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農民和個體商戶,河南大暴雨直觀上來看,損失最大的應該是生產企業、養殖戶和保險行業。河南暴雨造成的損失,暴雨過后不可能馬上恢復,它的影響有多嚴重大概多數人都輕估了,地處黃河下游的河南相對于下雨來更怕黃河決口,因為他們就在黃河的下面,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中國一半的歷史都與河南有關,并且,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
1、河南暴雨損失最大的是哪類人?
河南暴雨造成的損失,暴雨過后不可能馬上恢復,它的影響有多嚴重大概多數人都輕估了。相對農民和個體商戶,河南大暴雨直觀上來看,損失最大的應該是生產企業、養殖戶和保險行業,企業的廠房被掀翻,設備被沖走等等,本身企業的資產價值就高,整體損失也會很大。畜、禽養殖戶多是經年累計下來的規模,直接被水沖走,導致多年的心血流失,損失也很大,
大家都能在視頻中看到洪水中翻滾的車輛,截至7月26日,已經有客戶向河南保險業報案36萬件,估損金額92億元,鑒于目前水災害仍未結束,等塵埃落定損失必然還會有增長,這對保險行業來說,又是一次大考驗。僅看以上損失的金額來講,也許保險公司才是受損嚴重的大戶,但還有一個產業,就算企業、養殖業、保險業加起來的損失,都不如它,那就是農業。
“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生活的底氣,河南作為產糧大省,2020年的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10,今年小麥產量為3803.2萬噸,高居全國第一,占夏糧總產的26.1%,幸好已經入倉,只要好好儲存就好,現在讓人心痛的是玉米,河南災區的玉米大部分被水沒頂、倒伏,減產、絕收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直接影響到糧食市場,才是這次洪水最大的損失,
2、這次河南特大暴雨有多少車輛受災?
據報道,河南特大雨災中,有500多萬輛車浸泡水中。昨天晚上在鄭州工作的漯河籍小伙,給家人打電話,想把車拉到漯河維修,說在鄭州很難排上號修車,從這兒可以推算,這次大暴雨中,受損車輛確實比較多。車輛被雨水浸泡,是比較嚴重的車損,維修費用較高,如果未買車輛雨損險,維修費就無法理陪,恐怕這將是廣大車友的一大損失了。
3、河南為什么7月份總是下雨?歷史上有哪些自然災害?
從歷史上看,河南是多災多難的,不過,最多的不是澇災而是旱災加蝗災,像1942年的大饑荒就是旱災加蝗災,這次大饑荒直接導致中原300多萬人死于饑餓!河南在過去被稱為中原、中州、豫州,是一個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中國一半的歷史都與河南有關,并且,在5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和繁衍,
所以,很多人說河南是中國人的老家,我是十分認同的。從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到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中晚期,再到夏朝、商朝、西周、東周、宋國、陳國、衛國、管國、鄭國、許國、應國、蔡國、魏國、韓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南宋、金朝、元朝、明朝、清朝等都在河南“建制沿革”,
河南的洛陽、開封、安陽、商丘、南陽、鄭州、浚縣都是歷史文化名城。河南在歷史上不僅天災多,人禍可能更多一些,在上面的這些朝代,常年打仗讓中原地區的人死傷無數,給當地人帶來無盡的苦難,河南為什么7月份多雨呢?河南雖然多旱,但是,下起雨來就會很集中。進入大暑節氣,江淮地區進入干旱少雨的伏旱期,雨帶北移到河南、河北等華中、華北以及黃河流域,全年一半的雨水將在7、8月份傾瀉而下,
所以,每年7月份這些地區雨水都會比較多,雨下得多了,就容易導致山洪暴發,黃河決口。我們翻閱歷史能夠看到,從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間黃河決口次數高達1590次,每一次決口和改道,有天災也有人禍,在古代只要一打仗,就會把黃河扒開,以水為兵,例如,南宋為了阻止金兵南下,扒開了黃河大堤,改道后黃河從南面經江蘇流入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