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傳》的典故,這是一篇寓言,說的是趙簡子在中山打獵,一只狼將被殺時遇到東郭先生救了它,危險過去后,它就“得志便猖狂”起來,反而想吃掉東郭先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所指,是一個歷史上嗜血成性的惡魔,他制造的人間慘劇,可謂喪心病狂、慘絕人寰、臭名昭著。
1、《紅樓夢》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說的是誰?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所指,是一個歷史上嗜血成性的惡魔,他制造的人間慘劇,可謂喪心病狂、慘絕人寰、臭名昭著。而且有許多大大小小在歷史上留有名號之人,與他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牽連,要知道這個惡魔身系何人,還要先從賈迎春說起,因為“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畢竟出自迎春的判詞。賈迎春雖然是一個沒用得“虎狼屯于階陛尚談因果”的“二木頭”,奇怪的是她居住的“紫菱洲”和“綴錦樓”卻是大觀園內獨一無二最頂級豪華的所在:“紫”在古代傳統習慣中是指與帝王有直屬關系的事物,“綴錦樓”則盡顯豪華氣派,
據書中描述,紫菱洲是一處臨水建筑,蓼花葦葉,翠荇香菱,盡現江南特點。“紫”與帝王有關,“菱”則與“金陵”之“陵”同音,可以判斷所謂“菱洲”其實就是暗隱“金陵(南京)”,然而,自明朝未年為始,終滿清一朝近三百年間,在南京稱帝王者,唯弘光帝朱由崧一人而已。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宣布稱帝,建立了弘光政權,
第二年五月十二日,因清軍逼近,朱由崧帶數十騎半夜逃出南京。五月二十二日,黃得功戰死于蕪湖,朱由崧則被田雄、馬得功等人獻于滿清,隨后被押往北京,一年后的五月,受盡屈辱的朱由崧及鄒太后、潞王朱常淓等明室皇族十七人,被清廷殺害(或用弓弦勒死)于北京菜市口。這一切正契合了迎春判詞中的“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可見,迎春所居的紫菱洲、綴錦樓,其實是在隱指朱由崧住在南京的紫禁城、武英殿,
那么,“孫紹祖”是不是指的俘虜朱由崧一年后將其殺害的滿清呢?說起來也很象,“紹”為承接、繼續之意,孫紹祖即后世子孫繼承了先祖之事業。我們知道滿清來自于宋朝時的金國,兩者都進犯吞并了中原,可謂是后世子孫承接了先祖之業,但是,書中介紹孫紹祖為大同人氏,這就不得不對其作更具體的解讀了。原來大同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自石敬塘割讓出賣幽云十六州后,大同對南北方政權就顯得更加重要,凡占領大同者就能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威脅,
公元1122年,金國皇室完顏宗翰(《說岳全傳》中的粘罕),攻占了大同,并制造1127年的靖康之變,俘虜走了宋朝的徽欽二帝。而在明末清初,殺史可法、制造了“揚州十日”的滿清皇室和碩豫親王多鐸,于1645年五月十六日進入南京,二十二日在蕪湖俘虜弘光帝朱由崧,并押解到北京,多鐸在滅亡明朝期間為滿清建立的功勞,和完顏宗翰在滅亡北宋期間為金國所建立的功勞,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更重要是是,粘罕擄走了徽欽二帝,多鐸擄走了朱由崧,因而《紅樓夢》中利用這種歷史的相似處,給多鐸起了一個“孫紹祖”的名字。自然是,“祖”為粘罕,“孫”為多鐸,(孫紹祖的原型多鐸)多鐸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個兒子,與兩個哥哥阿濟格、多爾袞同為阿巴亥所生。天聰八年,攻打朔州,經五臺山,于大同大敗明軍,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為豫親王。
崇德六年,參與松錦大戰,生擒洪承疇,迫使祖大壽降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鐸隨多爾袞與降將吳三桂一起,在山海關一片石戰敗李自成,五月初三進入北京。十月初一日,多鐸晉為親王,受封定國大將軍,先于陜西大敗李自成,后又橫掃占領河南,隨之統領清軍南下,殺高杰、降劉良佐、劉澤清,占領江北四鎮,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率領清軍用紅夷大炮攻陷揚州,殺害督師史可法,并下令屠城,十天內制造了八十多萬人被殺的慘案。
五月初九日攻占鎮江,五月十五日,魏國公徐文爵、保國公朱國弼、錢謙益、王鐸、趙之龍等剃發將南京獻給多鐸。不久,又先后擄走了弘光帝朱由崧,“明太子”王之明,監國璐王朱常淓、太后鄒氏等一眾明朝皇室成員押往北京,在此期間又頒發了“剃發令”,制造了多起屠城事件,《紅樓夢》中所謂“末世”時期的“白骨如山”,“孫紹祖”多鐸的“貢獻”無疑是最為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