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黃蠟石好壞是一個專業化很高的工作,如果不懂可咨詢專家,不可隨便購買。黃臘石在我國分布很廣,無論是在山區,河流,峽谷都能撿到黃臘石,但是想要撿到比較好的黃臘石,就只有,臺山的黃蠟石又叫臺山玉;(2)江西贛州信江河一帶沿途到鉛山縣;(3).浙江金華蘭溪一帶;(4).安徽黃山、六安一帶;(5)新疆一帶。
感謝邀請!黃臘石在我國分布很廣,無論是在山區,河流,峽谷都能撿到黃臘石,但是想要撿到比較好的黃臘石,就只有:(1)廣東臺山。臺山的黃蠟石又叫臺山玉;(2)江西贛州信江河一帶沿途到鉛山縣;(3).浙江金華蘭溪一帶;(4).安徽黃山、六安一帶;(5)新疆一帶,
2、黃蠟石和黃龍玉的區別在哪?
一、黃臘石的特性:1、黃臘石在巖石學上是一種石英石,主要成份為石英。黃臘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韌性也強,極富穩定性,其表層為黃臘油狀,切面石心部分多為粉白或黃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臘的質感源于石英,顏色則來自表面鐵元素的氧化,黃臘石是臘石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石英石因地質變動破碎而滾入酸性的泥土中,并長期受酸性物質的低溫溶蝕,使其表面產生臘狀釉彩。
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發,滾入山溪中,經河水搬運而流入江河,經多年的溪水沖刷及沙礫摩擦,表面變得油光滑膩,又經水中各種礦物元素的長期滲蝕,產生多種色彩,黃蠟石分山料和籽料,籽料價格要高得多。山料是在山上的黃蠟石,往往帶著一層石皮;籽料是指山料滾落到河里后,經過許多年的河水沖刷,將表面不好的部分都沖刷掉了,留下了最精華的部分,
籽料雖然個頭要小得多,但價格卻要高得多。2、成品黃蠟石如何區分好壞:首先看玉化的程度;其次,看有沒有雜質和斷裂的情況;最后才是看石頭的密度,密度越高越穩定,這是判定是否是精品的主要標準,對于初學者或外行來說,這個比較難。有一個簡單的辦法:用手電筒貼著石頭,打開光源,如果呈現的光暈在1.5~2厘米以內,基本可以判定玉化程度較高;如果光暈太大,說明密度不夠,品質不佳,
判定黃蠟石好壞是一個專業化很高的工作,如果不懂可咨詢專家,不可隨便購買。另外,很多人喜歡在黃蠟石上打油,這樣看上去更光潤,不過,差的石頭,多放幾天就會變得很干燥、很難看。對于不懂的人來說,很容易在這點上吃虧,3、黃蠟石以黃為貴,但不是所有的黃石都是蠟石,在撿石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有些黃色的石頭,有些是普石,有些是水浸的英石,普石的黃與蠟石的有明喑之別,普石黃色略暗但其色近似于蠟石中的細蠟,有的雖手感光滑但仔細觀查會出現一些白點,黃色英石手感沒有潤滑感,透光性一般都是通透,內色純凈。
凍脂質地細密,油感好,水頭足,它和膠蠟的區別在于透明度,凍蠟的透光性一般可達石頭的一半,小塊的可能通透,凍蠟旳分類丈有許多,象冰種,荔枝彩蠟等,都屬于凍蠟,而膠蠟的透光性多是石頭表皮的燈光外面的一圈光圈,有的也僅能穿透幾公分。4、晶蠟比較好分辧,河道中的黃皮晶石與凍蠟的區別在于晶石表皮手感干燥,強光下內部呈白色,而凍蠟在強光下內部呈黃色或其原種色,有些晶石表皮是黃蠟石,中間為顆粒狀或細粒晶體,這種石頭往往被人利用,充當金包玉,為造假會在石頭上涂抹一層固化劑,使其油潤光滑,
細蠟沒有凍蠟的透光性,也沒有膠蠟的光圈,是一種色彩厚重,細膩光滑的蠟石,如果說凍蠟雕件富貴榮華,細蠟則顯的有種霸王之氣。二、黃龍玉的特性:黃龍玉是2004年在云南龍陵被發現的一種新玉種,其主色調為黃、紅兩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綠等色。有“黃如金、紅如血、白如冰、烏如墨”之稱,具體說:黃的有金黃、蜜黃、蛋黃、雞油黃、橘黃、枇杷黃等深淺不一的黃色。
紅的有雞血紅、朱砂紅、豬肝紅、玫瑰紅、淺紅、水紅等;白的有雪白、冰白等,2011年2月,黃龍玉即被國家正式收錄進入《國家珠寶玉石名錄》,成為與翡翠、和田玉同等位置的天然玉石。2、黃龍玉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鐵、鋁、錳等金屬元素及40多種微量元素,但和水晶不同并非單晶體,而是類似翡翠及和田玉的多晶復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