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廣東旅途遙遠;第二,交通不便。有,有個叫南越國(南粵國)的藩屬國,國都就定在番禺(廣州),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女媧傳說之靈珠》里面就有個南越國,我一向都是個歷史愛好者,很好奇,就去查了,想不到歷史上在我們廣東這邊真的有一個南越國。
謝大圣邀!中國古代從秦朝開始至清朝滅亡的二千多年間,共出現了二百四十三位大小(統(tǒng)一、割據意)皇帝,其中十歲以下的小皇帝有二十九個。如: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八歲的漢質帝劉纘,三歲的北魏帝元釗,七歲的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磷質班(只做了五十三天皇帝就駕崩,死因不明)等,最小的是漢殤帝劉隆,生下來一百多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駕崩。
2、廣西和廣東歷史上有過皇帝嗎?哪個多一些?
有,有個叫南越國(南粵國)的藩屬國,國都就定在番禺(廣州),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女媧傳說之靈珠》里面就有個南越國,我一向都是個歷史愛好者,很好奇,就去查了,想不到歷史上在我們廣東這邊真的有一個南越國。南越國是秦末到西漢時期一個在中國嶺南地區(qū)的一個政權,開國君主叫趙佗,一共歷任5位君主,一共93年,趙佗本是秦朝將領,曾南下攻打百越,秦朝滅亡后起兵割據了嶺南,并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
西漢時期,趙佗接受了漢高祖劉邦,臣服漢朝,成為西漢的一個藩屬國,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馀歲,葬于番禺(今廣州)。趙佗死后,其后代續(xù)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出兵南越國,被漢朝所滅,趙佗從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作為攻打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統(tǒng)治嶺南81年。
3、秦始皇鞏固和擴展版圖的時候,有親自到過廣東嗎?有何依據?
別看今天廣東等沿海地區(qū)發(fā)展的有模有樣的,但在宋代以前,廣東等地都是十分落后的蠻荒之地,而生活在這里的百越民族也被稱作是“化外之民”,在中原人的眼中,西南地區(qū)就代表著蠻荒。這里的特產是瘴氣,毒物,也就是說,在古代,整個西南地區(qū),都是沒有開化的地方,是落后,貧窮的代名詞!懲罰犯人,除了秋后問斬,最狠的,就是判他個流放嶺南!公元前219年,統(tǒng)一六國后的秦始皇再一次集天下之兵以開疆拓土,這一次,他的目標是嶺南地區(qū)。
集50萬軍隊,前后三次大規(guī)模征討,歷時9年,終于平定嶺南!至此,嶺南地區(qū)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管轄范圍!平定嶺南后,秦始皇曾前后五次巡游中國,但他最南只到達湖南長沙,并沒有到達過廣東,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廣東旅途遙遠;第二,交通不便。后來的趙佗能夠割據嶺南,就是因為嶺南地區(qū)與內地的交通不便,且易守難攻,趙佗只需要派兵把守主要路口,就能據中原之敵于大門之外!因此,交通不便是阻礙秦始皇繼續(xù)南巡的重要原因,要不然,按照秦始皇的想法,他肯定是要親自丈量大秦帝國的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