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落地濟南說明濟南花了大力氣。濟南在2018年以前只是山東的第三經濟強市,青島、濟南、煙臺、威海、東營這五個城市都是人口凈流入,這就分流了濟南很多“潛力值”,最近網傳格力電器投資華為20億元,阿里巴巴投資華為2000億元(甚至還有更不靠譜的,說是投資了3000億元),都是謠傳。
1、假如10年前投資馬云10萬元,現在能賺多少錢?
曾經看過一個采訪,是馬云公司的房東老太太當時投了十萬元后來成了一億元,具體情況我們外人不得而知,而且普通投資者也沒有機會獲得這種投資權益!當然作為假設,阿里巴巴也經過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馬云創業網站,就是到日本孫正義投巨資時,阿里巴巴也是虧損的,這個時候投資的十萬元如果想退出,估計還拿不到十萬元吧!第二階段就是馬云做成了國內最大的供商家買賣的網站,隨后阿里巴巴開始盈利,(主要是服務、維修和店面裝修的盈利),這時候當初的十萬元如果退出也不過有一兩倍的收益,也就是能拿到二三十萬元。
第三階段就是馬云開始玩資本運作,世面上的事情看似復雜實際簡單,看似簡單實際背后很復雜,比如日本軟銀投資使阿里巴巴成了為外資掙錢的工具,馬云每掙一分錢就有一半要被外資提走,馬云當時在公司的股份也只是可憐的幾個點,后來馬云開始了資本運作,主要是在港股上市退市,然后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和退市,資本增加了幾十倍,這時候原始股會翻幾百倍,這時候當初投資的十萬元可以獲得上千萬的收益,就連后來在美國上市投資入股的影視明星們都獲得十倍幾十倍的收益。
2、德云社濟南分社投資高達27億,投資方是誰?為啥投資這么多錢?
誰投資也不可能是德云社,郭德綱對自己定位很清晰:民間藝人,說相聲和參加綜藝是為了賺錢,唱京劇、評戲等是為了樂趣,其它的像拍電影、搞餐飲以及投資澳洲葡萄酒等基本都無疾而終。藝人的本份是做藝賣藝,對于商業投資、運作,郭德綱是個外行人,就連德云社商演也都是交給了當地承包商、而不是德云社自己籌辦,德云社濟南分社喊了有幾年時間了吧,一直停留在“云端”,主要原因還是濟南的相聲市場不大、或者說沒炒熱起來。
再者,郭德綱評書門師弟李濤在濟南開有一個相聲社——芙蓉館,郭德綱曾經許諾不會搶自家兄弟的“飯碗”,所以,德云社近幾年到濟南開分社的可能性不大,那個所謂27億項目、必然是一個商業地產項目,與德云社一毛錢關系也沒有,頂多也就是意向入駐商家之一罷了。但因為德云社名氣實在太大了,哪怕有了接觸、談了點意向,隨即也會被開發商拿出來炒作,關鍵是德云社還沒辦法反駁——因為確實談了嘛,
鄭州更值得投資。并不是不看好濟南的發展,而是因為濟南的房價已經明顯偏高,鄭州雖然也不低,但比起濟南還是有明顯價差。看過去十年的發展勢頭,濟南可以說是被鄭州完勝,鄭州也從當年的鄭縣搖身一變成了國家中心城市,老大哥濟南卻不復往日榮光。鄭州崛起之后,外來人口速度遠遠高于濟南,但房價卻始終比濟南低不少,不過別誤會,這不是因為鄭州樓市熱度不及濟南,而是因為鄭州的房價基數低。
在2017年這波行情之前,鄭州主城區還有很多單價六七千的小多層,而濟南主城當時萬元單價以下的房子幾乎絕跡,各自特點不同。濟南樓市有一個特征,無論CBD還是科教園都喜歡配套一批住宅,這足以說明濟南人對樓市還是很熱衷的,至少是不愁賣,鄭州和濟南情況還有差別,雖然兩者都是背靠上億人口的大省,但鄭州是省會獨大,在自己省內是唯一一個人口凈流入的城市,就連副中心洛陽的人口也在流入鄭州,其首位度和吸引力是濟南無法相媲美的。
濟南在2018年以前只是山東的第三經濟強市,青島、濟南、煙臺、威海、東營這五個城市都是人口凈流入,這就分流了濟南很多“潛力值”,十年以后,無論是鄭州再漲,還是濟南回落,兩者大概率會縮小均價差距。相比于武漢、長沙、成都這些老牌強市,濟南確實價格偏高了,雖說東部沿海省份價格普遍偏高,但前提是各自都有各自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