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湛江在廣東的排名,從歷史上看,別說“第三城”,上個世紀大部分時間是廣東老二,在特殊年代還是第一。但經濟不可能長期依賴房地產,湛江,還要在實體經濟上有所突破才行,由于湛江市領導提出湛江發展在海東,塘綴機場利海東最近,是海東新區的一個補充,塘綴機場必定促使化州,吳川兩地經濟發展,有長遠的意義。
1、廣東的佛山市和湛江市那個城市發展更好?
從小在湛江長大,大學畢業后,義無反顧地到順德。在湛江十幾年,在順德二十幾年,對于佛山和湛江,我自認還是有一定的認識,也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湛江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是繼特區之后全國第一批的14個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享受著國家的優惠政策。同批的還有青島、大連等城市,當時的湛江人民是振奮的、自豪的。
而當時的佛山并沒有如此優厚的待遇,可是十幾年之后,大連青島己是璀璨的明星,而湛江卻裹足不前,令人嘆息。80年代初,湛江的三角牌電器、半球電器熱銷全國的時候,順德的家電才剛剛起步,80年代末卻已經完成了逆轉,此后,湛江的半球三星沒落了,佛山的順德南海民營企業卻強勢崛起,科龍、華寶、萬家樂、美的、神洲等等成為了當時家喻戶曉的名企。
此后,湛江與佛山的差距越來越大,到后來,一個順德的GDP都已經比整個湛江的GDP高,只是這幾年湛江的房地產上來了才把GDP縮小了一些,但經濟不可能長期依賴房地產,湛江,還要在實體經濟上有所突破才行。湛江之所以發展緩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開始被定為沿海開放城市的時候,卻沒有把握機會走工業化的道路,而是定位“兩水一牧”發展農業,錯失了良機。
其次是湛江的社會風氣也比較保守排外,民風也比較彪悍,投資的環境不理想,企業沒有好的生存土壤,民營經濟生存困難,湛江只能等靠要,整天就吵著盼著國家給大項目,現在湛江最大的企業也就是寶鋼中科這些國企。第三是湛江人還缺乏經商的天賦,這一點和順德人確實有較大的差距,順德人普遍都有很敏銳的經商投資意識,即便一個普通人,對買賣和投資都很感興趣,嗅覺靈敏,而且敢于冒險,
2、對于現在廣東湛江的經濟發展,未來發展局勢會怎么樣?它會成為廣東第三城或者粵西中心城市嗎?
說起湛江在廣東的排名,從歷史上看,別說“第三城”,上個世紀大部分時間是廣東老二,在特殊年代還是第一。湛江在抗戰期間,尤其是在廣州香港淪陷后,大量港人逃往湛江避難,湛江成為大后方唯一的港口物資運輸中心,廣州灣被稱為“小香港”,當時的繁華雖說是畸形的,但也是廣州香港比不上的,解放后,湛江由于工業基礎好,在廣東省經濟一直名列前茅,高校數量僅次于廣州,湛江專區所轄范圍最大從廣西東興到珠三角,稱為“廣東老二”當之無愧。
即使是在80年代,湛江也被列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落后主要是改革開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重農輕工,走私成風,錯過了改革開放的機遇。當然,也跟政策偏向珠三角有關,從GDP來看,湛江要超越佛山東莞,成為廣東第三城,近20年可能性都不大。但隨著省里對東西兩翼的扶持,隨著高鐵動車的開通,隨著鋼鐵石化大項目的進駐,進入湛江的資金和人才將越來越多,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都會越來越好,前景還是可觀的,
3、為什么廣東三大機場之一在湛江市吳川市這里建造呢?
選擇吳川塘綴,建立粵西機場,是多方面考慮的。第一,當時麻章已經有工業區,考慮到麻章工業區擴大,所以要另外選址,第二,塘綴是茂湛的中心,塘綴的南面是龍頭尖山嶺,塘綴本身也有麗山嶺,選擇在塘綴建機場,可以充分調動各種資源,甚至帶動旅游業。第三:選擇在吳川塘綴建機場,因為塘綴地勢高,受極端天氣影響小,第四:整合各種資源,帶動城市均衡發展。
塘綴處于茂湛相交處,可以集合兩地資源,塘綴粵西機場項目,是一個重點項目,各方面高度關注,自15年立項到現在開通,塘綴機場已經成規模。由于湛江市領導提出湛江發展在海東,塘綴機場利海東最近,是海東新區的一個補充,塘綴名人輩出,近代有張炎,劉華秋,楊東升等,開發塘綴,帶來可觀的收益,塘綴機場必定促使化州,吳川兩地經濟發展,有長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