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汽車集團的總部就是位于廣州。和深圳新經濟的蓬勃向上、經濟結構完成質變不同,廣州新舊動能的轉換處于攻堅期,因為廣州敢為人先,廣州人會博取百家之長,”這句話同樣反應了廣州的經濟發展中心開始東拓南進,我系廣州人~睇完《其實你不懂廣州人》之后,我就越來越覺得身為一個廣州人好驕傲~廣州古時候叫番禺,番禺是海神的名字,廣州的文化是不同于中原文化的海洋文化,他包容,敢于冒險。
1、廣州的經濟如何才能重新崛起?
很多人都批評廣州相對北京、上海、深圳,包括和杭州比,新興產業不夠發達,存在產業結構問題。但杠桿游戲覺得,這基本是句廢話,上至整個中國,下至大部分省市,不都存在結構新問題,等我國進入了發達經濟體行列,到時也會有美國、歐洲那樣的經濟結構煩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相對于大部分內地所謂的強省會,廣州是一座完成了工業化、城市化的城市,
盡管強省會搶人喊得很厲害,但廣州常住人口2017年的增量,遠超他們。確實,憑借著強省會策略和金融危機后產業轉移、大區經濟,以及高速投資,強省會取得了很好效果,但如果把這放在一座城市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去思考,就會明白,每個城市都有高增長的階段,都有城市化、工業化、投資高速增長的階段。更多的地方,實際只是在重復廣州的過去,
沒有哪個強省會不會遇到這樣的陣痛,只是時間問題。而廣州反倒是在完成工業化后,可以考慮經濟轉型的事情了,類產業和人口發展的歷程表明,超級城市群里往往蘊藏最頂級城市。格局拉開了想,強省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甚至長期不會有比肩港澳大灣區、京津雄三角這樣的超級城市群,一個強省會,最多成為一個超級大都市區,最多成長到廣州今天這樣。
如一些分析人士所言,廣州已經達到一座省會城市地位、影響力的極限,其他強省會的上限在哪里?他們及其周邊,要成長為超級城市群還需要時間——反倒,強省會在今天是對的,但到了一定階段,會發現,這反倒成為鑄造超級城市群最大的障礙。你能指望著和一群窮兄弟,組建世界級的城市群嗎?和深圳新經濟的蓬勃向上、經濟結構完成質變不同,廣州新舊動能的轉換處于攻堅期,
在廣東地區,有關兩者的討論非常多。甚至不乏唱衰廣州的聲音,但是,正如城市戰爭創始人孫不熟所言,過去幾年,廣州在招商引資上碩果累累,令人眼花繚亂,再過一段時間,等這些項目完全落地之后,就會慢慢地反映到GDP里面去,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能看出廣州真實的GDP。以廣東省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大靠山,以廣州市的家底以及掌握的資源,有沒有GDP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要什么樣的GDP?是的,廣州在苦練內功,在默默努力,這就是轉型升級,
作為一省省會,廣州卻是當之無愧的國家中心城市,在國際商貿、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門戶地位上,傲視京滬外所有城市。這個地位不是今天才有,而是數百上千年,無論在人類是否進入工業化時代,還是工業革命后,廣州之于我國都有極強的門戶意義。特別是人類進入海洋文明之后,廣州的地位也就注定了,只要不亂搞,不會差到哪里去,
2、廣州的經濟在全國排第幾?
雖然一個城市的經濟狀況不斷在發生著變化,但是人們始終還是樂此不疲的根據各個城市的GDP(經濟總量)進行排名。就在前段時間,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全國26省會城市GDP數據報告,如果你生活在廣州,一定會為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而感到自豪的。從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廣州憑借21503.2億元的GDP總量獨占鰲頭,直接比第二名成都超出7000多億元,把它遠遠地甩到了后面,
不過,在GDP增速方面,廣州和其他GDP總量排名前十的省會城市相比,就沒有什么優勢了,只有7.0%。雖然這也只是基于GDP總量的一個排名,并不能夠衡量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但是作為一個沒有生活在廣州的人還是非常嫉妒的,為何它的GDP總量就是這么高呢?廣州是廣東省內最引以為豪的兩座明星城市之一,雖然廣州的經濟支柱主要來源于汽車整車制造、石油化工和電子產品制造等傳統行業,并沒有一些高新科技行業高深,但是可以為廣州帶來更多的資源、人才、技術、資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