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州南站有大巴發(fā)往宿州老鷹膀子的車,好像是15分鐘一班車,走的國道;從徐州東站也有高鐵到宿州東站,就更快了,可惜宿州東站相對于宿州來太偏僻;自己開車由銅山新區(qū)南上高速過去也不錯,不超過一個小時。我們宿州2018年GDP也達到了1630.22億元,徐州不就是宿州的4.22倍嘛。
1、宿州和徐州有多近?
我住在宿州和徐州交界位置,206國道邊上,所以我最清楚。你是說地理位置還是說關系上,還是政治上呢?地理上:宿州市區(qū)到徐州市區(qū)的距離大概一百七八十里地,到徐州銅山新區(qū)就更近了,從徐州南站有大巴發(fā)往宿州老鷹膀子的車,好像是15分鐘一班車,走的國道;從徐州東站也有高鐵到宿州東站,就更快了,可惜宿州東站相對于宿州來說,太偏僻;自己開車由銅山新區(qū)南上高速過去也不錯,不超過一個小時。
關系上就更不一般了,我們老家人說一個人沒出過門是這樣形容的:南到虛線(就是宿州,當地叫虛線),北到徐州。因為老輩人工作多是分配的,所以我家很多親戚在宿州市,我上學也是在宿州二中,現在都是自己跑,老家人的重心漸漸的偏向徐州,所以農村人外出買房,宿州和徐州各半吧。從語言上來說,宿州話和徐州話除了個別的詞匯,是聽不出區(qū)別的,方言一模一樣,
從邊界上來說,隸屬于宿州市的蕭縣,碭山縣部分以及宿州市埇橋區(qū)北部的一部分地區(qū),在解放戰(zhàn)爭以前都是屬于徐州的,因為政治問題以及解放早晚的問題,才出現了現在的邊界。我們小時候一條河就隔絕了兩個世界,自己的家鄉(xiāng)隸屬于宿州市,破破爛爛,沒有任何企業(yè),沒有什么起色;河的對岸則是徐州市,早早的起來了樓房,開起了工廠。
2、安徽宿州和江蘇徐州,各自經濟發(fā)展狀況如何?在未來城市發(fā)展方面,哪個城市更具有潛力?
問得好!誰說宿州不能與徐州相比?比一比總能行吧,徐州、宿州都是州,你徐州的州也沒多個三點水,比交通,徐州成天嚷嚷是五省通衢,哪又能咋得了?到南京、合肥,宿州還是要比徐州路程近,這你們徐州人總得承認吧?比經濟總量,2018年徐州GDP6882.74億元,就了不起啦?就可以嘚瑟了?我們宿州2018年GDP也達到了1630.22億元,徐州不就是宿州的4.22倍嘛。
沒讓你徐州高出五倍,我們宿州驕傲了嗎?比農業(yè),我們宿州市2018年農業(yè)總產值達到253.62億元,你們徐州農業(yè)總產值1211.96億元,僅是我們宿州的4.77倍,比工業(yè),徐州也沒啥值得自豪的,全市工業(yè)總產值近3000億元,僅一個徐工集團的年產值就超1000億元;而我們整個宿州的工業(yè)產值也達到600.22億元,已經超過徐工集團的一半還多。
比服務業(yè),我們宿州2018年第三產業(yè)總產值共776.03億元,你們徐州不才就2200.62億元,僅僅是宿州的3倍多一點,比來比去,不就是徐州比宿州塊頭大、重量級嗎?總比這些沒意思,俺服您徐州老哥了還不行嗎。要比咱就比精氣神,宿州雖然還落后很多,但還是敢于奮起直追,徐州大哥,您就做淮海經濟區(qū)當之無愧的老大吧,期冀您攜領著俺們各市共同發(fā)展。
3、本人安徽宿州人,剛需買房,合肥和徐州哪個城市適合?
第一選擇就是在合肥買房了,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性的,都是合肥,根本不用考慮徐州。首先你是剛需,是解決基本的居住需求,是居住為目的,你是安徽人,工作肯定也是以合肥為首先吧,合肥現在機會點很多,就業(yè)機會也很多,在合肥買房子,可以解決住房的問題,不管是以后結婚的婚房,還是孩子上學的戶口問題,都必須在合肥買,如果在合肥上班的話,在徐州買房,完全不可能去住的,不可能還做個高鐵,一年去住一次吧,就是出租的話,也在合肥買,你收租更加方便吧。
所以從第一重居住上來看,是肯定在合肥買了,第二種投資為目的。徐州屬于江蘇省,江蘇省是我國的第一大經濟強省,江蘇省有十三個城市處于全國百強市之內,并且排名都不低,徐州確實算上很強的城市了,十年前,買房子考慮徐州,可以理解,十年后的現在,肯定是合肥了,為什么這么說,要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經濟總量合肥18年的經濟總理就快八千億了,徐州的經濟總量不到七千億,合肥的人均GDP將近十萬,徐州是七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