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海戰日本海軍參戰軍艦11艘(其中“西京丸”屬于臨時征用的商船,不是在編軍艦),而當時日本海軍全部在編軍艦是31艘,所以參加黃海海戰的軍艦大致占當時日本軍艦總數(不含魚雷艇)的三分之一。剩下的日本軍艦,少量在日本國內,大部分集中在朝鮮西海岸的大同江口等處,配合日本第一軍進攻平壤。
1、在甲午海戰中,日軍損失了多少軍艦?日軍是不是全軍出動了?
有關甲午戰爭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問題中的“甲午海戰”如果是特指1894年9月17日爆發的黃海海戰的話,此戰日本海軍從實力上來說,是精銳軍艦傾巢出動,而從總體的數量上來說,則不是全軍出動,黃海海戰日本海軍參戰軍艦11艘(其中“西京丸”屬于臨時征用的商船,不是在編軍艦),而當時日本海軍全部在編軍艦是31艘,所以參加黃海海戰的軍艦大致占當時日本軍艦總數(不含魚雷艇)的三分之一。
剩下的日本軍艦,少量在日本國內,大部分集中在朝鮮西海岸的大同江口等處,配合日本第一軍進攻平壤,下面是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所有在編31艘軍艦的情況,用粗體標出的就是參加黃海海戰的軍艦:鐵甲艦“扶桑”,3777噸,1878年建成鐵甲艦“金剛”,2250噸,1878年建成鐵甲艦“比叡”,2250噸,1878年建成撞擊巡洋艦“筑紫”,1350噸,1881年建成穹甲巡洋艦“浪速”,3709噸,1886年建成穹甲巡洋艦“高千穗”,3709噸,1886年建成穹甲巡洋艦“高雄”,1770噸,1889年建成裝甲巡洋艦“千代田”,2439噸,1891年建成穹甲巡洋艦“嚴島”,4278噸,1891年建成穹甲巡洋艦“松島”,4278噸,1892年建成穹甲巡洋艦“吉野”,4225噸,1894年建成穹甲巡洋艦“橋立”,4278噸,1894年建成穹甲巡洋艦“秋津洲”,3172噸,1894年建成炮艦“筑波”,1978噸,1871年建成炮艦“鳳翔”,321噸,1870年建成炮艦“天城”,926噸,1878年建成炮艦“磐城”,667噸,1880年建成炮艦“海門”,1381噸,1884年建成炮艦“天龍”,1547噸,1885年建成炮艦“葛城”,1502噸,1887年建成炮艦“大和”,1502噸,1887年建成炮艦“武藏”,1502噸,1887年建成炮艦“鳥海”,622噸,1888年建成炮艦“摩耶”,622噸,1888年建成炮艦“愛宕”,622噸,1889年建成炮艦“赤城”,622噸,1890年建成炮艦“大島”,640噸,1892年建成炮艦/通報艦“八重山”,1609噸,1890年建成練習艦“館山”,542噸,1880年建成練習艦“滿珠”,877噸,1888年建成練習艦“干珠”,877噸,1888年建成黃海海戰日本海軍參戰的12艘軍艦沒有沉沒損失,最重的損失是重創,共計有“松島”“比叡”“赤城”“西京丸”4艘軍艦遭受重創,戰后被迫返回日本本土進行修理。
2、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一共擊沉美軍多少軍艦和飛機?除了日本還有別的國家能做到嗎?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太平洋基地,美國對日宣戰后,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著宣戰,納粹德國和意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其中有以下幾次重要的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云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19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余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