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從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1935年10月到達陜西吳起鎮,行程2.5萬余里,史稱紅軍長征為二萬五千里長征。紅二十五軍,1934年11日從河南羅山縣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到達陜西延川縣永平鎮,這也是長征中第一個到達目的地的隊伍,行程近1萬里。
1、紅軍長征途經多少個地方呢?
紅一方面軍(即中央主力紅軍):從江西、福建交界的中央蘇區出發,沿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交界處進入貴州,繼續向西從云南迂回度過金沙江進入四川境內,沿川康交界處翻越岷山進入甘肅,最終在甘肅、陜西和寧夏三省交界處建立以延安為中心的陜甘寧蘇區。紅二方面軍:紅六軍團從江西湖南交界的湘贛蘇區出發,從湖南南部、廣西西北部進入貴州,后回師東進湘鄂川黔蘇區,與紅二軍團會合,二、六兩個軍團經四川東部(現重慶市)湖南西部進入貴州,與紅四方面軍配合后也從云南度過金沙江,但是二、六兩個軍團是從更西面的西康省北上翻越四川岷山的,并在甘孜正式合編為紅二方面軍,進入甘肅后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
紅四方面軍:從川陜蘇區出發,向西進入川西北草原,率先和紅一方面軍會合,但川陜蘇區主席張國燾見紅一方面軍長途跋涉損兵折將,遂欲奪取中央領導權,拒絕北上,紅一方面軍單獨翻越岷山后,紅四方面軍在川康交界處做了幾次迂回后最終同紅二方面軍一起北上。在甘肅會寧實現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紅二十五軍:從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別山區(即鄂豫皖蘇區)出發,經湖北河南進入陜西南部安康漢中地區,從甘肅折回陜西北部,創建根據地,最終迎來三大主力紅軍。
注:由于紅一方面軍是中央紅軍,所以長征一般以紅一方面軍的路線為主要標準,紅一方面軍的出發地是江西福建交界的中央蘇區,但中央機關都在江西境內,福建那邊面積不大,所以福建可以忽略不計入路線圖。從湖南廣東交界處行軍時主要在湖南境內,廣東地方軍閥陳濟棠為自保未出兵,所以廣東也可不計入,從廣西東北部短暫插過時,雖然桂系軍閥只出兵不出力,坐視蔣系中央軍與紅一方面軍撕殺,但畢竟是參與了,所以算廣西一個。
最終,紅一方面軍的路線應該是江西→湖南→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如果加上福建和廣東應該是十一個省.可以看出,紅一,二,四方面軍總共經過十一個省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肅、陜西.加上二十五軍經過的河南、湖北是十三省.紅二方面軍什么時候也沒去過新疆.進軍新疆是在1936年底長征結束之后的事.是紅5,9,30軍和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共21800人,到達新疆的有800人.。
2、紅軍長征的行程是多遠?
謝謝邀請:紅軍長征是一次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萬里征程,共有四路大軍參與了這場偉大的征途,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從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出發,1935年10月到達陜西吳起鎮,行程2.5萬余里,史稱紅軍長征為二萬五千里長征。紅二方面軍,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縣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到達寧夏西吉縣將臺堡,行程二萬余里,
紅四方面軍,1935年3月從川陜革命根據地出發,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行程一萬余里。紅二十五軍,1934年11日從河南羅山縣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到達陜西延川縣永平鎮,這也是長征中第一個到達目的地的隊伍,行程近1萬里,四路大軍總共加在一起行程為六萬五千余里,按現在的行政區劃分,長征經過了15個省市,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重慶,云南,四川,青海,河南,湖北,甘肅,寧夏,陜西。
這是史無前例的戰略大轉移,為抗日戰爭和革命事業奠定了穩固的西北大本營,大家千萬不要在地圖上去測算距離,紅軍的長征是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進行的,走的是山路,小路,人跡罕見之處,忽南忽北,不斷迂回,有時大踏步前進,有時需迅速后撤,紅軍曾在貴州,四川,云南輾轉三個多月,部隊的作戰,偵察,掩護,穿插,迂回就更不用說了,實際的行程還要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