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最長隧道陜西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是目前排名世界總長度第二的公路隧道,15分鐘就可穿越秦嶺。隧道是溝通黃河經濟圈與長江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也是陜西省規劃的“米”字形公路網主骨架西康公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成對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陜西省與周邊省市的經濟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歡迎關注影像游獲取更多戶外出行攻略與攝影技巧分享如今,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是連接日本本州青森地區和北海道函館的青函隧道,該隧道從1964年開始動工修建,直到1987年才全部完工,耗時23年之久,而整個隧道全長為54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長度是23公里。光于青函隧道的一些圖片基本還停留在修建時間留下的資料圖片,建成通車后的圖片很難找到,畢竟不是一條觀光隧道,沒有那么多圖片,
而我國剛剛建成的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部分長度是6.7公里,比青函要短很多,而目前我國預計建設中的渤海灣海底隧道,全長達123公里,直接橫穿渤海海峽,陸地距離遠達1600公里的大連與煙臺連接起來,到時候,大連到煙臺的距離將由1600公里縮短到100多公里,全程耗時只需40分鐘。該項目預計2020年動工,預計工期為10年,預計耗資2600億,
2、中國最長的隧道位于哪個地方,長度又是多少呢?有哪些故事?
中國現有最長隧道陜西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是目前排名世界總長度第二的公路隧道,15分鐘就可穿越秦嶺。秦嶺終南山隧道位于我國西部大通道內蒙古阿榮旗至廣西北海國道上西安至柞水段,在青岔至營盤間穿越秦嶺,隧道進口位于陜西省長安縣石砭峪鄉青岔村,出口位于陜西省柞水縣營盤鎮小峪街村,全長18.4公里,道路等級按高速公路,上下行雙洞雙車道設計,安全等級一級,
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60至80公里,隧道橫斷面高5米、寬10.5米,雙車道各寬3.75米。上、下行線兩條隧道間每750米設緊急停車帶一處,停車帶有效長度30米,全長40米;每500米設行車橫通道一處,橫通道凈寬4.5米,凈高5.97米;每250米設人行橫通道一處,斷面凈寬2米,凈高2.5米,隧道內路面為水泥砼路面。
隧道襯砌除進出口II類圍巖地段及懸掛風機地段采用模筑襯砌外,洞身其余地段結合地質條件設計為復合式襯砌,隧道運營通風設三豎井分段縱向式通風。監控系統包括:交通監視和控制系統、安全系統、通訊系統、設備管理、收費、計算機控制、中央控制室七個監控系統,防火系統做到檢測、報警的迅速、可靠,一般設置易識別的手動與自動相結合的多通道報警系統,通過消防設施、避難設施等進行消防救援。
終南山隧道2001年1月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立項建設,設計工期為67個月,總投資約25億元人民幣,秦嶺終南山隧道重大工程是“十五”期間陜西交通三大標志性工程之一,被譽為“中國第一長隧”的秦嶺隧道橫穿秦嶺山脈,斷層、涌水、巖爆、瓦斯爆炸等災害頻發,其中列入鐵道部科研攻關項目的就有6大類、24個。隧道是溝通黃河經濟圈與長江經濟圈的交通樞紐,也是陜西省規劃的“米”字形公路網主骨架西康公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成對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陜西省與周邊省市的經濟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秦嶺終南山特長公路隧道是西安至安康高等級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與已建成的我國第一長隧道——西安安康鐵路秦嶺隧道并行。這一隧道是國家規劃的包頭-西安-重慶-北海、銀川-西安-武漢兩條公路西部大通道共用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是溝通黃河經濟圈與長江經濟圈的交通樞紐,隧道建成后,將使西安至柞水的公路里程縮短60公里,行車時間縮短2.5小時。
2001年,隧道試驗段開始施工,2002年初全面開工,2004年12月13日——全線貫通,,工程開工后,參建單位僅用34個月就完成了36.04公里的主洞掘進任務,平均月掘進1060米。在山嶺公路隧道中,其工程規模、主洞長度、主洞埋深、分段通風長度、豎井深度及直徑均列全國第一位,為了打通秦嶺隧道,中鐵十八局集團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TBM隧道掘進機,指揮部先后輸送近30名技術骨干到法國、德國、瑞典、挪威等國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