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三線城市中也有不少城市相比洛陽有過之而無不及。珠海、鎮江、三亞、西寧等城市也在三線其中,洛陽要向這些城市學習,盡管古都目前仍屬三線城市,但就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言,可能是其它一、二線城市也無法比擬,除此之外,國色天香的牡丹也是洛陽的城市名片。
1、為何洛陽僅是一個三線城市?
洛陽的價值不在于今天,而是因為歷史!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沒能把洛陽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旅游名城,往事如煙,只存在于回憶里。洛陽的經濟實力排在了全國五十開外,2017年的GDP只有4300億,跟二線城市的佛山、南通、合肥、濟南、常州、泉州、大連相比還是差距不少,可于福州、昆明、石家莊、保定、中山、蘭州等具有經濟地位或省會城市重要性卻也無法相比。
但在三線城市中也有不少城市相比洛陽有過之而無不及,珠海、鎮江、三亞、西寧等城市也在三線其中,洛陽要向這些城市學習。同洛陽經濟地位基本相當的中部地區還包括蕪湖、岳陽、南陽、許昌、衡陽等地,三線城市的路上還是挺有伴的,卻不是一個人在孤獨的走,從目前中原城市群的發展趨勢看,洛陽要同鄭州、開封一起參與到中部城市群的競爭中。
可鄭州作為省會城市,集聚了河南的政治、經濟、交通、教育、科技、創新和服務業等產業大部分核心地位,留給洛陽和開封的只有制造業、旅游業和本地區范圍的服務業等競爭力較低的產業,要想在中部地區發揮積極作用的潛力不大,洛陽也不存在反轉余地,未來與其他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一起發展壯大,并在各自的小區域內實現城市擴張,吸引周邊的人口進入,從而在城市擴張中提高城市的品質、交通、地鐵、服務、教育等方面的方面,成為在國內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城市。
2、洛陽10年時間能成為一線城市嗎?
這樣的提問,會讓噴子每天辱罵洛陽,名字都已經故意寫錯啦,十年內沒啥可能,但也不是沒希望。誰能想到深圳能變成大城市呢?1950年前,洛陽也就是一個縣,誰知道古代輝煌的不得了,最后又成這個樣子?后來又讓國家領導重視,變成了重工業城市,發展到700萬人,有可能,也許不可能,神仙也不好算出來,就這樣發展吧,目前就挺好,這幾年變化太大,出去就能迷路,特別是去新區,得依賴手機導航,這在前幾年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3、洛陽人怎么樣?
洛陽人屬北方人,性格有很鮮明的北方特點,洛陽人豪爽大方。洛陽人性格豪爽,不愛斤斤計較,遇事不喜歡悶心里,問個明白,或者吵一架,出完氣就好了,洛陽人的大方有心理上的,也有物質上的表現,這和洛陽的地域性及古都文化有關。生在古都,洛陽人普遍有文化上的自信,這種自信有時就是文化優越感,因此寬容大度、包容性強是洛陽人的心理基礎,
比如,洛陽人很熱心,幫助別人不圖報答,待人接物不小氣,有時甚至是窮大方。洛陽民間流行一句話,“過日子要儉省,待客時要奉承”,就是說,哪怕慢待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客人,勤懇保守。因為是內陸城市,洛陽人的性格比較保守,洛陽人過日子很勤懇,不虛榮,窮日子窮過,富日子富過。不攀比,不自卑,安分守己,缺少出去闖一闖的勇氣,
從優點上說,洛陽人戀家、顧家,從缺點上說,洛陽人思想封閉,缺少開拓精神,這種心理可能也與洛陽城市的宜居性有關,洛陽人普遍舍不得洛陽這個風水寶地。熱情善聊,洛陽人管聊天叫“噴”,好友相聚,一瓶酒,幾盤菜,能喝一晚上,天南地北地“噴”一晚上。洛陽人不僅親朋好友之間愛說愛聊,也愛與陌生人談天說地,洛陽人管好朋友叫“活計”,這樣的稱呼有幾分江湖豪氣,講義氣、夠朋友,是洛陽人看人交友的一個標準,自私小氣的人不僅交不到朋友,還往往會被別人看不起。
4、外省人是如何看待洛陽這個三線城市的?
我的父母是五十年代從上海援助洛陽來到洛陽的,當時洛陽正在建十大廠礦,我就出生在了洛陽,也就是洛陽人了,小時候經常去上海的姑姑家感覺回上海可以吃到各種好吃的飯和零食,就感覺洛陽生活條件不好,很想離開,上學后開始喜歡歷史文化,閱讀了很多歷史書籍,才發現自己生長的地方原來是那樣的不平凡,那樣的神圣,河圖浮,洛書現,八百諸侯會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