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手機微信是黃碼,支付寶是綠碼,這是什么回事呀。用戶在微信、支付寶登記的信息不一致,對個人信息判斷不同,導致微信支付寶生成健康碼顏色不一致,不過這個概率不大,因為技術等因素,出現黃碼、綠碼不同情況是很正常的,綠碼表示完全沒有問題,黃碼表示需要集中或居家隔離。
1、微信健康碼是黃碼,支付寶健康碼是綠碼,這是怎么回事呀?
謝謝您的問題。因為技術等因素,出現黃碼、綠碼不同情況是很正常的,基本原理相同。支付寶與微信都是基于用戶自主申報信息生成健康碼,判斷依據、顏色標識也是相同的,綠碼表示完全沒有問題,黃碼表示需要集中或居家隔離。地域與接觸的原因,健康碼顏色變化,綠碼變黃碼,可能是與確診或疑似病例曾處于同一個空間(比如高鐵),或者用戶去的地方是重點疫區,或者本身用戶就有身體不適的癥狀。
微信與支付寶都是同樣的原理,根據采集個人足跡、個人信息狀況做出的風險判斷,不過可能響應速度不同,過渡時段存在顯示差異,技術方面原因。第一,用戶在微信、支付寶登記的信息不一致,對個人信息判斷不同,導致微信支付寶生成健康碼顏色不一致,不過這個概率不大,第二,支付寶和微信對于健康碼的算法不同,在一些細節判斷上存在差異,所以顏色不一致。
2、一個人的手機微信是黃碼,支付寶是綠碼,這是什么回事呀?
一個人的手機微信是黃碼,支付寶是綠碼,這是什么回事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省、市相關防疫工作規定,綠、黃、紅“三碼”系后臺對申請人員進行自動審核、自動轉換后產生,持黃碼、紅碼人員暫不符合通行條件,需自行隔離。1、顯示綠碼者市內亮碼通行,進出掃碼通行2、顯示紅碼者要實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在連續申報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將轉為綠碼3、顯示黃碼者要進行7天以內的集中或居家隔離,在連續申報健康打卡不超過7天正常后,將轉為綠碼健康碼最先是在杭州通過支付寶首先推出的,后來在整個杭州、甚至浙江推廣,而微信也迅速跟進推出健康碼,
這確實是有利于個人疫情信息的管理,同時也為政府管理個人疫情提供了大量數據。為何兩者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呢?首先可能是錄入的信息有差異,其次如果是錄入信息沒有差異,并且兩者申請的時間距離很短,這種情況主要是支付寶和微信數據采集方式的不同。雖然兩者大致上都是采集個人行蹤足跡、或者個人信息狀況,但有可能兩者采集也有差異,比如經過疫區或者到過疫區、或者是否接觸過疫區的人等等,
再次評估方式有些差異造成的。支付寶和微信兩者推出的健康碼應該不是統一的一個數據庫,根據大的原則對個人足跡或信息的跟蹤采集后,進行分析得出的綜合風險評估,這里面可能會有評估方式的細微差異,騰訊和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推出“健康碼標準”,推薦給各地作為技術標準規范,支付寶是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將建立研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這是不是如果有差異將會以支付寶的健康碼為準呢?不過健康碼只是檢查的手段之一,很多城市都會輔助以其它的諸如手機驗證行蹤、對入城人員監控跟蹤的情況,而不是簡單就以健康碼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