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貂蟬的故事流傳以來,很多人開始好奇,貂蟬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貂蟬故里在哪里。根據有些文史專家考證,貂蟬和呂布結緣,就是因為貂蟬和呂布都是山西忻州人(忻州定襄申明自己是呂布故里),貂蟬去世以后,劉備等人感嘆貂蟬的高義,就把貂蟬運回她的老家安葬,所以,山西忻州有貂蟬的墓地,現在山西忻州有貂蟬陵園。
1、貂蟬到底是哪里人?
人物原型正史《后漢書》中,從未提及貂嬋之名,它僅以很短的篇幅記錄董呂之間的私人恩怨。當年董卓曾為區區小事怒殺呂布,被呂布敏捷地躲過,后來兩人重修于好,董卓又派呂布去看守自己的內宅,不料呂布竟乘主人不在,與董卓的貼身婢女暗中相戀,因畏懼奸情被董卓發現,呂布求見王允,和盤托出與董卓不和的真相,指望得到他的援助,結果反過來被王允所利用,指使他將赴宮廷開會的董卓一舉殺死。
這里出現的婢女,應該就是貂嬋本人,但她本是相國董卓的婢妾,與司徒王允并無干系,出身之謎貂蟬生于何方?一說永年,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臨洮之說源于《三國志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里說則是在當地石溝鎮艾好灣村,至今還留有所謂「貂嬋洞」,在元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
談貂蟬就要知道呂布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后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后占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并處死,由于《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心目之中。
2、貂蟬故里在哪?
貂蟬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女性角色,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貂蟬的故事流傳以來,很多人開始好奇,貂蟬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貂蟬故里在哪里?對于貂蟬在歷史上的存在,多數人并無異議,但是對于貂蟬故里到底在哪里,從古代到現在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目前,申請、申明自己是貂蟬故里的地方有山西忻州、河北永年、甘肅臨洮、甘肅康樂、陜西米脂等地,再加上京劇《鳳儀亭》所說,關于貂蟬故里,一共有山西忻州說,河北永年說,甘肅臨洮、康樂、東鄉說,陜西米脂說、河南焦作說等幾種說法,
貂蟬故里在山西忻州山西著名學者孟繁仁先生認為貂蟬故里在山西忻州。早在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之前,三國人物包括貂蟬的故事就在三國之后歷朝歷代的各種文學作品里出現,比如元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錦云堂暗定連環計》載曰:您孩兒(貂蟬)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
根據《錦云堂暗定連環計》里的說法,貂蟬是山西忻州九原縣木芝村(木耳村)人,原名任紅昌,是漢朝宮廷里的宮女,在宮廷里的職事是掌管朝臣戴的貂蟬冠,因此被稱貂蟬,根據有些文史專家考證,貂蟬和呂布結緣,就是因為貂蟬和呂布都是山西忻州人(忻州定襄申明自己是呂布故里),貂蟬去世以后,劉備等人感嘆貂蟬的高義,就把貂蟬運回她的老家安葬,所以,山西忻州有貂蟬的墓地,現在山西忻州有貂蟬陵園。
需要指出的是,《錦云堂暗定連環計》跟《三國演義》一樣,都是文學作品,貂蟬都是文學人物,并非歷史人物,貂蟬故里在河北永年河北邯鄲考古專家郝良真先生認為,貂蟬是河北邯鄲永年人。他所依據的是在河北邯鄲永年出土的唐代墓志和宋代石刻,在這件唐代墓志和宋代石刻中,分別提到了兩個地名,“貂蟬里”和貂蟬村,在宋代石刻上更是有“永年縣貂蟬村木匠都料馬誼”等記載。
唐代“貂蟬里”先暫且不說,宋代石刻上“永年縣貂蟬村木匠都料馬誼”的說法個人覺得可信度不太高,因為永年縣在宋金時代稱洺州,屬河北西路,永年置縣應該是在民國以后,宋代石刻上不可能會出現“永年縣”的說法,因此,以這塊宋代石刻作為史料,個人竊以為不太有說服力。或者,唐代確實有所謂“貂蟬里”的說法,但是,這里的“貂蟬”并不一定就是指人名,而且就是傳說中三國里的那個貂蟬,貂蟬也可以是一個物名,也可以是一個象征名詞(貂蟬是古代高官戴的帽子,象征著高官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