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的看下報道5月24號,鄭州司法局發(fā)布了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意見稿,提出將把垃圾分為四類,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在一些小區(qū)里,會更加細化地擺著4個垃圾桶,分別寫著“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但對于很多生活垃圾,許多人其實分不清它們該屬于哪一類,這樣又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呢。
1、鄭州:生活垃圾分類施行前不會對未覆蓋小區(qū)突擊覆蓋,你怎么看?
生活垃圾的分類是城市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實施的策略。城市垃圾污染已經(jīng)非常嚴峻,政府如果不采取政策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引導,是很難實施推廣的,規(guī)范性的垃圾分類會給城市的發(fā)展帶來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也是可再生資源回收在利用的切實可行的好辦法,鄭州實行垃圾分類的政策已經(jīng)板上釘釘,效果會怎么樣只有通過一段時間的檢驗才會看出效果。
前期效果一定會相當不理想,這是為什么呢?這和整個城市居民素質密切相關,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這是一場持久仗,為什么說鄭州居民普遍素質還不是太高呢?這是有根據(jù)的,這不是對市民的一種詆毀。就從平時的生活習慣,出行習慣我們可以看的出來,電動車整治這么久了,效果到底怎么樣,不用我說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闖紅燈現(xiàn)象似乎改變不大,還是我行我素,想怎么騎怎么騎,我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
有幾個市民是在停車線以外等紅綠燈的,非得跑到斑馬線去等,我也解釋不清這是為什么?只能用習慣了這種行為來解釋!回歸正題,垃圾分類利國利民,我們每個居民也應該從自身做起,教育孩子從娃娃抓起。現(xiàn)在有些孩子比家長朋友做的好,懂得遵守出行規(guī)則,懂得文明禮讓,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也應該學習懂得垃圾分類的標準,讓政策的落實能夠能夠行之有效的實施下去。
2、扔垃圾不分類罰款!鄭州垃圾分類管理擬升級,個人最高罰200元,你怎么看?
感謝邀請,看到這個消息嚇得讓我趕緊把剛扔的香蕉皮撿了回來,這也是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紅遍全網(wǎng)的“大師”,十幾年來專做垃圾分類,先簡單的看下報道5月24號,鄭州司法局發(fā)布了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意見稿,提出將把垃圾分為四類,分別是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按照規(guī)定,未進行垃圾分類的,單位最高罰5000元,個人最高罰200元,
我非常理解鄭州的這一做法,好習慣并不是一時間養(yǎng)成的,需要政策的不斷引導據(jù)了解,鄭州每天能夠產(chǎn)生5000噸個人垃圾,然而很多垃圾并不是一無是處,像塑料袋、易拉罐、水瓶等等都可以變廢為寶。而隨著資源的不斷消耗,城市建設的龐大,人們素質的提高,垃圾分類就顯的十分有必要,就像那句話:錢是你的,但資源是大家的,
再看鄰國日本一些近乎崩潰的垃圾分類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日本在垃圾分類上就做的非常好,在街道上往往有四五個垃圾桶一起擺放,像紙張、瓶子等這些可回收垃圾也要分開,甚至在一些地方,瓶子的瓶蓋和瓶身都是分開擺放的,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近乎崩潰的垃圾分類。總之,我認為雖然我們的資源非常豐富,但總有枯竭的一天,并且豐富的資源也不是浪費的理由,因此垃圾分類勢在必行,就從一個簡單的香蕉皮做起,
3、鄭州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要提升,你開始回收利用了嗎。你怎么看?
我覺得是很好的,國內目前的垃圾分類,說實在的需要大改進!其實在大約20年前,我國就開始實行了“垃圾分類”,但放眼當今各個城市,真正做得好的卻很少,在大部分城市的街道上,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兩個垃圾桶,一邊是“可回收垃圾”,一邊是“不可回收垃圾”,但當我們走近這些垃圾桶會發(fā)現(xiàn),垃圾們并沒有被正確投放。在一些小區(qū)里,會更加細化地擺著4個垃圾桶,分別寫著“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但對于很多生活垃圾,許多人其實分不清它們該屬于哪一類,這樣又如何做好垃圾分類呢?也有些執(zhí)行得不錯的小區(qū),會規(guī)定每天的垃圾投放時間,并有工作人員在一旁監(jiān)督,這樣就能確保垃圾都被分類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