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是拼購電商的一種表現形式。拼購電商利用社交 團購模式為商家快速獲取流量,而社區團購把拼購電商這種模式進一步應用于社區場景,根據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及企業競爭力分析報告》,2018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達3.32億人,社區團購潛在用戶規模巨大。
1、做社區團購配送的司機怎么樣?
廢話不多說,我是過來人,今年9月沒事干,去武漢做了近兩個月的拼多多社區團購送貨員,自己的車,面試時說30元每天的覆約達標有獎勵,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天11點前把每個團點的送貨任務點“我已送達”這個要距團點300米才能點成功,不然會違規打點會罰款,貨能不能11點送不送到無所謂,只要當天送完就行,我想著11點前卡打完應該不難,只要當天貨送完這30元就相當于油補了,于是就第二天5點半上班跟著老司機跑了一天,感覺還蠻簡單,只要會用智能機會用導航就行,反正團點在手機上的導航都有,誤差不大,跟了兩天就自己單獨干了,第一天跑了400多單,0.26元一單,不論大小單,1袋50斤的大米,1件24瓶的純凈水,半斤青菜,或者一條冰凍魚,肉等等,都算一件的錢,2毛6,大件凍品不能錯,錯了自己買單,青菜類的小件不能讓團長售后,否則自己買單,我想這還簡單,400單除油錢加11點覆約達標還可以搞個百把塊,若送一千單還可以掙個200元左右,于是就這樣干了第二個月月底,由于家里有事就沒干了,說的押25天的工資,結果押了35天,發工資時我傻眼了,11點覆約達標沒錢,說是一個月沒上滿28天沒有錢的,(我是9月中旬去的)并且不是每天30元,而是10元,還有倉庫沒貨發,但顧客下單了然后就退款的每個司機也要承擔一部分錢,因為之前每天開會說了不能讓團長售后申請退款退貨,還有手機每天送的單量都有記錄,但算工資時說手機單量有這多但實際沒送那么多也要扣錢,這算加在一起要扣幾百元,辛辛苦苦起早床干半個月自己出車出油錢還要扣幾百元,想想心里都不爽,然后10月份的工資也推遲十天發也扣了幾百元,覆約達標也沒錢,心想幸虧走了,不然會越做越虧,干的都是辛苦活,武漢早高峰車多開車本來就危險,還要開快搶時間極時送達才能不被投訴,我想不是到萬不得已,司機朋友們還得三思后才決定去不去上班,反正這些都是外包的,外包老板拿來肯定不是0.26元每單,吸的都是司機的血汗錢,碰到水啊米啊油啊什么大件多的團點,那基本是虧的,因為單價太低了往油錢都不夠,做了快兩個月看到流動的司機特別多,我想這些都是留不住司機的原因吧!所以想去跑社區團購配送的司機得三思才行!面試時一定得錄音好談話的內容才能保證結工資時不會出現矛盾。
2、社區電商和社區團購前景如何?
社區團購模式的前景如何?社區團購對于未來的消費需求來說,市場空間是比較大的,是很有發展趨勢的一種模式,但同樣也面臨這巨大的競爭,社區團購模式的優勢社區團購運營的是線上連鎖的模式,就是通過供應鏈平臺整合資源,然后去連接團長合伙人。這種連鎖模式不像線下店那樣,需要重資產投資,而是運營共享經濟與分享經濟思維,就是讓更多人參與到銷售環節,商家只需要在一個小區找到一個團長,就相當于開了一個連鎖店,
那么這種連鎖店是不需要付租金的,只需要把賺錢的利潤分給合伙人團長10%-20%就可以獲取巨大的流量和銷量,其次這種線上連鎖模式,不需要實體店、社群就是銷售場景,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其次社區團購模式,不需要采用的是C2B模式,是先讓用戶在群里下單,然后再通過總倉統一配送到小區,這樣不但可以降低庫存風險,而且現金流可以快速運轉,因為交付周期短,不像傳統電商那樣要好幾天才能售貨,才能付款,
社區電商模式的競爭那么有趨勢自然競爭也非常激烈,每個城市都有大大小小數十家做社區團購的,除此之外,生鮮實體店,商城都是競爭對手。但不論怎么競爭,最好拼的不是模式,因為模式很多人都會做,所以最關鍵的是供應鏈和資本,設想下為什么客戶不到其他平臺購買,是因為我們做的團購模式價格優質、品質好、還是其他原因,但不論哪一種原因,都需要有供應鏈和資本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