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房子一般講究通風,屋內外溫差很小,室外多少度室內幾乎也是多少度,冬天哪能不冷。因為工作需要,本人經常南北飛,昨天也剛從0℃左右的山東回到25℃左右的廣東,別看我是在東北長大的,在東北零下三十度,也比在山東零下二十度好過,不要總認為廣東冬天濕冷,其實刮北風時,廣東冬天也可能很干燥的,可以曬魚干、做臘肉,皮膚也會開裂。
1、廣東零度的冷,可以比肩北方零下十度嗎?
因為工作需要,本人經常南北飛,昨天也剛從0℃左右的山東回到25℃左右的廣東。對于體感溫度,我的經驗是:溫度最最關鍵,其次是風,濕度最次要(甚至沒有直接影響),前段時間廣東也迎來了降溫,我注意到室內溫度逐漸從二三十度降到16℃,后來再降到12℃左右的低溫,濕度從70%降到25%,16℃時還可以輕松扛,12℃時后者冷得十分難受,如果再降下去肯定冷得更要命。
不要總認為廣東冬天濕冷,其實刮北風時,廣東冬天也可能很干燥的,可以曬魚干、做臘肉,皮膚也會開裂,由干燥變濕的話一般意味著有溫暖的南風,溫度往往會升高一些,比如潮濕的回南天,回南天是室內冷颼颼的,室外則很暖和(溫差大)。濕冷意味著空氣中水蒸氣容易凝結成水,從科學原理上分析,水蒸氣凝結成肉眼可見的水,是放熱過程,
所以濕冷更冷沒有科學依據。當然,水的導熱性比水蒸氣大,可是冬天我們都穿得厚厚的,身體皮膚不會直接接觸冷水,水的揮發的確會帶走熱量,但既然潮濕,水更不容易揮發。夏天潮濕感覺更熱,冬天當然不會反過來感覺更冷,大家可以試試,同樣溫度下把手弄濕,看看是干燥條件下還是潮濕環境下更冷,肯定是前者,當然,如果被雨淋或者泡在冷水里,那又另當別論,刺骨的冷啊!畢竟水的比熱是空氣的上千倍(水蒸氣的比熱和空氣則差不多)。
的確,冬天我在廣東經常感覺冷得要命,在溫度更低的北方反倒覺得挺暖和的,為何這樣呢?其實最大原因是北方在寒冷的戶外待的時間短,在溫暖的室內待的時間長。南方房子一般講究通風,屋內外溫差很小,室外多少度室內幾乎也是多少度,冬天哪能不冷?北方房子講究保暖,門窗都關閉,很多弄雙重門隔溫,屋內有暖氣,室內外溫差很大,出門添衣,進門脫衣(否則熱得出汗),
如果北方也像南方那樣沒有暖氣和保溫措施,那會冷得更要命的,看看自駕游在床車睡覺的視頻就知道了;相反,南方如果采取保暖措施(比如開熱空調,也可以裝暖氣),也會很溫暖,但南方房子保溫性差,也沒有暖氣工程補貼,那要花不少錢的。最近山東霧霾,濕度也有70%左右(大家可以查查),白天3℃左右的氣溫,我基本一件打底衫加一件羽絨就夠應付了(在廣東12℃,25%濕度我穿2件羽絨才可以),帶去的第二件羽絨根本用不上,
我大部分時間在室內,在室外也是帶著余溫搭車或者短時間走動。要是在室外靜坐一個小時,也是凍得受不了的,前幾天在煙臺高鐵站站臺等車,當時突然刮了風,我就凍得幾乎頂不住了,只能背對著風,不停地抖,甚至跳起來(劇烈運動),好在幾分鐘列車就來了。風能加強空氣對流和加快水份蒸發,無論夏天還是冬天,風都會帶來強烈的降溫效果(想想吹風扇的效果),
南方陰雨天往往感覺更冷,那是因為陰雨天氣,室內外、墻壁、地面都冷透了,缺乏紅外線熱源。而如果是晴天,往往有太陽,太陽紅外線讓人有溫暖感覺,昨晚開始寒潮侵襲廣東,雖然氣溫從25℃一下子降到11℃,但北風吹散了霧霾,今天陽光明媚,地面還有余溫,室內溫度計還有20℃,人還是處在紅外線輻射的環境里(有紅外線熱源),所以感覺并不太冷。
2、僅從地理位置和環境優越性上來說,山東、江蘇、廣東哪個最好?
首先我們要糾正一點,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從經濟發展,甚至是省份環境上來看,沒有最好的省份,只有相對比較好的省份,任何省份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有相對的缺點,只有優點大小的區別并沒有十全十美的省份,比如,廣東省一年四季炎熱的天氣比較多,而山東省一年四季氣候分明,而相對來講,江蘇省的地形多平原,相對缺乏深水良港。