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由于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那么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河南還是華夏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的300多個大姓之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在前100個大姓之中,根在河南的有78個。
1、河南有多少歷史名都?
歡迎打開歷史寶庫,一起來讀太平天國那些事兒。(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的歷史名都太多了,一、鄭州、安陽、鶴壁(朝歌)、新鄉(牧野)、商丘以上幾個城市,都是先秦時期河南的歷史有名之地。鄭州的商城遺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商代城址發現,安陽殷墟,是殷商時期都城在黃河流域屢次變動后終于穩定下來的一個定都點。
出土了婦好墓,甲骨等大量遺存,鶴壁(朝歌)、新鄉(牧野)也是商代的名城。牧野之戰也結束了商朝的歷史,商朝亡后,其后裔被封于商丘,商丘也是個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原文化之核心區二、洛陽西周建國后,以關中為京畿,以洛陽為東都,此后的漢、唐兩代,雖然都是定都關中,但是洛陽都是關中平原向東延伸的重要城市,作為東都之重地經營,在關中破落后,甚至要以洛陽為都,
唐洛陽城復原圖因此洛陽也是河南省的一個古都。三、南陽東漢時期的南陽,號稱“帝鄉”,因為劉秀起于南陽而都于洛陽,時人有云:“洛陽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南陽漢畫像石南陽至今還保存了大量的漢代畫像石,就是兩千年前的東漢保存下來的。這也是南陽悠久歷史的見證,四、開封、信陽開封這個城市的歷史也很悠久,開封之名便是因為避諱漢景帝劉啟之名諱而由“啟封”之名改得。
真正讓開封登上歷史高峰的,是北宋一朝,開封成了北宋之都城,號稱東京,有“汴京富麗天下無”之美稱,五、周口、駐馬店、賒店、北舞渡這兩個歷史名鎮,因為明清時期交通,而站在河南歷史的前排,從渡、口、店這些名稱可知,這是與明清時期逐漸興起的水陸貿易有關。社旗山陜會館這些因為商業轉運而興起的市鎮,也是明清河南歷史的見證,
2、為什么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看山西,三千年歷史看河南”?
山西的地上文物最多;能占到全國的70%,能充分體現出華夏五千年文明的歷史。記載華夏五千年歷史的;司馬遷(著,史記),司馬光(著,資治通鑒),分別為山西河津,夏縣人,全國廟宇、廟會最多的‘’老爺廟‘’,武圣‘’關公‘’,為山西蒲州人。李淵,太原起手,建立了盛唐,華夏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為山西文水人。羅貫中,寫了華夏第一名著:三國演義,
3、中國真正的傳統不止五千年嗎?有文字記載的是多少年?
回答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由于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那么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經有3000多年。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商朝之前的時代(如三皇五帝、夏朝)的真實面貌,大部分只能從流傳于民間的神話故事中進行“還原”,而商朝,是一個興盛的王朝,它有了文字,并開始用文字記錄生活。
將自己的生活用文字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之上,這種文字被后人稱為甲骨文,歷史是什么?它是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面貌。所以說甲骨是古老的商朝歷史書,為今天的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材料,甲骨文發現于今天的河南安陽,也是當時商朝的首都——殷。商朝人士的主要將文字用于占卜之需,這些占卜問題集中于天氣、戰爭、時令、疾病、婚嫁等方面,這些問題可以清晰的反應出當時人們的生存面貌,反應出殷商的歷史。
與其上面鐫刻的是命運,不如看為那時的潮流,通過甲骨文的字形,可以還原當時一些物品的面貌。比如說甲骨文上面關于建筑物的文字,可以讓大家清楚當時的建筑水平,除甲骨文這本活史書以外,商朝也是青銅時代,銅鼎也成為了商朝文字記載歷史的載體,在銅鼎之上,商人會鐫刻一些精美的圖案和文字,記錄當時的社會風貌,反應當時的等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