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士官能分到國企單位,機會非常難得。士官轉業事業單位能定管理九級那是賺大發了士官轉業地方安置到事業單位或國企,是國家落實部隊退役軍人待遇的法定政策,根據中央有關退役士兵轉業安置政策規定,士官轉業多數會安排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工作,按照以往慣例,部隊士官轉業地方無論是去事業單位還是國企,一般都安排到工勤崗位,以工人身份落實就業。
1、士官轉業到中國移動怎么樣?
士官轉業到移動蠻好。我是八十年代轉業軍人,可以到機關單位,自已選擇到企業,干的還不錯,在部隊所學專業加上后天的院校進修,蠻有成就感,在崗時,收入也較高,退休后吃了一些虧,你是士官,在學歷上有硬傷,又缺少管理技能,到事業單位發展空間太小,到國企.央企憑吃苦耐勞,熟悉崗位,也許情況要好些,收λ也不低,將來退休怎么樣,誰也說不清,以我的體會,得失是平衡的。
2、士官轉業到鄉鎮國土所怎么樣?
新的退役軍人保障法在今年11月份已經對外公布,2021年1月起正式開始實施,按照新法,國家對退役士官將按照五種方式,即逐月領取退役金、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等進行妥善安置。題所謂士官轉業即指出這五種安置方式中的第三種“安排工作”,目前,現行士官安排工作的方式大致參照軍官轉業的方式,以個人在部隊服役期間所做的貢獻、專長結合服役年限等方面指標進行打分,按照分數從高到低先后選崗,安置方式已經非常透明。
崗位主要以事業單位和國企為主,由于事業單位相對國企更有保障,多數士官轉業地方一般都優先考慮事業單位,其后才考慮國企。因此,題主能夠選到鄉鎮國土所進入事業單位,說明題主大概率是四期士官,并且有一定的立功表現,否則以三期士官的服役年限,如果不是有重大立功表現,很難競爭得過四期士官選到事業單位,由此從側面也證明了鄉鎮國土所的價值。
事實上自從鄉鎮機構改革后,鄉鎮已經基本上沒有國土所這個機構,絕大多數國土所整合原來的規建站等機構,重新組建自然資源所,作為鄉鎮經濟事務服務中心的一個分支機構存在,主體負責鄉鎮土地的規劃、利用、收儲、拍賣等工作,在鄉鎮各事業站所中,屬于比較吃重的一個部門,士官轉業地方能夠進入自然資源所這樣的機構,總體來看還不錯。
至于工資待遇等方面,鄉鎮事業編都有統一的標準,大家都差不多,區別就看地方財政差異,財政狀況好的,工資自然就高,反之吃不飽餓不死,只能過過小日子,貴在穩定有保障而已。好在現在全國各省市都在給基層工作人員加工資,并且在不久的將來還可以發車補,多項利好政策加起來,預料鄉鎮事業編今后每月或將比原來多1000多塊錢,
這對退役轉業到鄉鎮事業單位的士官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在個人前途方面,鄉鎮事業編沖頂一個副科或者拿個中級,不要有太多奢望,前提你還得轉管理崗或專技崗,畢竟,士官轉業目前多數仍安排在工勤崗位,雖然使用的事業編,但屬于工人身份,要走管理路線或專技路線,必然面臨轉崗選擇。能不能轉,怎么轉,要看個人努力和想法,
總之,士官轉業鄉鎮事業機構,不管在什么單位是什么崗位,個人認為必須要有三個心理準備:第一,不要期望太高。不管是工資還是個人前途,都不可能如想象中的那么好,第二,不要覺得輕松。鄉鎮人少事多任務重的工作環境,是鄉鎮每個在職在編人員都必須面對的現實,不管是公務員和事業編都要有做磚頭的心理準備,哪里需要哪里搬,
3、轉業士官去國有企業怎么樣?
回答題主所問,我認為轉業士官去國有企業挺好!按照有關退役軍人轉業安置政策,服役滿12年以上的士官即可選擇計劃分配,由地方政府接收安置工作。對于上士以上士官來說,相比選擇退伍一次性領取高額退役金而后自謀職業,選擇轉業安置無疑更為穩妥,對個人和家庭也更為有利,根據中央有關退役士兵轉業安置政策規定,士官轉業多數會安排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工作。
其中,安排到機關工作的,一般使用工勤編制,主要從事司機、機要通訊、后勤服務等工作,可通過評中高級技工職稱提高工資待遇,但職業發展空間較為有限,干到退休都只能是職工,安排到事業單位的,一般使用事業編制,工資收入有政府財政保障,遇到合適機會還可往上升遷。而安排到國有企業呢?其好處其實不少,很多轉業軍人受傳統觀念影響,未能看清其優勢所在,致使錯失了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