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祖籍都不是上海,在實行“落戶”政策之前,到上海做生意的、打工的,甚至是解放前逃難到上海的,都擁有了上海戶口。上海和蘇州是兩座融合度最高的城市,上海雖有些人有地域歧視,但從來沒有因為是蘇州人,或者有蘇州親戚而被歧視,在上海,上海人見上海人,如果一方說普通話,也就是上海人稱之為開國語,會被另一方認為是“裝腔”,有抵觸情緒。
1、為什么上海人瞧不起蘇州人,我們大蘇州人均Gdp可比上海還高啊?
莫名其妙,沒事找事。一個問題包含雙重挑撥,我可以斷定你不是蘇州人。上海和蘇州是兩座融合度最高的城市,千家萬戶都多多少少沾親帶故。以前即使少數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無非是外地人窮,粗魯,文化層次低,干的都是粗壯活等等,但蘇州人在上海都不是生活在這個層次。上海雖有些人有地域歧視,但從來沒有因為是蘇州人,或者有蘇州親戚而被歧視,
直至現在蘇州仍有很多年輕人早出晚歸去上海上班。每年春天都有百萬上海人到蘇州踏青掃墓祭祖,走親訪友。什么我們大蘇州人均GDP比上海高,除了你,我從來沒聽到蘇州人針對其他城市說自己是大蘇州的,GDP是一個經濟指標,普通老百姓平時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只知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誰會去經常關注所謂的GDP?再說在上海和蘇錫常,杭嘉湖地區生活的百姓,平均生活水平都比較高,貧富差距很小。
2、為什么蘇州無錫常州上海的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蘇州人?
這個問題要從解放后的蘇州行政區劃說起了,1949年4月27日,蘇州解放,蘇州歷史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在新中國的大部分時間中,蘇州分為蘇州市和蘇州專區兩個行政區,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蘇州市曾兩次劃歸蘇州專區。1953年至1957年,無錫、江陰、宜興和武進4個縣先后劃歸蘇州專區,
1956年初,宜興劃歸鎮江專區。1958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專區,1958年,原松江專區所屬的9個縣(松江、寶山、嘉定、青浦、上海、金山、奉賢、川沙、崇明)劃入蘇州專區,同年11月,上述9縣劃歸上海市。1962年,從常熟、江陰劃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縣,1983年,江陰、無錫兩縣劃歸無錫市,蘇州地市合并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常熟(市)、沙洲(后更名張家港)、太倉、昆山、吳縣、吳江6個縣(市)和平江、滄浪、金閶、郊區4個區。
至1995年,5個縣先后撤縣建市(縣級市),1992年和1994年,又先后從吳縣及郊區劃分出部分鄉鎮,分別設立蘇州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準為“較大的市”,2000年9月,郊區更名為虎丘區。2001年初,吳縣市撤銷,并入蘇州市區.設立吳中、相城兩區,2002年,蘇州高新區與虎丘區合并。
3、上海本地人和上海人是啥意思?上海地區最早的縣治是哪里呢?
上海人泛指有上海戶口的人,包括①上海本地人、②歷史時期移民到上海的外地人、③近代引進(人才)戶口、④結婚后落戶上海戶口的、⑤“藍印”戶口,上海本地人一般就是上海農民,分布在以前的“縣”、農村或郊區,就是現在的松江區、浦東新區、寶山區、青浦區,據歷史記載,上海最初是隸屬江蘇的延伸區域。也有人稱呼上海本地人為“上海鄉下人”,即農民的意思,
這“鄉下人”都是以前的稱呼,現在幾乎沒人這樣叫,為什么?因為很多市區老城廂都動遷了,安置房都在郊區,城里人都成了鄉下人。況且,郊區的上海人都有宅基地,遇到拆遷安置費和房子明顯比市區的多,令人羨慕不已,女孩子都鐘意拆遷大戶,上海人(移民而來的),嚴格的說應該是分布在上海市區的人口,靜安區、黃浦區、盧灣區、虹口區、普陀區、楊浦區等。
上海人祖籍都不是上海,在實行“落戶”政策之前,到上海做生意的、打工的,甚至是解放前逃難到上海的,都擁有了上海戶口,上海人的祖父輩大多來自寧波、淮北、山東等。在市區有比較優越的學習和工作環境,直到今天,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人才引進,高級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是有機會進上海戶口的,與上海人結婚滿規定年限的配偶,經戶主(或產權人)同意,可以落戶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