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宋對峙時期,山東省屬于金朝,金朝的一級行政區劃也是“路”,山東省分屬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南北朝隋唐時期,山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的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大部分都屬于當時的“山東”范圍,比如當時的山東世家大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便在的河北省。
1、古時山東登州府,是現在山東的什么地方呢?
登州這個地名,其實也算是古代人們常常提起的一個有名的地方,因為這個地方非常繁榮,而且又靠近著海邊。固而經濟發展比較的迅速,當地百姓的生活都比較的富裕,在以前,登州這個地方的起名還和當地的文登山有關系。那是的始皇帝召集各大儒臣們一起來這里攀登山,所以就有了文登山一名,但是一直以來,登州這里都隸屬于東萊郡。
直到唐代初期,這里才被賜名為登州,而到了明代洪武年間,登州才有了機會被升級,開始變成了登州府。它能夠有這樣一個機遇,是因為這里的地理環境,登州和蓬萊兩個地方都靠著大海,故而這兩地是和日本、高麗來往的一個重要通道。為了防止這兩個國家借著這兩地來入侵中原,所以這里被提升為了登州府,并且派了重兵駐守兩地,
由于明朝看中這兩個地方,故而在當時,這兩地相當繁榮,而且還是也是明朝最為重要的海上防線。在明朝過后,統治天下的就是清朝,清朝當時也非常看重這兩個地方,尤其是登州府,更是格外的被重用,由它管轄著好幾大區域:蓬萊、萊陽、文登、黃縣、福山等地。由于登萊兩府自古以來就備受關注,因此這兩地最為發達,在民國初期,山東共有1800萬的闖關東人,而其中有80%都來自于登萊二府。
由此可見,這里可以說是人杰地靈,因此才培養出了這么多的闖關東好漢,而到了1913年,民國政府下令,清朝之前設置下來的府、州都重新規劃,重新命名。因此,登州府被廢了,并且規劃到了膠東道管轄,也就從此,人們很少再提登州二字。而到了現如今,登州應該是劃到了蓬萊和福山這兩個地方,登州的消失也算是讓當地人們覺得非常遺憾的事情。
因為曾經的登州府,可以說是一級行政區,被國家相當的重視,但是現如今,它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縣城,再也找不到原來輝煌的樣子。而且想當初,登州府統治著蓬萊和福山兩個地方,現在卻被這兩個地方給統治了,這樣的轉變還真是讓很多人覺得沒有想到,不過歷史就是這樣,隨著時間的變化,朝代都會有起有伏,有跌換更替,更何況是一片地區。
2、山東在北宋時期是屬于宋國,還是屬于金國,還是遼國?
宋遼對峙時期,山東省屬于宋朝,北宋的一級行政區劃是“路”,的山東省在當時分屬京東東路和京東西路,金宋對峙時期,山東省屬于金朝,金朝的一級行政區劃也是“路”,山東省分屬山東東路和山東西路。也正是從金朝開始,“山東”一詞正式成為了我國的一個行政區劃的名稱,而在金朝之前,“山東”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先秦和秦漢時期,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比如我們常說的“山東六國”便是指的齊楚燕趙魏韓六國的廣大地區。
南北朝隋唐時期,山東指的是太行山以東,的河北、河南、山東三省大部分都屬于當時的“山東”范圍,比如當時的山東世家大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便在的河北省,金朝之后,山東依然是我國的一級行政單位。至元朝,的山東省屬于“中書省”直轄,是“腹里”,到了明朝,山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省份,范圍與今天幾乎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