關于特定語言或方言的詞匯系統,我們無法跨不同語言或方言討論一個詞有什么同義詞,所以不同語言或語種中意義相同的詞不能算作同義詞historic發展History,它起源于何時 ......

    鄂爾多斯 日期:2023-0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德化县| 临沂市| 台前县| 抚州市| 富川| 祁东县| 湟源县| 疏附县| 布拖县| 财经| 昌江| 南陵县| 扬州市| 温泉县| 安塞县| 黄山市| 宜昌市| 宝坻区| 正镶白旗| 白水县| 南华县| 霍林郭勒市| 枣庄市| 昆明市| 蕲春县| 孟州市| 鄄城县| 廊坊市| 青海省| 长武县| 菏泽市| 新竹县| 曲靖市| 林周县| 宣武区| 库尔勒市| 江孜县| 靖安县| 德惠市|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