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菏澤人說的是河南話,中原官話不是單純河南一個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過河南作為中原官話發源地,當前使用人數較多罷了。有人說襄陽還種小麥和河南相近,那湖南大把小麥也和河南相近,有網友稱“中”與大禹時設九州,河南大部分面積為豫州,處于九州之中,故而慣于說“中“,應當說是言之有理。
1、襄陽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提問題的聽著,襄陽話是不是河南話先聽聽看,襄陽綠色叫樓色,河南是嗎?襄陽鞋子叫孩子,河南是嗎?襄陽上街叫上該,河南是嗎?襄陽姑娘叫倆娃兒,河南是嗎?襄陽米飯叫干飯,河南是嗎?襄陽解放叫改放,河南是嗎?這樣的很多很多,不一一列舉了,你黑襄陽人說明你怕襄陽人,說明襄陽的強大。襄陽話屬西南官話卾北片,這是國家定的,
河南好像不是這么定的吧?既然不是何來河南話?還有襄陽滿山片野的水稻,河南是嗎?有人說襄陽愛吃牛肉面就是北方,那武漢愛吃熱干面是哪里?還有人說襄陽還種小麥和河南相近,那湖南大把小麥也和河南相近?襄陽話總體口音有些類似南陽話,方言卻一點相似之處都沒有,畢竟和南陽是山水相連,口音類似正常的不能在正常了,就如黃梅之九江話,宜昌之四川話,荊州之湖南話,沒什么奇怪的,拜托以后黑襄陽換個話題。
2、山東菏澤的人,為什么說河南話?
此問題如果反過來問也同樣可以,河南人為什么說山東菏澤話,歸結原因在于,大范圍屬性上的方言,沒有河南話一說,也沒有菏澤話一說,兩者基本都屬于中原官話的方言范圍,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前些年因為工業短板,省內大批務工者分散到了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隨之帶去的就包括自身方言,所以當很多人后來發現山東魯西南方言與河南話類似時,就有點搞不清楚,其實菏澤的中原官話也是土生土長的方言,根本不是后期受河南影響。
就像是普通話普及全國一樣,中原官話的使用范圍主要包含山東魯西南地區和河南大部,且兩者不但方言屬性類似,文化習俗、飲食等也有很大相似性,不能說菏澤人說的是河南話,中原官話不是單純河南一個省份就能代表的,只不過河南作為中原官話發源地,當前使用人數較多罷了。當然,菏澤本地方言與河南方言雖然同屬于中原官話,但仔細分還是有明顯區別的,音調、音色上都有差異,
3、河南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
拋開語言分類而言,河南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是河南話的一部分,也都能代表河南話,并且最好聽的方言肯定是自己的家鄉話。站在個人的角度,我認為開封話最能代表河南話,我老家平頂山,說著魯山東邊的方言,但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很多開封的同學,感覺他們的方言比較有意思,特別是開封方言無論是信陽、焦作、濟源、安陽的都能聽懂。
開封給我的感覺就是說話輕飄飄的,音調比較好聽,似有若無,那時候經常聽室友講開封話,像“沒力兒、不孬、沒啥事兒”等等代表著濃濃的開封音。我們有時也開玩笑講,北宋時候皇上上朝會不會也說開封話,比如“今有啥事兒,這咋弄的啊”等等,總之,至于哪個地方的方言最能代表河南話,這個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方言本身就是最接近風土人情的文化,也多如星點。
4、為什么有些河南人喜歡說“中”?“中”在河南方言中有哪些意思?
謝謝邀請!歡迎打開歷史寶藏,一起來讀河南那些事兒,(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河南人愛說“中”,這個大家都知道。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得長風帖里的“中”字這個流行于中原大地的“中”字,有三層的內涵,一、天下之中河南自古就是天下之中,最早出土的的關于“中國”這個詞,就是說洛陽的,洛陽這個地方,在周代,號稱“天下之中”。
宅茲中國銘文之后的漫長歷史里,以今天河南政區為核心的區域,就是“中原”所指代的區域,雖然河南位居天下之中,無險可守而致歷史上屢次“逐鹿中原”飲馬黃河,但是中原之“中”的地理空間意義是無法改變的。紅色所示為歷史上“中原”概念之核心區因此河南人愛說的“中”,其實首先是一種地域方面的意義,二、中庸之道《論語·庸也》有言:“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